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高先生:您好。我们在医学和其它地方(像机场)用到不少X射线。随着时间的积累,过多暴露于辐射无疑对健康有副作用。因此,你加以小心,以及咨询是否真的要进行医生要求的检查是正确的。那么,该如何评估接触的辐射量,以及多少就是过量呢?

  • 标签: X射线 担心 辐射量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X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QTd)改变意义.方法对21例(A组)X综合征患者QTd与20例(B组)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A组QTmax、QTmax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QTd、QTc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综合征有慢性交感神经系统张力增高,临床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有一定帮助.

  • 标签: X综合征 QTD QT离散度 心电图 诊断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X刀治疗,动静脉畸形团大小为5~40mm.87例中单独接受X刀治疗55例,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32例.治疗周边剂量17~30Gy,平均22.6Gv,等剂量曲线70%~90%.随访时间6~96个月,平均53.4个月.结果单独接受X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41例完全闭塞,9例部分闭塞,5例无变化;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26例完全闭塞,3例部分闭塞,3例无变化.两组患者完全闭塞67例(77.01%),癫痫完全缓解7例(26.17%),头痛、头昏症状缓解18例(38.30%),再出血2例,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4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X刀 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
  • 简介:患者男,56岁,因“言语不清伴走路不稳ld”于2018年-2月21日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该患者入院前ld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伴走路不稳,头晕,视物双影。有饮水呛咳,无意识不清及抽搐发作。饮食、睡眠尚可,小便如常,大便干结。患者于入院后3d,夜间出现幻视,表现为做穿针引线样动作,到处找笔,诉其能看到过世母亲,儿脾气暴躁,白天症状好转,伴睡眠倒错。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约40年,血压最高达220/120mmHg,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在170/100mmHg左右;吸烟史30余年,约10支/d;饮酒史30余年,约100g/d。

  • 标签: 脑梗死 幻觉 黄昏幻觉
  • 简介:我院在2003年10月25日收入1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术后第1天出现精神症状,经过1个月的整体护理,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生活自理出院.报道如下.

  • 标签: 患者 栓塞术 动脉瘤 整体护理 术后 神志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炎症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基本的生物学反应。然而,新近的研究发现,炎症同时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所有阶段并与冠心病的不同临床状态与临床表现形式有关。

  • 标签: 炎症机制 心脏X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表现 生物学反应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对心脏X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TMZ组(传统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3次/d),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心功能检查,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TMZ组总运动时间[(7.90±1.45)min比(9.35±1.70)min],ST段下降lmm的时间[(5.30±1.43)min比(6.78±2.00)min]明显延长,ST段压低幅度明显减小[(0.89±0.30)mm比(0.61±0.20)mm],P均<0.05;心脏功能方面,搏出量[(67.99±11.77)ml比(74.05±7.58)ml]、左室射血分数[(50.13±11.05)%比(56.02±9.52)%]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TMZ能明显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曲美他嗪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救治方法对急救疗效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对比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死亡率等指标大小。结果研究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6.92)分钟、(30.28±8.74)天以及(14.63±6.50)小时,和对照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整体救治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除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急救救治效果。

  • 标签: 整体救治方法 急救疗效 影响效果 观察
  • 简介:一套精心设计的锻炼方案可起到增强衰竭的心脏功能而使患者离开医院并且获得更长的生存期的作用。这个方案对日益增多的内置有电击除颤器的心衰患者适用吗?或者当进行锻炼而心跳加速时,会不会由于锻炼而导致这种内置电击除颤器不必要的放电?

  • 标签: 锻炼方案 除颤器 电击 放电 激发 心衰患者
  • 简介:以墓碑ST段抬高为特征的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差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未见墓碑ST段抬高对老年人AMI指标及临床近期预后险恶特点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收集ST段呈墓碑抬高者(见图1)58例,就其心电图形态特征与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 标签: 墓碑形 ST段抬高 近期预后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心电图 AMI
  • 简介:摘要观察后程适放疗(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对82例患者随机分放疗+化疗组(放化组45例)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组37例)研究。结果放化组有效率82.3%,放疗组有效率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放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是69.77%,44.61%和56.67%,11.54%。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程3DCRT联合TP同步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较好,治疗费用相对低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 肺肿瘤/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FMD,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①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4±6.25)μmol/L比(9.78±4.3)μmol/L,P<0.05];②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21±3.19)%比(10.99±4.06)%,P<0.01];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r=-0.782,P<0.01).结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受损,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损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 标签: 心脏X综合征 内皮 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 简介:X综合征病人出现ST段压低前的短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英]/PonidowskiP……//Am.ofCardiol.-1996.77-942-947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冠脉造影正常者诊断为X综合征。其发生机理曾被认为主要是冠脉储备功能下降,新近研...

  • 标签: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X综合征 ST段压低 心率变异 频谱分析 能谱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体表心电图评价心室肌复极指标的变化,了解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肌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猪,分别在右心房(RA)、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RVEndo)及左心室心外膜(LVEpi)起搏,记录并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Tpe)和QT间期,计算Tpe平均值(Tpe-AVE)、Tpe最大值(Tpe-MAX)以及QT间期离散度(QTd),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上述各参数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不同起部位对心室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结果LVEpi、RA、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328±24)ms、(295±13)ms、(304±17)ms,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明显长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间期没有明显差别。LVEpi、RA、RVEndo起搏的QT离散度(QTd)分别为(33±6)ms、(17±3)ms、(18±3)ms,LVEpi起搏时的QTd明显大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d(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d没有明显差别(P>0.05)。RA起搏时Tpe-AVE及Tpe-MAX分别为49±6ms及58±8ms,与RVEndo起搏相近(49±8)ms及(60±8)ms,P>0.05);LVEpi起搏时Tpe-AVE及Tpe-MAX明显增大(63±7)ms及(71±8)ms,与RA、RVEndo起搏时比较两者(P<0.05)。结论与RA及RVEndo起搏时比较,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QTd、Tpe-AVE及Tpe-MAX均明显增大,LVEpi起搏可能会增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

  • 标签: 起搏 体表心电图 不同部位 间期 复极 离散度
  • 简介: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破裂与未破裂梭动脉瘤(VAFAs)血管内重建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连续收治行血管内重建治疗VAFAs2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与随访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共26个VAFAs,年龄为38~69岁,破裂9例,未破裂17例;瘤径5—12mm。重建技术成功率100%。(2)破裂组9例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8例,单纯支架置入1例;多枚支架重建5例,单枚支架重建4例。未破裂组17例中,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3例,单纯支架置人4例;多枚支架重建7例、单枚支架重建10例。无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3)临床随访8.0~97.5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无一例新发脑梗死或脑出血,预后均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22例接受造影随访3.5—34.0个月,中位时间10.3个月,14例(63.6%)治愈,4例(18.2%)稳定或好转,4例(18.2%)复发;其中破裂组8例治愈5例,未破裂组14例治愈9例,两组各有2例复发。结论血管内重建治疗对破裂与未破裂VAFAs临床可行,安全性较高,中长期随访疗效较好;破裂VAFAs的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术后需密切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椎动脉 脑血管重建术 梭形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给予围术期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0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患儿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65例):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在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在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患儿(P〈0.05)。结论于围术期选择整体化护理的方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有效实施肺部管理,可以成功降低肺部并发症的概率,最终显著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整体化护理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同特点及优势,探讨CARTO指导下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和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成功率.结果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组患者30例,即刻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未复发,X线曝光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无明显缩短.常规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组30例,1例并发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复发改为CARTO指导下再次行射频消融后成功,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结论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中,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与传统X线指导相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且明显减少了X线的曝光时间.

  • 标签: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常规X线 射频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对女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QOL测验方法,即多重差异理论问卷(MDT)与自我定位奋斗量表(SASS),260例女性完成基础、干预后及6个月随访期测验。方差分析(ANOYA)用于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QOL分数的变化。结果MDT和SASS评分:基础值分别为35.1(量身订制CR组)和35.5(传统CR组),7.1(量身订制CR组)和7.0(传统CR组);量身订制CR组干预后MDT和SASS评分增加到37.9和7.9,传统CR组则分别增加至35.9和7.1;随访6个月时量身订制CR组的MDT和SASS分别为37.7和7.6,传统CR组分别为35.7和7.1。干预后传统CR组MDT和SASS评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身订制CR组MDT和SASS评分较基础值显著增加,随访6个月时仍高于基础值。结论与传统的CR程序相比,量身订制CR程序可显著改善女性心脏病患者的QOL。

  • 标签: 心脏康复 生活质量 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在X综合征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X综合征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基础、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并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1)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明显扩张,但两组无显著差异;(2)X综合征组较对照组ET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3)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与血浆ET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X综合征患者存在血管内分泌功能紊乱、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后者与内皮源性松弛因子减少有关.

  • 标签: X综合征 血管内分泌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发病机理 劳力型心绞痛
  • 简介:患者男,58岁,因"反复头晕10余天,MR血管成像(MRA)显示基底动脉大型动脉瘤"于2015年8月18日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体格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MRT2加权成像显示脑干前方动脉瘤内流空信号(图1);MRA显示基底动脉下1/3段大型囊状动脉瘤,累及双侧椎动脉,瘤颈长为18mm,瘤体最大径为20mm(图2);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支架成形术 血管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