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者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方法对100例毒蛇咬伤者心电图(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心电图(13组)对照。结果心律失常、P波改变、T波改变及窭性心动过速等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毒蛇咬伤者具有心律失常、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等特征心电图改变往往是具有血循毒的毒蛇咬伤者。

  • 标签: 毒蛇咬伤 蛇毒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PVS)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36例常规心电图有PVS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心脏病组(B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Lown分级法和Schamroth分类法对判断病理性PVS与功能性PVS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宽大畸形伴明显切迹、多源与多形性、成对出现、起源于左心室者以及伴继发性ST-T改变的PVS绝大多数见于病理性。

  • 标签: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波顶点至T波末端(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例如是否出现过室性心跳加速或者心室颤动等,将其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患者不同分组的Tp-Tec、Tp-Te、Tp-Ted进行观察,从而对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辨别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和Tp-Te都要比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长;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值和LVEF值均高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而NT-proBNP值和CTnl值均低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Tp-Tc和Tp-Te与其NT-proBNP值和CTnl值均成正比,而与SV值、LVEF值、SDNN值和PNN50值均成反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患者在临床上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 标签: 急性心机梗死 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关系 分析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3例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1例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波特征:工导联呈rs、m、QS及R型,aVR、aVL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3、V3导联之后,V1、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0.3。左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特征与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类似,但其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常在v2导联之前,V1、V2导联(尤其V2导联)R高度/S高度比值常〉10.8。13例消融成功,手术操作时间45—156min,X线曝光时间8—28min。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根治此类心律失常。

  • 标签: 电生理学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 简介:临床中诊断冠心病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如费用高、有创伤性等。频谱心电图(FrequencySpectrumelectrocardiogram,FCG)自1987年作为心脏病检查的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心脏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诊断中有肯定的价值。为进一步探讨其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对78例患者的FCG及心电图(ECG)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频谱心电图 心电图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一般心电图机主要由导联输入部分、前置放大器、电压放大器(又称中间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记录器、1mV标压发生器、电源供给电路、热笔加热电路、走纸部分等构成。现将各部分做一个简单介绍。

  • 标签: 心电图机 前置放大器 维修 检测 功率放大器 记录器
  • 简介:李亚林新近提出:传统心电图导联系统在测试状态时,正负电极的数目多于二个以上,实际上构成了一种逻辑不同电压源并联测试电路,其电压源支路数等于正负电极数目的乘积,所测电压,实际上是一种相应的并联等效电压。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合成 测试状态 导联系统 电压 电极
  • 简介:心电学已日趋成熟,牵涉到心脏病学的理论、诊断及治疗等各个领域,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是每个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目前,县、乡镇、社区、基层卫生队医疗单位都已装备了心电图机。心电诊断技术已逐渐在广大的基层人员中普及应用。

  • 标签: 心电图机 心电诊断技术 医学工作者 基层卫生队 心脏病学 基础学科
  • 简介:目的:了解在间歇出现的心律失常的诊断中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TTM)和动态心电图的价值和效价。方法:100例主诉间歇性心悸、头晕、黑朦或晕厥的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51.38±12.64)岁。随机分为TTM检查组(TTM组)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组(动态心电图组)。TTM组患者平均佩带TTM(3.85±2.94)d,每天收费30元,动态心电图组患者佩带24h动态心电图,收费170元/d·人。结果:TTM组检出心律失常30例(60%),动态心电图组检出31例(62%),P〉0.05。前者检出心室颤动等重要心律失常比后者多(P〈0.01),检出心律失常每例所需费用动态心电图组约是TTM组的1.5倍。结论:对于间歇出现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价效更好。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费用效益分析
  • 简介:心电图诊断的规范、统一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本期我们特别刊出今年3月17日发表的由权威专家起草和审核了AHA/ACC/HRS的科学声明《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中的“心电图诊断术语的规范化”部分,必将对心电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是我国心电图走向全球化进程中极重要的步骤。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解读和执行。从本期开始,我刊将立即执行这一标准,望广大读者响应。

  • 标签: 心电图诊断 诊断术语 标准化 HRS ACC AHA
  • 简介:患者男性,79岁。4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经休息或口服利尿剂缓解,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未经系统治疗。于2004年12月气短加重,不能平卧。心电图(ECG)(图1A)示:P波顺序出现,Ⅰ、Ⅱ、Ⅲ、aVF、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振幅、时间均正常,ST—T改变(ST1、aVL、V4-V6呈下斜型下移达0.3mV,TI、aVL、V4-V6倒置0.2~0.5mV)。

  • 标签: 心电图 QRS波 AVR导联 碎裂 心绞痛症状 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从体表心电图(ECGT)测量QT离散度(QTd)的错误理由。方法使用立体心电图仪对确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100例,进行24导通道实时同步描记12导联ECG,普通心电向量图(VCG),3导正交心电图(O-ECG),9导时间心向量图(T-VCG),变向时间心向量图(DCT-VCG)检测。结果(1)病例和对照组的QT间期,QTc在体表ECG,O-ECG,T-VCG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良好(r=0.879-0.993,P<0.01),而QTd,QTcd在体表ECG和T-VCG之间无明显相关;(2)两组所测QTd,QTcd值在体表ECG和O-ECT,体表ECG和T-VCG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QT,QTc无明显差异;(3)从两组间的比较来看:病例组较对照组QT,QTc间期均在体表ECG,O-ECGtT-VCG上有明显延长,而QTd,QTcd仅在体表ECG上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O-ECT,T-VCG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步12导联的体表ECG,在同一心动周期中只有1个整体的QT间期。QT间期的测量最好采用SECG,因从T-VCG的角度观察更准确。虽体表ECG上测量QTd在不同组间有差异,但在T-VCG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立体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QTD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 简介:"第四届动态心电图大会暨中国动态心电图高层论坛2017"于2017年5月13至14日在江城武汉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技术分会动态心电图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医师协会心电学科医师分会、湖北省心电图会诊中心-心电学基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承办。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电学 医药生物技术 江城武汉 钟杭美
  •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Af)发生前的心电图演变特点.方法分析74例Af发生前的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按年龄分为4个年龄组,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A、B2组,比较不同年龄组Af发生前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疾病关系.结果Af发生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与患者的年龄段、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84.6%).有的呈一过性,与迷走神经兴奋或受到外来刺激有关.结论在年龄较大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当心电图出现与Af密切相关的异常改变时,应考虑为Af前兆,采取积极的治疗,对阻止或延缓Af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改变 房颤 器质性心脏病 治疗 延缓 不同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预警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经筛选后100例冠心病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预警心电图的冠心病者52例(C组),无预警心电图的冠心病者48例(B组),对照组(A组)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健康者42例。A、B、C三组:SDNN、PNN50、HRVTI、TO≥O%、TS≤2.5ms/R—R间距、复杂型室性期前收缩例数等指标。C组与A组、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P〈0.01。心源性猝死例数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P〈0.05,C组与A组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警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猝死 预警心电图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