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0例2017年1月-2017年8月阶段在我院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患者相比,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梗患者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救治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梗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护理配合的流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抢救护理配合管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8%,较对照组的87.5%明显提高(P〈0.05)。结论规范抢救护理配合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科 抢救护理 配合 流程
  • 简介: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慕缥蘩┐螅穆?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体征。

  • 标签: 冠状动脉左主干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抢救 皮肤破损 肺呼吸音
  • 简介:目的:研究家属行为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08例AMI患者抢救及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将家属行为中对患者抢救效果可能有影响的11个正性因素和11个负性因素填写表格,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1个正性因素和11个负性因素与AMI的抢救均相关。其中,排在前六位的正性因素为:送医院及时、了解相关急救知识、尊重和信任医护人员、家属意见一致、能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积极协助抢救(OR=13.12~9.87,P均〈0.01)。排在前六位的负性因素为:送医院不及时,不信任医护人员、不配合抢救、家属意见不一致、在患者身边讨论病情、家庭经济状况差(OR=13.28~8.47,P均〈0.01)。结论:家属行为与AMI抢救密切相关,要提高AMI抢救的成功率,就要增加家属行为的正性影响因素,减少负性影响因素。

  • 标签: 心肌梗塞 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在洗胃、灌肠、吸氧、补液、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后观察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率。结果经积极治疗73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2%;抢救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较血液灌注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度急性中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抢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换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2岁,以"反复胸闷、气短30年,加重6d"于2002年10月8日入院.患有冠心病30年,2002年10月2日因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并伴有夜间明显喘憋,未治疗,10月8日喘憋加重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衍变期),入CCU治疗.

  • 标签: 心肌梗死 抢救 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醛固酮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 冠脉介入
  • 简介: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及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选最有效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打通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实现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血流再灌注,从而明显降低其近期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 PCI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青年胸痛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室收治的年龄<40岁的胸痛患者20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50例,年龄均<40岁,最小20岁,平均32.5岁.能明确诊断并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者130例,阳性率为65%,其中冠心病34例(26.2%)、急性心力衰竭20例(15.4%)、心包积液3例(2.3%)、肺栓塞8例(6.2%)、非心源性胸痛50例(38.5%),其他15例(11.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危重症急诊协助除外心血管性病因等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 标签: 青年胸痛患者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病往往都过急、过重,同时患者的病情往往都十分复杂,且病情发展速度快,必须要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不然必然导致患者的死亡,或者重度受伤难以恢复。通过上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手术配合及护理分析,笔者发现,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抢救人员必须按照颅脑外伤的基本救治原则,科学的对抢救人员进行指责分工,主动的配合医生开展抢救工作,这也就要求抢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术,为患者抢救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颅脑损伤 护理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心血管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具有临床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路路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35例患者中27例显效,6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35例患者中19例患者显效,8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联合应用中药注射剂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急诊 临床特点 治疗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114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为5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改变的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等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从而为后期治疗效果做了有力的保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心理
  • 简介:目的分析入院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行急诊PCI术后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患者血糖水平及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将患者分为3组,A组(58例):血糖<7.0mmol/L(无糖尿病病史);B组(65例):血糖为7.0~11.1mmol/L(无糖尿病病史以及应激性血糖升高);C组(57例):血糖≥11.1mmol/L(有糖尿病病史)。观察3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主要包括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功能Killip分级。结果血糖升高组B组及C组较A组患者BNP水平升高(P<0.05),LVEF降低(P<0.05),心功能Killip≥2级的比例升高(P<0.05);C组较B组患者BNP水平升高(P<0.05),LVEF降低(P<0.05)。结论入院血糖水平升高对行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心功能下降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血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治疗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06例。根据脂联素水平分为低脂联素组与高脂联素两组,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低脂联素组在入院即刻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高脂联素组(P〈0.05)。高脂联素组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明显小于低脂联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脂联素组MACE发生率高于高脂联素组(P〈0.05)。结论脂联素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预后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脂联素 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124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术中使用普通肝素)和替罗非班组(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测量比较两组在PCI术前,术后2h、6h和36h的一氧化氮(NO)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术前比较,常规治疗组术后2h、6h和36h的NO浓度均显著降低,vWF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和36h的NO浓度无显著改变(P均〉0.05),仅2h、6h的vWF浓度显著升高(P均〈0.01),36h的vWF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879)。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36h的NO浓度[6h:(40.46±9.79)μmol/L比(54.84±10.76)μmol/L,36h:(49.42±9.82)μmol/L比(55.39±12.34)μmol/L]显著升高,vWF浓度[6h:(243.14±19.99)μmol/L比(121.58±18.92)μmol/L,36h:(223.38±19.76)μmol/L比(105.32±23.05)μmol/L]显著降低,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4.8%比16.1%),P=0.040。结论: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再灌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收治的2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高血压的防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诊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患者女性,64岁,因突发胸痛,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壁心肌梗死,行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后,仍有顽固性胸痛,无创判断血管未通,8d后由外地乘车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立即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当时查体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神清,心界不大,心率83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CA示左主干,左回旋支无异常,左前降支近端2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远段分叉前95%限局性狭窄TIMIⅡ级,左心室造影示下壁不动.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手术治疗 抢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