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食品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一些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新型食品也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如新资源食品就是一个新鲜名词,如今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新资源食品,不少消费者感到很陌生,有的则一知半解,认为其就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从而走入消费误区。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资源食品?它与保健食品有何区别?其安全性如何?在选购和食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 标签: 新资源食品 新型食品 食品种类 保健食品 餐桌 食品安全卫生
  • 简介:豆类、扁豆、鹰嘴豆和其它可食用的豆荚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纤维及其它营养物。在素食食谱中,豆荚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最近,豆科植物家族的一个分支受到了国际关注。豆荚类食品是指从豆荚中收获的豆类干种子,如鹰嘴豆、扁豆、干豌豆、干豆等。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联合国因此将2016年宣布为"国际豆荚类食品年"。

  • 标签: 可食用 食品 营养价值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来源 豆科植物
  • 简介:全麦是统指用小麦,燕麦等未去麸糠的面粉生产的麦片;这类产品在国外十分畅销,是老少皆宜的(部分)早餐。最近,有斯克兰顿大学支持的一项有关全麦食品及爆米花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在美国第238次化学学上公布;即全麦食品及爆米花不

  • 标签: 食品 面粉生产 健康影响 小麦 燕麦 麦片
  • 简介:我国民间保存肉类、鱼类等动植物食品时,常采用腌制、暴晒等方法制成咸制品或腊制品。腊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该物质在肠道中可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呢?

  • 标签: 致癌物质 腌腊食品 亚硝基化合物 植物食品 亚硝胺 制品
  • 简介:扰乱代谢《肥胖》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垃圾食品会影响代谢,12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男生连吃5天高脂食品后,肌肉将葡萄糖转为能量的效率明显降低,这种变化易导致代谢紊乱。

  • 标签: 垃圾食品 后动脉 饱餐 全身 伤害 代谢紊乱
  • 简介:西方化的饮食主要是以油炸食品、咸味食品及肉类为主的饮食。以前已有研究报道了:食用较多的垃圾食品及动物脂肪,容易使心血管系统的发病几率增加,尤其是心脏病的发作。最近,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垃圾食品 心血管系统 油炸食品 动物脂肪 发病几率
  • 作者: 王艺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637000
  • 简介:白血病是对人体健康生命有严重危害的疾病。白血病有明显慢性急性之分,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有明显症状,但慢性白血病却完全不同,在患病之出,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甚至有时症状表现很隐性,这就为疾病确诊增加了难度。对于白血病,多数人提及时都会生出害怕、担忧、可惜等复杂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白血病虽然有了解,但不会特别多,特别是对慢性白血病的了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白血病相关进行研究,其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白血病。

  • 标签: 慢性白血病
  • 简介:脑中风是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严重残疾的首要因素。我国每年发生1500万例脑中风,有570万人死亡,还有500万人遗留终身残疾。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 标签: 脑中风 科学睡眠 预防 死亡原因 严重残疾 出血性损伤
  • 简介:人类的生存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死亡的普遍认识是心跳、呼吸停止造成的不可逆后果。而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科学技术,以保障人类健康,挽救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人类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和对死亡的终极挑战中,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的医学科学问题,也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死亡的科学界定,既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也要反映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从心肺死亡标准到脑死亡标准模式的转换,是医学对人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传统的死亡标准是以心肺功能的停止为标志,也就是心肺死亡标准[1-4],即所谓的呼吸、心跳停止。这个标准非常直观,它不仅是医院临床的判断指标,也是公众认可的生命终点。它作为唯一的死亡标准,长久以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命的支持手段不断被强化,因此,单一的心肺死亡标准发生了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脑部遭受致命性损伤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患者脑部虽然已完全不可逆地停止了生命活动,但是其器官在现代医学强大的支持手段下,患者的心、肺、肝、肾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仍可延续或部分被替代[4]。以至于看起来...

  • 标签:
  • 简介:国际血管联盟亚洲大会将于2011年10月20~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国际血管联盟(IntemetionalofAngiology,I.U.A.)创建于1950年。这是一个以血管外科医师为主导的血管相关学科医师参与的大型国际学术组织,目前拥有73个国家的数千名成员,每2年在世界各地召开国际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目前在世界各地已经举办了24届国际会议。这次大会作为亚洲分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 标签: 血管外科 国际会议 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 组织工程 亚洲
  • 简介:2007年10月8日.著名的美国基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了他的科学家队伍成功地制造出“人工染色体”。他们将一种支原体的基因组成分解.并去除其中的1/5.只保留维持生命所必要的基因成分。然后.他们将这些基因注入一个去除基因的活细胞内。最后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成功的控制了细胞的活动.这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一个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基因组.因而文特尔称之为“地球上第一个人工生物”。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人工染色体 生物 制造 宣布 基因组成
  • 简介: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在芝加哥举办。会议共收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篇投稿,经专家审核入选2400多篇。今年ACC会议的主题是人类健康和生活方式。大会发布了从115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20多个具有特色的最新临床试验。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生活方式 人类健康 临床试验
  • 简介: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于当地时间2018年3月10~12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万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今年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了多项新近完成的临床试验。大会开幕式后来自法国巴黎的P.GabrielSteg教授在会上报道了ODYSSEY-OUTCOMES的试验结果。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临床试验 佛罗里达州 会展中心
  • 简介: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肾脏清除能力下降会使NT—proBNP水平增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也会对NT—proBNP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在心衰伴有慢性。肾脏病时,临床上需对诊断的截断值进行相应调整。慢性肾脏病4期后,诊断急性心衰的截断值需要上调30%-50%。骆雷鸣教授指出:“作为一个整合型的标志物,NT—proBNP既反映心功能也反映肾功能,但它与心功能的关联更为密切。治疗过程中,NT—proBNP水平下降是心衰治疗成功的关键,而当心衰合并慢性。肾脏病治疗时,

  • 标签: NT-PROBNP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急性心衰 诊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学护理方法对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的患者63例(63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术后保持正确体位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网膜复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遵医嘱复查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科学护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 应用疗效
  • 简介:第22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盟科学大会(The22ndGW—ICC&APHF2011)将于2011年10月13-16日在北京盛大呈献。The22ndGW—ICC&APHF2011将以更新的模式、全新的形象,带给您ACC.2011最新研究进展,ESC指南解读,ISCP全新概念治疗目标,WHF、ASPC全民预防管理理念,JCS心肌心衰的深入研究,ESH高血压控制决策,

  • 标签: 心脏病学 科学大会 会议 国际 高血压控制 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