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心脏病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2013年11月1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严重心衰患者应用伐布雷定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应用伐布雷定不仅是安全的,还有助于改善临床转归,而且这种改善程度与原心衰程度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心衰患者 应用 心脏病学 临床转归 心衰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贝沙坦洗脱支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效关系.方法把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分为4组,裸支架组于腹主动脉植入裸金属支架,低剂量组植入200μg贝沙坦洗脱支架,中剂量组植入400μg贝沙坦洗脱支架,高剂量组植入600μg贝沙坦洗脱支架,均随访56日后取出支架作病理检查,测量血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平均内膜厚度、狭窄程度.结果裸支架组血管腔面积小于3个药物支架组(P<0.05),低剂量组小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裸支架组内膜面积、内膜厚度、狭窄程度高于药物支架组(P<0.05);而低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沙坦洗脱支架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有量效关系.

  • 标签: 白兔 动脉成形术 伊贝沙坦 药物洗脱支架 再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贝沙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分为缺血/复灌对照组,缺血/复灌+贝沙坦(100umol/L)组,缺血/复灌+贝沙坦(50umol/L)组,缺血/复灌+贝沙坦(100umol/L)+CsA(1umol/L)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心脏离体灌注下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灌流液乳酸脱氢酶(LDH)及心律失常评分。结果:单用贝沙坦组LVDP、LVEDP、LDH及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缺血/复灌对照组(P〈0.01);±dP/dtmax、CF显著高于缺血/复灌对照组(P〈0.05),合灌环胞菌素A可以部分甚至全部逆转贝沙坦的作用。结论:贝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部分可能是通过激活钙调神经磷酸酶起作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伊贝沙坦 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贝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贝沙坦组40例,给予贝沙坦300mg/d;常规治疗组40例,给予钙拮抗剂或B受体阻滞剂等,排除对血尿酸代谢有影响的药物ACEI及利尿剂等。治疗6周后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A)变化。结果:贝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SBP、DBP和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P〈0.01)。贝沙坦治疗组血UA、BUN、Cr及尿MA水平分别由治疗前(448.1±50.8)μmol/L、(10.7±1.3)mmol/L、(149.1±13.8)μmol/L、(57.1±17.4)mg/L下降至(367.9±42.9)μmol/L、(8.2±1.0)mmol/L、(120.9±11.5)μmol/L、(44.6±13.7)mg/L(P均〈0.01),而常规治疗组血UA、BUN、Cr及尿MA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沙坦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同时还具有降血尿酸及肾脏保护作用。

  • 标签: 伊贝沙坦 高血压 尿酸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非紧急情况下多采用药物复律,但传统药物复律成功率低,复律所需时间长。布利特(ibutilide)是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自1996年在美国上市以来,被证实是有效和速效的转复AF/AFL的药物。现将我院应用布利特转复AF/AFL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伊布利特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4名慢性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2例保持原有的内科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ACEI、利尿剂及比索洛尔),伐布雷定组加用伐布雷定,为期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1月、12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率控制情况,查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脑钠肽(BNP)。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伐布雷定组在长期治疗后平均心室率更低,CRP水平降低更加明显,LVEF改善,BNP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脑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伐布雷定,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炎症水平及BNP水平,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伊伐布雷定
  • 简介:目的比较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选取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例PAF患者,随机分为2组.布利特组(33例)采用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1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0.01mg/kg.胺碘酮组(39例)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300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5m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的转复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转复率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x2=10.7330,10.6500,8.4538,5.1932,P<0.01或P<0.05);布利特组患者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t=7.9009,P<0.01);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酮(t=15.783,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0,P>0.05),但布利特组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胺碘酮组更短[(0.38±0.10)h比(16.75±8.39)h,t=11.195,P<0.01].结论与胺碘酮相比,布利特对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消失快.

  • 标签: 心房颤动 持续性 伊布利特 胺碘酮 转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前后的自身比较中,治疗后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患者的随访中,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病率8.6%,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预后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度,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胃十二指溃疡 可行性
  • 简介:CIT2014,我们聚首上海!第十二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4)将于2014年3月20-23日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举行,会议将启用全新的场馆-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 标签: 介入心脏病学 征文通知 中国 十二 CIT 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