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护理安全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以引起护理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增加其防范意识并采取措施,以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培哚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根据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减少(HF-REF)组,共20例;射血分数正常(HF-PEF)组,共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均接受培哚利联合螺内酯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dlo)的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记录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F-REF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T-proBNP、PRA、AngⅡ水平均下降,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F-PEF组比较,HF-REF组治疗后NT-proBNP[(457.87±103.23)pg/mlvs.(785.76±73.45)pg/ml]升高,PRA[(17.92±5.37)ng(ml·h)vs.(9.81±6.94)ng(ml·h)]、AngⅡ[(78.28±18.89)pg/mlvs.(63.28±20.31)pg/ml]、LVEF[(65.15±3.54)%vs.(56.51±7.4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培哚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射血分数减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改善PRA、AngⅡ水平,并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螺内酯 培哚普利 神经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