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肠道紊乱及益生菌干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例数100例,在进行益生菌干预后对患者粪便中各项数量进行检查,并另外选取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不实施益生菌干预。结果观察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均伴有肠道紊乱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益生菌干预,能有效对紊乱进行纠正。

  • 标签: 晚期胃肠道肿瘤 肠道菌群紊乱 益生菌干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在近年来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而肥胖人群也日益增多,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越发显著的互相影响联系性;2型糖尿病属于发生率极高的代谢性病症,会受到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因素影响而改变其机体作用机制,肠道可以反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本文主要就肠道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进展研究方面展开了综述形式的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相关性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肠道作为MS的潜在的致病因素,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而言,代谢手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就代谢手术治疗后,肠道在这部分患者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征 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的联合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观察组应用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和6.67%,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的联合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肠道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肠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我院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0例和66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肠道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肠道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5.15±1.31mmol/L、1.51±0.41mmol/L、2.20±0.81mmol/L,对照组TC、TG、LDL-C分别为5.47±1.28mmol/L、1.76±0.31mmol/L、2.91±0.7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改善肠道微环境,能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 标签: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钙 复方嗜酸乳杆菌 血脂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消化道肿瘤胃肠道紊乱患者应用益生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消化道肿瘤胃肠道紊乱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的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采用益生菌治疗可有效调节肠道,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胃肠道紊乱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的治疗价值。方法针对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单纯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道益生菌进行治疗,将对照组与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效率高出对照组20.00%;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肠道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美沙拉嗪 肠道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的监控和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1997年-2001年 临床分离 菌群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的联合应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和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症状发生,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 标签: 美沙拉嗪 肠道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果糖治疗产后便秘的效果、安全性,为产后便秘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产后便秘94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观察组采取乳果糖治疗。对比两组产后便秘患者治疗期间每周排便次数、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第1周、2周、停药1周排便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治疗产后便秘整体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 标签: 乳果糖 产后便秘 整体疗效 复发情况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障碍现象,受多种病理生理因素所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人体肠道内有多种细菌,在正常状态下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减少肠道感染,调节免疫,降低过敏、肿瘤发生,促进吸收,减少肥胖相关疾病。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本身受到个体差异、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准确判断采用的益生菌种类、剂量、服用长短,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及时的益生菌治疗方案调整。

  • 标签: 益生菌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
  • 简介:目的:用免疫色谱法抗-MPB64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的方法学评价。方法:共收集20株临床标本分离菌株、11株参考菌株和1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应用免疫色谱法检测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并和传统鉴定方法、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法(FQ—PCR)作比较研究。结果:用免疫色谱法检测1株标准菌株为阳性,检测11株参考菌株发现用该法能完全区分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0株临床分离的标本用免疫色谱检出11株结核菌,检出率为55%;用传统鉴定方法检出10株,其中未能检出的一株为混合感染;用FQ-PCR法检出10株,其中未能检出的一株为牛结核菌。免疫色谱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0^5CFU/ml。免疫色谱法、FQ—PCR法和传统鉴定方法的平均耗时分别为15分钟,1~2天和30天。结论:免疫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敏感和特异性鉴别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色谱法 抗-MPB64单克隆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 菌群 菌株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现代社会代谢疾病,其严重影响健康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遗传因素方面,基因突变仅造成很低的变异,因此环境因素尤其是肠道内环境成为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特定的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固有结构及其代谢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善2型糖尿病的疾病状态、宿主的代谢及免疫状况。探究2型糖尿病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与益生菌治疗相关医学领域的发展,可以来预防和治疗由肠道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

  • 标签: 2型糖尿病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约20%~30%患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重症急性胰腺炎极易发生感染,导致其病情的加剧。肠内营养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对于修复肠道黏膜、调节肠道紊乱及降低肠道细菌移位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益生菌 重症急性胰腺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生菌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 培菲康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抗生素性腹泻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单用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思密达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结果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大便次数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改善患儿大便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