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出血(hemosuccuspancreaticus)是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为胰腺炎症时其误诊率较高.胰出血的病因分为胰液中激活的胰酶逐渐消化周围动脉壁形成假性动脉瘤,再在消化或内压增高等因素的作用下溃破入胰引起出血.以脾动脉最常受累[1-4].本文报道2例小儿CP并发胰出血,并文献复习.

  • 标签: 例文献 出血例 小儿胰腺炎
  • 简介:激光”这个名词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的英文缩写。因为激光是连贯性的,它可被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并可维持非常高的辐照度。激光是根据“激发的介质”受激发后产生而命名,它决定了发射光的特点。此种光以连续性、脉冲性或伪连续的光束传递。

  • 标签: 激光 皮肤科 英文缩写 受激辐射 连贯性 辐照度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甲状腺上游离程序的改进对上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取136例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上步游离法完成的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改进组)的术中上甲状旁腺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并与113例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常规游离程序完成相同手术的患者(常规组)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结果术中发现改进组共辨认上甲状旁腺249枚(249/272,91.5%),常规组共辨认上旁腺215枚(215/226,95.1%),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可辨认旁腺中改进组原位保留242枚(242/249,97.1%),常规组原位保留198枚(198/215,92.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位保留的旁腺血供良好者在改进组中有225枚(225/242,93.0%),常规组中有170枚(170/198,85.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改进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8例(28/136,2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例(2/136,1.5%):常规组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为37例(37/113,32.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7例(7/1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改进甲状腺上游离程序,分步游离甲状腺上能更有效的保护上旁腺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 简介:传统消化内镜仅能观察胃肠道黏膜表面,确定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造成活检部位欠准确、诊断延迟、内镜下治疗不能同步进行,且放大倍数有限。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y)在传统内镜的基础上集成了共聚焦激光显微成像系统,可得到放大1000倍的图像。并可对黏膜进行一定深度的断层扫描成像.实时显示组织细胞的显微结构,有助于内镜下作出组织学诊断并指导靶向活检。本文结合文献及作者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体会。从基本原理、构造、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对其作一较全面综述。

  • 标签: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胃肠道疾病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branchoflaryngealnerve,EBSLN)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上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上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nerve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上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结果139例术中共处理上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上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在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结论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上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上极肿瘤
  • 简介:病例1患者女,20岁,因“解柏油样便一天”入院。患者入院前近10个月以来多次因呕血、黑便在外院诊治,曾查腹部B超示: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胃镜示:食管下段黏膜呈串珠样改变。肝炎病毒指标阴性。血铜、铁正常。骨髓穿刺结果未提示异常。出院诊断考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隐源性肝硬化,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此次因再次解柏油样便由门诊收住入院。入院体检:神清,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

  • 标签: CAROLI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隐源性肝硬化 肝炎病毒指标 入院体检 柏油样便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甲乳外科就诊的老年性甲状腺结节11例,其中女9例,男2例,年龄65—86岁,5例为单发,6例为多发,超声测量结节最大直径为2.0~4.3cm。合并症:高血压8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3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其中6例达到Ⅱ度肿大,颈部有局部隆起。术前均行超声引导下结节穿刺活检,病理为良性病变。术前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甲状腺功能,结果均正常。

  • 标签: 超声引导 激光消融 老年 甲状腺良性结节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尖瓣狭窄病因学尖瓣狭窄(MS)几乎都是由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尽管30%的患者没有明确的风湿热病史。风湿性MS的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风湿性尖瓣病变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明显下降,但是在非洲、中东和亚洲地区,症状性尖瓣病变可以累及十几岁以上的患者。

  • 标签: 二尖瓣疾病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二尖瓣狭窄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发达国家
  • 简介:目的探讨胰结石的诊断方法及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6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以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就诊,1例以不规则腹泻就诊。血、尿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例,血糖升高4例。B超、CT、MRI、ERCP和腹部平片的诊断率分别为93.8%(15/16)、68.8%(11/16)、57.1%(4/7)、100%(2/2)和50%(3/6)。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胰括约肌切开取石+胰支架引流术2例,胰切开取石、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切除+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治疗后腹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14例,无结石复发,失访2例,随访率为87.5%,随访时间为1~53个月。结论胰结石首选B超检查,多种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选择内镜治疗抑或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逐步成熟,ERCP将与外科手术一样成为胰结石重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胰腺管 结石 诊断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外科手术
  • 简介: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pancreaticduct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提出,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可位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与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主胰断裂或是被阻断),从而使断端远侧部分仍具有分泌功能的胰腺绀织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排入消化道。

  • 标签: 主胰管断裂 综合征 离断 急性胰腺炎 分泌功能 DUCT
  • 简介:结石形成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胰腺慢性炎症、纤维化是形成结石的诱因,胰结石形成又加重胰腺慢性炎症。现回顾性分析30例胰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胰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胰管结石 诊治 结石形成 慢性炎症 临床资料 结石患者
  • 简介:近年来刚应用于临床的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laserendomicroscope,CLE),由于其即时的虚拟组织学成像加检测功能,成为消化道特别是食管、胃和大肠黏膜浅表肿瘤临床诊断的新器械,现就CLE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作一阐述。

  • 标签: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癌前病变 胃癌
  • 简介:结石临床上比较少见,正常人群发病率〈1%,其形成和发展与慢性胰腺炎(CP)互为因果。据统计,90%以上的酒精性CP合并胰结石,20%~50%的CP在发病2年后形成胰结石。结石所导致的胰阻塞是临床出现腹痛、反复急性胰腺炎(AP)发作、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来共收治胰结石患者28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外科治疗 慢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正常人群 胰管阻塞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常规的《护理基础学》操作方法进行。笔者阅读了很多资料知道同行们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置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现概述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胃固定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留置胃鼻饲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棉线胃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双耳挂式胃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滑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滑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耳挂式胃固定方法可靠、舒适,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管固定 棉线固定法 双耳挂式固定法
  • 简介:1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因“乏力、怕冷、食欲欠佳1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3d”来诊。患者1年前顺产1胎儿,分娩后无乳汁分泌,产后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怕冷、

  • 标签: 淋巴细胞性 垂体炎
  • 简介:自1995年报道cDNA编码的脂联素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令医学界惊喜的发现接踵而来:人们研究发现它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极有趣的联系。低脂联素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联素与噻唑烷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噻唑烷二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