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延髓外侧梗死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交叉性感觉障碍,而表现为感觉平面节段性发展的延髓外侧梗死罕见,且易与脊髓病变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疑似脊髓病变的延髓外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既往文献对伴有感觉障碍平面的延髓外侧梗死的分类、梗死部位、责任血管、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为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 标签: 感觉障碍 延髓外侧梗死 感觉平面
  • 简介:患者男,30岁。因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10年4月30日入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2个月前为海上劳作时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就诊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因症状无缓解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1℃,意识清楚,颈部抵抗为胸骨上二横指。头部MRI平扫及增强示:上矢状窦内异常信号影,呈短T1、短T2信号(图1a、1b),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神经白塞病
  • 简介:患者女,65岁。主因发作性头痛2周,加重伴恶心1周,于2007年9月16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该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左颞部为主,每次头痛持续约0.5h,4~5次/d,可自行缓解,不伴恶心呕吐。近1周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心,无呕吐。头部CT显示,左蝶骨嵴占位性病变,肿瘤大小5cm×6cm×7cm,边界清楚(图1)。入院体检:血压120/80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语言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为Ⅴ级,病理征阴性。既往体健,自发病以来,无视物不清及意识丧失。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以及肝功能等均正常。结合头部CT考虑为左蝶骨嵴脑膜瘤。治疗经过:于入院后第3天行全脑血管造影及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在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置入5F鞘;全身肝素化后,5F单弯导管(Codis公司,美国)选择性置入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显示肿瘤由左侧脑膜中动脉额支发出的丛状分支供血,肿瘤染色明显(图2、3);左侧颈内动脉不参与肿瘤供血,左侧大脑中动脉呈“抱球征”环绕肿瘤(图4);然后用5F导引管置入左侧颈外动脉,Excelsio...

  • 标签: 例文献 卒中例 并发肿瘤
  • 简介:患者男,31岁。因头部外伤后8d,突发左侧肢体偏瘫4d,于2007年12月4日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伤后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行头部CT未见异常(图1a),胸部CT示双侧肺挫伤,保守治疗后3d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复查头部CT检查无异常(图1b)。伤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于伤后第7天行头部CT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图1c),伤后第8天转入我院。体检:意识清楚,语速较慢。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略高,左侧巴宾斯基征(+),左侧躯体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伤后第11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边缘粗糙,颅内段双侧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

  • 标签: 迟发性脑梗死 颈动脉夹层 文献复习 头部CT检查 外伤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mm×5.1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mm×39.2mm×34.5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三叉动脉瘤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气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三叉动脉瘤伴颅内积气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气减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积气
  • 简介:近日,记者在长春文庙门前发现,位老者身穿运动服,脚穿轮滑鞋,手里拿着冰球杆在水泥地面上玩着冰球:老人娴熟的动作吸引了记者,记者看后都觉得自叹不如。

  • 标签: 冰球 老人 不锻炼 记者 运动服
  • 简介: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1:镜像右位心,左侧隐匿性旁道在室房近融合处进行射频消融;例2:房室结双径路,进行了慢径改良术.结果:在消融放电时,例1患者的房室旁路可被阻断,但因停止放电后旁道复发而致术中消融失败,术后7天再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无旁道传导,随访5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例2术后第5天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症状,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房室传导阻滞,阻滞位置位于房室结.结论:认识和理解射频消融过程中发生的延迟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射频消融 延迟作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 简介:时光如梭,2015年,钟声敲响,我刊也迎来了创刊的第13个年头。时下电子媒体的冲击,让传统纸质媒体挑战重重,但我刊仍坚持一一克服。从最初的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从最初的64页到现在的84页等等的变化。回头望望,也已足足坚持12年,想来不易。在此,谨代表编辑部全体人员感谢读者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 标签: 电子媒体 时光如梭 心血管病防治 家庭医生 章教授
  • 简介:典型的肺炎是以咳嗽、咳痰、发热、气急及胸痛等为主要症状。然而在部分老年患者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以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或心脏症状等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这给诊断带来难度,易于延诊或误诊。本文报道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首诊的老年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炎,并进行文献回顾。

  • 标签: 肺炎 神经症状 精神症状
  • 简介:当我们还在回忆春天的记忆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季。夏天。阳光热烈而又让人苦恼:您的皮肤要小心;夏天,病菌活跃却又充满敌意。夏季是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今年夏天,我们将与您起演绎衣食住行的完美生活……

  • 标签: 健康 新陈代谢 衣食住行 夏天
  • 简介: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般以20个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不用标点符号,堪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标题含义应致。

  • 标签: 撰写要求 稿件 英文标题 缩略语
  • 简介: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般以20个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标题含义应致。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按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邮政编码的顺序附注于首页作者下方,并最好注明作者的Email。

  • 标签: 撰写要求 稿件 英文标题 作者姓名 EMAIL 作者署名
  • 简介:多吃水果与蔬菜,少吃盐可预防结石形成。最近,研究者发现了健康饮食的另好处:即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据美国肾脏病协会杂志的最近期报道称,多吃水果、蔬菜、糙米,低脂饮食,同时限制摄人钠、红

  • 标签: 肾结石 健康饮食 结石形成 蔬菜 水果 研究者
  • 简介:人体体表和体内分布的共生微生物有80%生活在消化道内,其种类超过1000种,重量可达2公斤,细胞总数超过1014个,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3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和基因总数要比人类多得多,而且它们注定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肠道菌群 更年期 肠道细菌 肠内细菌
  • 简介:名2岁英国女童蒂安娜,罹患了种罕见的疾病“反射性缺氧癫痫”,只要她哭泣流泪,就容易引发致命性痉挛。当她发作时,看起来就像死掉般,皮肤苍白、身体变硬,甚至连心跳、呼吸都会停止。

  • 标签: 痉挛 女童 反射性 致命性 发作时
  • 简介:项新的研究认为,孤独和孤立于其他人可能会扼杀心脏——或者更甚是患高血压或肥胖。研究人员结合了23个独立的研究结果,要求参与者评估他们社交水平的评分。研究追踪了参与者3~21年,并指出无论是新诊断或死于心脏疾病,或者是首次发生中风。研究结果发表于2016年4月18日《心脏》杂志,研究发现孤独者或社交孤立这有29%的可能性发生心脏病发作或需要手术清楚心脏动脉栓塞。与社交能力较好的人群相比,孤独者或社交孤立者也有32%的可能性出现中风。

  • 标签: 孤独者 社交能力 动脉栓塞
  • 简介:1前言自1967年南非Barnard医师第次在临床上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1],最近30年全世界301个心脏中心共进行了心脏移植总数达45993例[2](表1,表2).

  • 标签: 心脏移植 器官移植 心功能 排异反应 禁忌证
  • 简介: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7岁小男孩约书亚·吉布森被称作“蝴蝶男孩”,因为他天生就患有种罕见的“表皮分解性水疱症”,导致他身上的皮肤像蝴蝶的翅膀样脆弱,哪怕轻轻碰就会令其皮肤出血、起泡或掉落,以至于父母从来不敢拥抱他下。

  • 标签: 皮肤出血 蝴蝶 布里斯班 澳大利亚 小男孩
  • 简介:你在最近的谈话中有多少次出现"什么?"或"抱歉?"或"请大声点"这些情况?如果答案是"很经常"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听力受损了。许多人可能会有益于助听器但不使用。个常见的障碍就是对于个问题的误解。家人和朋友可能会恳求患者"进行听力检查",但是患者可能会坚信他们的听力很正常。的确,他们通常都能了解到谈话的内容,但是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哈佛医学院耳科学及喉科学副教授和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的听力学教克里斯·哈尔平称,“导致听力受损的原因并不是没听到,而是很难听到。”

  • 标签: 哈佛医学院 听力检查 马萨诸塞州 声点 耳科学 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