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分解催化FeTMPyP探讨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成年组(3-4月,n=8)、衰老组(18-20月,n=8)及给予FeTMPyP的衰老组(n=6);制备离体胸主动脉环,观察血管舒张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血管组织中可代表ONOO^-生成的标记物3-硝基酪氨酸(3-NT)的表达。结果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10^-9-10^-5mol/L累积浓度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乙酰胆碱(ACh)的最大舒张程度显著下降[(29.74%±8.28%)vs(69.52%±5.51%),P〈0.001];对10^-9-10^-5mol/L累积浓度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硝普钠(SNP)的最大舒张程度也显著下降[(92.01%±3.19%)vs(99.26%±1.33%),P〈0.001]。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衰老组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增加(P〈0.05)。给予FeTMPyP后,衰老大鼠血管组织中3-NT蛋白表达下降(P〈0.01);抑制ONOO^-的生成后,衰老大鼠胸主动脉环对累积浓度ACh的最大舒张程度显著升高[(65.96%±11.36%)vs(29.74%±8.28%),P〈0.001],对累积浓度SNP的最大舒张程度也显著升高[(98.15%±2.79%)vs(92.01%±3.19%),P〈0.001]。结论FeTMPyP改善了衰老大鼠血管舒张功能,提示ONOO^-可能在衰老大鼠血管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衰老 血管 血管舒张 3-硝基酪氨酸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负载胰腺癌细胞株PANCl裂解产物(tumorlysate,TL)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经卡介苗(CGB)活化后诱导的自体淋巴细胞体外抗胰腺癌效应。方法应用rhGM—CSF和rhIL-4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DC,用TL负载DC,并用CGB促其成熟。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1a、CD83、CD86及HLA—DR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2p70含量。CCK-8检测DC诱导自体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以及活化淋巴细胞对PANC1、PaTu8988及SCG7901细胞的杀伤率。结果CGB活化负载TL的DC后,CD83和CD86阳性率分别从(3.7±0.3)%和(38.6±5.0)%显著增加至(16.5±0.6)%和(76.5±2.5)%(P〈0.05);DC分泌的IL-12p70和TNF—α量分别从(20.18±2.06)pg/ml和(61.38±1.19)pg/ml显著增加至(62.48±3.80)pg/ml和(592.53±17.96)pg/ml(P〈0.01);DC与自体混合淋巴细胞以1:100、1:50、1:10、1:5的比例共培养,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从(3.90±1.41)%、(4.07±0.40)%、(3.39±1.05)%、(2.82±0.39)%显著增加至(55.38±3.58)%、(75.00±2.54)%、(77.07±3.40)%、(99.07±2.40)%(P〈0.01);DC活化淋巴细胞对PANCl细胞的杀伤率在效靶比为1:5、1:10、1:20、1:50时分别可达(71.73±0.46)%、(49.44±0.98)%、(31.76±2.77)%、(19.03±3.04)%,但对PaTu8988和SCG7901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降低。结论经CGB活化的胰腺癌DC疫苗成熟度增加,体外表现出高效特异的抗胰腺癌细胞的效应。

  • 标签: 胰腺肿瘤 树突细胞 卡介苗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淋巴结中的肿瘤干细胞负载miR30a后在裸鼠体内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将腺病毒miR30a寡核苷酸片段转染人从乳腺癌患者增生肿大腋窝淋巴结中分离、培养的乳腺癌干细胞(3组:肿瘤干细胞+miR30a组、肿瘤干细胞十病毒空载体组、肿瘤干细胞空白组),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3组:231细胞株+miR30a组、231细胞株+病毒空载体组、231细胞株空白组)为对照。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Vimenfin和N-Cadherin表达。结果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平均转染率为62.5%,MDA-MB-231细胞株的平均转染率为78.2%。乳腺癌干细胞和细胞株空白对照组的荷瘤鼠肿瘤体积明显大于miRNA30a干预后的肿瘤体积。未干预组的裸鼠肿瘤组织中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上调表达,而被microRNA干预后的2组细胞侵袭分子均表达下降(21.1%±1.4%,25.3%±1.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6周时未见转移瘤出现。结论从乳腺癌患者腋窝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中提取的肿瘤干细胞能在裸鼠体内生长、增殖。miR30a抑制了乳腺癌干细胞样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miRNAs干扰技术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乳腺癌干细胞 荷瘤鼠 增殖抑制 miRNA30a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renalanemia,RA)。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能力下降,铁缺乏也参与了贫血的发生。铁缺乏也是造成病人对EPO治疗反应不足的主要原因。以往均采用口服补铁的方法来纠正缺铁,改善贫血,可达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暂时升高。

  • 标签: 肾性贫血 铁剂 药物疗法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压的主要机制,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ARBs),通过阻滞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干扰RAAS的活性,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临床结果显示ARBs作为单用药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优势。在降压方面,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相比,ARBs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适合用于治疗更广泛的患者。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月期间使用ARBs治疗高血压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降压药物,而且副作用少。具备临床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的ARBs药物,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联合治疗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简介:机体受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入后,通过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调动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分子清除病原体。经呼吸道侵入的病原体首先受鼻、咽和气管一支气管的机械屏障过滤,并沉积于管腔内黏液纤毛毯,经喷嚏、咳嗽排出,或经由补体、抗体、激肽类等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灭活和清除。

  • 标签: 呼吸道侵入 免疫增强剂 免疫防御 免疫效应细胞 致病微生物 获得性免疫
  • 简介:拉米夫定(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对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病人的长期治疗;人们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核苷酸类似物。HBV正在产生突变株,治疗过程中尤其容易出现HBV突变株。人们正在评价采用拉米夫定和阿达夫韦联合治疗来控制突变株的疗效。从事“易暴露操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HBV的检测;现在认为,HBeAg阳性的人员,包括HBeAb阳性但HBVDNA>1000个基因组/ml的人员都必须停止进行这类操作,因为他们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病人。

  • 标签: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 阿达伏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医证特点,探讨不同中医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差异。方法选取8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比较各证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病变支数。结果80例患者中,痰浊内阻患者26例,占33.12%;心血瘀阻患者15例,占18.62%;痰浊内阻患者中3支冠脉病变患者比例最高,占65.4%;不同证患者3支病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发现,实证患者53例,虚证患者27例;实证与虚证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内阻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最高,心肾阳虚患者次之;不同证患者冠脉病变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E-ACS患者中医证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存在一定的关系。痰浊内阻NSTE-ACS患者3支以上病变较多见,病情重,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心梗风险最高,需谨慎对待。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证型 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
  • 简介:目的总结Ⅰ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术式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术式的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Ⅰ和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和Ⅱ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胰腺瘘
  • 简介:目的探索利用磁导航技术辅助冠脉介入操作以减少对比用量。方法冠脉造影至少有1支血管病变需要支架治疗的病人31例(男24例),平均年龄(66.7±10.6)岁。分为3组,常规技术组、磁导航辅助组、复合技术组(以磁导航和光干涉断层成像技术结合引导支架植入)。所有病例记录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用量等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常规技术、磁导航辅助和复合技术组中,性别构成比(男性例数分别为8、9、7例)、病变部位(前降支6,5,3例;回旋支1,4,2例;右冠5,2,3例)等无显著差异;操作时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为(42.2±18.1),(58.7±23.5),(71.9±28.4)min,其中复合技术组用时最多;对比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6.5±12.6),(43.4±9.7),(36.3±6.2)ml,其中常规技术组用量最多。3组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8±1.1),(2.7±0.9),(3.3±1.7)min;支架内残余狭窄率分别为(6.2±3.1),(6.6±4.9),(7.1±4.1)%;主要心脏病事件发生率各组均为0,3组比较,这些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冠脉介入领域可以明显降低对比用量;虽然操作时间有延长,但X线曝光时间无明显增加。

  • 标签: 磁导航系统 造影剂 介入治疗
  • 简介: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临床病情好转常伴有免疫状态的改善,肺结核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或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体能消耗大,抗病力经常伴有细胞免疫低下和体液免疫低下和体液免疫紊乱,抗痨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调节。纠正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而使病情更快的恢复,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利于病灶吸收,提高治愈率。现就文献综述如下。1微卡注射液(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能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过氧化氢,一氧化氮水平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可明显抑制结核菌感染豚鼠反应,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减少

  • 标签: 中免疫 免疫调节剂 化疗中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龄组、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碘对比76%泛影葡胺(10ml/kg),相应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尿肌酐(UCr)、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48h后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结果注射对比后48h,24月龄鼠对比组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超过对照组的25%,Ccr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ACE活性和MDA含量和肾小管损伤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注射对比后24h尿NAG酶活性明显较注射前24h增高(P〈0.001)。12月龄鼠注射对比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Scr明显上升(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的25%,肾组织匀浆MDA和ACE、肾小管损伤分数以及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龄鼠注射对比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雄性大鼠碘CI—AKI的促进因素,氧化性应激、ACE和核转录因子Sp1在老龄雄性大鼠碘CI-AKI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氧化性应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核转录因子SP1
  • 简介:甲状腺功能的衰竭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通过监测血浆甲状腺素和/或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节到模拟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反,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适当的替代治疗也需要监测,不是监测缺乏的激素(胰岛素),而是监测其作用的底物(葡萄糖)。事实上葡萄糖水平也受其他的几种(反调节)激素、营养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和许多还没有被了解的社会心理的应激因素调节,加上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的不恰当,意味着在发现胰岛素将近80年后的今天,胰岛素治疗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生理性替代治疗的目标。本文集中地讨论1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租为达到治疗目的所提供的工具方面。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治疗 1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素治疗 替代治疗 葡萄糖水
  • 简介:1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腺β一细胞破坏所造成的胰岛素的缺乏,其常见的临床终点为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倾向,并因胰岛β细胞衰竭的速度以及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1糖尿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还有些糖尿病介于1与2之间。这一点在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发表的很多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的报道中均有体现。

  • 标签: 1型糖尿病 免疫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 临床研究 高血糖症
  • 简介:炎症是机体消除损害因素和对局部组织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由非特异性(固有性)和特异性(适应性)免疫介导。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这种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属先天性免疫反应,是一种慢性亚临床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后两者常被称为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与炎症交互影响,通过转录水平调控,并通过多种信号机制损害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对早期胃癌的大体分基本沿用日本的分标准,即将早期胃癌分成Ⅰ(隆起)、Ⅱ(表浅)和Ⅲ(凹陷),其中Ⅱ又分为Ⅱa(表浅隆起)、Ⅱb(表浅平坦)和Ⅱc(表浅凹陷)3个亚型。根据日本学者的经验以Ⅱc为主的凹陷病灶占早期胃癌的73.7%~75.7%,约为全部早期胃癌的3/4,而凹陷早期胃癌与消化性溃疡等良性病变的鉴别同时也是内镜下诊断早期胃癌的一个难点,本文就目前胃镜下凹陷早期胃癌的诊断作一浅述。

  • 标签: 胃癌 早期诊断 胃镜
  • 简介:病例:女,56岁。2009年4月因呕血、黑便来本院消化科就诊,经B超、CT及内镜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为控制及预防近期再出血,遂行内镜下皮圈结扎术(EVL),术后恢复良好。1个月后第2次入住病房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治疗。第1次术后至本次入院前无出血。患者患干燥综合征20余年,至今服用泼尼松龙维持治疗(10mg/次,2次/d)。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硬化剂治疗 脊髓栓塞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阿罗洛尔对杓及非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平均年龄(49.6±7.8)岁(18~70岁).服用安慰1周后,测量24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程度将患者分为杓组和非杓组,其中杓组23例,非杓组24例.所有患者给予盐酸阿罗洛尔治疗,每次10~15mg,2次/d,连续4~6周,治疗结束时再测量一次24h动态血压.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偶测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杓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非杓组为54.2%;动态血压各项指标:24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h平均舒张压(24h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和血压负荷均有显著降低,同时全天的心率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非杓组24例患者中,有12例(50%)血压节律改变为杓.结论盐酸阿罗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在影响血压节律方面,能够更显著地降低非杓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

  • 标签: 盐酸阿罗洛尔 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节律 抗高血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