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正>11不住院家庭化疗向解决病床与病人需求的矛盾、节省开支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对结核病的控制起重要作用由于化疗的进展,INH的使用,家庭化疗便提到日程。1955年WHO应印度政府邀请,派遣英国医学研究中心的三位代表去组织、指导、研究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化疗。1946年印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50万,而结核病床床位仅2.3万张,1959年印度仍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短程化疗 门诊治疗 家庭 痰菌阴转率 治疗率
  • 简介:本刊已正式开通微平台,微信号码:nfmwk2705。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来关注本刊微平台。

  • 标签: 内分泌外科 杂志 中华
  • 简介:北京降压0(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复方降压制剂,虽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但是直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学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为了进一步验证0疗效与安全性,近2年来,我们以0治疗高血压病8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北京降压0号 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 降压药 安全性
  • 简介:佘××,女性,70岁,住院:91188。主因心慌胸闷头昏1周,晕厥15分钟于2003年7月14日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0年。晨起时发病,短暂意识丧失,伴失语、恶心呕吐1次,出汗多,测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发病前饮食不振,口服北京降

  • 标签: 北京降压0号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药物不良反应 降压药
  • 简介:目的检测我国汉族人群中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的突变,分析MEF2A特异性突变的基因结构和遗传学意义。方法用PCR—SSCP和/或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5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阳性病例、2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阴性对照及232例健康体检者的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进行突变检测,用质粒克隆测序法对各突变位点作进一步验证。结果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阳性病例组发现一例MEF2A21碱基的特异性突变。另外还发现二种罕见的突变类型。结论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区存在多种罕见的突变类型,基因结构分析显示MEF2A基因21碱基特异性突变有多种形成模式。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MEF2A 突变
  • 简介:目的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研究氟烷预处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入以下三组:(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3)氟烷预处理组(3%氟烷预处理15分钟)。记录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电图,测量冠脉流出液肌钙蛋白I水平,测定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水平。结果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室发展压,左室内压上升/下降速率和心率,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减少冠脉流出液肌钙蛋白I水平(P均〈O.05)。在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氟烷预处理能显著减少室性早搏个数[从182(133)次/分降至83(52)次/分],缩短室速[41(45)s降至20(22)s]和室颤[从22(43)s降至0(0)s]的发作时程,减少室颤发生率(从80%降至10%),并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从4(0)降至2(O)](P均〈0.05)。氟烷预处理还能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水平(P均〈0.05)。结论氟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起保护作用,能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烷 预处理 再灌注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全程使用氟烷对机体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肓,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例18岁以上于2010年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成氟烷全程使用组(A组)(n=50)和全程静脉麻醉组(B组)(n=50)。全部患者监测桡动脉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PB开始时(T1)、鼻咽温降温至32℃(T2)、停止降温后15min(T3)、鼻咽温复温至32℃(T4)、CPB结束后15min(T5)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浓度(E)。结果两组患者MAP组间及组内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E、E的浓度在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E、E的浓度在CPB开始时(T1)和鼻咽温降温至32℃(T2)时无照著性差异(P〉0.05);在停止降温后15min(T3)、鼻咽温复温至32℃(T4)和CPB结束后15rain(T5)时显著高于CPB开始时(T1)和鼻咽温降温至32℃(T2)(p〈0.01);鼻咽温复温至32℃(T4)显著高于停止降温后15min(T3)和CPB结束后15min(T5)(p〈0.01);CPB结束后15min(T5)显著高于停止降温后15min(T3)(p〈0.01)。结论体外循环全程应用氟烷具有类似静脉麻醉药的抑制体外循环引起应激反应的作用。

  • 标签: 体外循环 七氟烷 应激反应
  • 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你校关于《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作为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的请示收悉。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内科组和有关专家的评审意见,同意《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作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学员通过学习《国际内科双语杂志》,经考试考核合格,每期授予Ⅱ类学分2学分(全年不超过12学分)。同意你校作为该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办单位,并颁发学分证明,作为参加该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习证明。请你校做好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每年年底前将培训和工作情况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委员会 内科 杂志 双语 国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高速泳动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2型糖尿病(DM)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18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9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3例。健康体检者234名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对血清HMGB1水平与TNF-α、hsCRP和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UAP组血清HMGB1[(12.70±6.72)μg/L、(7.68±3.63)μg/L比(3.83±1.72)μg/L,P〈0.01]、hsCRP[(3.30±2.97)mg/L、(1.46±1.37)mg/L比(0.83±0.69)mg/L,P〈0.05]和TNF-α[(71.04±38.34)ng/L、(52.69±24.76)ng/L比(43.27±20.56)ng/L,P〈0.01]水平均明显升高。在对照组、UAP组和AMI组的亚组中,DM患者血清HMGB1水平均高于非DM者(均P〈0.05)。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TNF-α、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ACS患者HMGB1水平显著升高,且合并DM的ACS患者HMGB1水平高于非DM患者,表明HMGB1有可能参与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在糖尿病时对ACS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更大。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高速泳动族蛋白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