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热惊厥发生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收治的256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高热惊厥发生原因护理对策。结果年龄0-5岁、有感染、抵抗力低下、降温不及时、散热不良、体液缺乏时高热惊厥患儿占到全部高热惊厥患儿的82.81%、98.44%、60.16%、63.28%、56.64%、54.69%,是引起高热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疾病,低年龄、有感染、抵抗力低下、降温不及时、散热不良、体液缺乏是引起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应针对高热惊厥相关原因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以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

  • 标签: 高热惊厥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控制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的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的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的变异指数。

  • 标签: 免疫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采用输尿管硬镜和钬激光联合碎石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治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范复发事件率,降低并发症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 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首发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243例(年龄≤45岁),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依据TOAST(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所属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心源性脑栓塞占12.8%(31/24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2%(54/243);小动脉脑梗死占16.0%(39/243);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7.0%(17/243);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2.0%(102/243)。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占50.6%(123/243)、饮酒,占46.5%(113/243)、吸烟,占28.4%(69/243)、脑血管病家族史,占25.5%(62/243)。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69.2%,Χ^2=17.18,P〈0.01)和血脂异常(48.7%,Χ^2=46.09,P〈0.01)在小动脉脑梗死分型中显著增高。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的暴露率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小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更加明显。

  • 标签: 脑梗塞 危险因素 青年 病因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对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干扰与伪差可影响DCG的分析。使不少医生误导病人。让病人戴上仪器后进行运动,使运动各种原因产生的伪差与正常的心电波形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从而影响分析的速度甚至误诊。为此。我们对如何减少干扰做了认真统计与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干扰 原因分 复杂心律失常 心电波形 DCG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绞痛护理康复预防调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时间、复发率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6.7%,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绞痛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措施,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调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远期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复发率,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护理康复措施 预防 调摄措施
  • 简介: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由于猝死事件发生急骤,猝死前病情大多较稳定又缺少预兆,难以预测,故一旦发生幸存机会极低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等,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回顾性分析总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所致心肌酶、CTnI心电图异常表现。方法对150例确诊为RV肠炎患者(A组)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①A盟与正常者(B组)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②A组心电图异常率迭85%;③A组CTnI异常率为83.3%;④心肌酶谱、CTnI、心电图三者具有相关性。结论RV肠炎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和CTnI可明显升高、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心肌酶谱 CTNI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心率变异(HRV)改变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对12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24h全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HRV。结果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范围不同,年龄越小心率越快;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次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NN50)。随年龄增长其数值增高,24h内每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男女HRV比较无差异。结论心肌炎患儿HRV短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不能良好显示患儿HRV病态变化,长时间、多指标对病情检测更可靠。

  • 标签: 心肌炎 心率变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0例的治疗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愈合,无继发感染。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与肥胖,缝合技巧,营养状况等有关,早期发现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加强营养,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脂肪液化 蝶形胶布 牵拉
  • 简介:目的调查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64例卒中患者进行便秘的前瞻性调查,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便秘是否发生的判别函数,并对资料进行回代检验.结果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0.93%(39/64),影响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发病1周时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评分.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模型为h(t,X)=h0(t)exp(0.84X1+0.03X2);便秘发生判别函数为Y(1)=-27.67+4.84X1+0.30X2.结论卒中患者发病后10d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且生活能力状态较低的卒中患者比较容易发生便秘.

  • 标签: 卒中 便秘 影响因素 函数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9)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②33例中,以肢体瘫痪(93.9%)和认知功能下降(57.6%)最为多见,其次是面、舌瘫(48.5%),共济失调(45.5%),感觉障碍(39.4%),再次是情感障碍和语言障碍(均为30.3%),而异己手综合征最少见(9.1%)。(3)33例通过MRI检出病灶42个,以体部(42.9%)、压部(35.7%)多见。6例为单纯胼胝体梗死,27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最多见于基底核区(75.8%)。单侧梗死患者(24/33)多于双侧(9/33),P〈0.01。④1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MRA/CTA/DSA),大腩的动脉狭窄6例,闭塞3例;胼周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者2例。结论胼胝体梗死发生率相对低,临床表观复杂多样,应重视认知功能的下降和异己手综合征,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胼骶体 梗死 疾病特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山西省脑卒中筛查现状,进一步研究山西省脑卒中患病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2015年山西省内7家基地医院、10家协作医院、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家乡镇卫生院≥40岁的336158例个体,通过填写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等方法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将筛查结果进行网络直报。结果①5年内共筛查336158例人群个体,筛出脑卒中患者11053例(占3.29%),高危人群54311例(占16.16%);②山西地区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心脏病、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明显超重或肥胖和脑卒中家族史,其中高血压,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和吸烟居于前三位;③脑卒中危险因素构成比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脑卒中发病率以60~69岁年龄段最高,危险因素构成比例越高,脑卒中患病率越高。结论山西地区≥40岁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3.29%;脑卒中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者和吸烟者为主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构成比例越高,脑卒中患病率越高。本研究可为今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脑卒中筛查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病因和诱因,为临床防治AHF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126例)和中青年组(8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诱因发生情况。结果: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AHF患者冠心病(17.24%比72.22%)和高血压病(10.34%比34.13%)病因比例显著升高,瓣膜性心脏病(12.70%比4.76%)、心肌病(35.63%比7.14%)、先天性心脏病(26.44%比5.56%)病因比例明显隆低(P均〈0.01)。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较中青年组多见(39.68%比17.24%),中青年组单病因较老年组多见(82.76%比60.32%),P均〈0.01;两组患者诱因均以感染为最多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不同,老年患者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且多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插入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及其形成原理,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插入性早搏的典型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形态特征。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功能与轨迹跟踪功能,建立相应的散点图模型。结合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特征,总结插入性早搏的散点图特征。结果实际记录的心电散点图与数学模型十分相似。结论插入性早搏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明显、规律性强。Lorenz散点图与差值散点图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插入性早搏的有无及多少,而且可以发现它所引起的干扰性PR间期延长及其延长量。

  • 标签: 插入性早搏 心电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几何画板 数学模型
  • 简介:目的采用冠状动脉冠化积分对维持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患者45例,均在本院接受血液净化规律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行螺旋CT检查,用SmartScore对冠状动脉钙化情况进行评分。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Lp(a),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iPTH),C-反应蛋白(h-CRP)水平。结果SmartScore指数≤10与≥11两组间病人透析时间hs-CRP、HB、ALB、PAB血P^3+、Ca^*P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SmartScore指数与透析时间,hs-CRP、HB、ALB、PAB血P^3+、CaxP是相关的。在临床工作中,只要积极地去控制这些相关因素,可以使我们的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提高生活质量,生存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钙化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89例,比较2组感染时间、部位、病原菌病死率。结果感染组平均感染发生在住院后(3.7±1.6)d,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63.6%),上呼吸道感染6例(18.2%),泌尿系统感染7例(21.2%)。感染组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其中意识障碍和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独立的预测危险因素(P〈0.05,P〈0.01)。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死亡23例,占18.9%,其中感染组死亡18例。剔除死亡因素后,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多于非感染组[(17.8±4.1)dvs(12.5±5.3)d,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