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惊恐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在人群中,其终身患病率为3.4%~4.7%。相比于健康人,惊恐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该病导致了可观的社会成本损耗。尽管如此,近年来惊恐障碍的治疗进展仍较慢,一些关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标签: 惊恐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不可触及乳腺癌的诊断、术前定位和手术治疗。结果26例26个病灶均经超声和乳腺钼靶摄片发现,经超声或钼靶导引下导丝定位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14个病灶为导管原位癌,9个病灶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3个病灶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超声和乳腺钼靶摄片相结合可提高不可触及乳腺癌的发现率,超声或钼靶导引下行病灶局部扩大切除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再次手术时过多地切除乳腺组织,保留了乳房的外形美观。

  • 标签: 不可触及乳腺癌 超声检查 钼靶摄片 导丝定位
  • 简介:便秘为临床中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慢性便秘尤为突出,其在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为缓解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痛苦,我们对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2009年至2011年60岁以上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给予了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老年人:便秘 疗效
  • 简介: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肝胆外科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267例,其中61.8%(165/267)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病因学 外科手术
  • 简介:乳腺癌好发年龄为40-60岁,35岁以下青年女性及60岁以上老年女性发病者相对较少。近年来,乳腺癌发病有逐年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临床报道多将≤35岁的乳腺癌称为青年乳腺癌。此年龄段不是乳腺癌的高发时期,医患均不重视,易延误诊治。多数报道认为青年乳腺癌的预后较中老年乳腺癌预后差,应引起重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预计到2027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我国〉60岁的老年女性乳腺癌将有明显增多趋势,重视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提高其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新趋势。1青年乳腺癌的特点与治疗策略1.1发病情况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治疗 好发年龄 发病情况 人口老龄化 女性乳腺癌
  • 简介:体液中的电解质受中枢神经系统多重调节.中枢病变极易并发低钠血症.其所引发的水中毒和继之的脑水肿又会加重脑组织损伤.这种恶性循环增加了治疗矛盾.改变了患者的预后。由于低钠血症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且在治疗上又常存在相互矛盾.从而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了解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为此,本研究对347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抗利尿激素不恰当分泌综合征 低钠血症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较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更高、进展速度更快、病变更严重。PAD的内科治疗一方面强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另一方面是针对间歇性跛行症状的药物治疗,其中己酮可可碱、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前列腺素E能改善行走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药物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与呼吸道和肺针对有害微粒或气体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以持续性、进行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呼吸道黏液高分泌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呼吸道黏液高分泌主要由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刺激的杯状细胞肥大和增生所引起.可阻塞呼吸道管腔,导致严重的气流受限,加速肺功能下降进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 黏液 祛痰药
  • 简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比例高,严重影响了心脏移植近期存活率[1]。2009年3月,我院胸心外科对1例患者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成功,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通过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明显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

  • 标签: 心脏移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11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及灌肠。口服中药:茵陈30g、栀子12g、猪苓12g、茯苓12g、泽泻12g、白术12g、白茅根20g、白花蛇舌草20g、田基黄15g煎剂口服,3次/d;灌肠中药:生大黄20g、枳实20g、厚朴20g、虎杖20g、赤芍20g、茵陈30g、白花蛇舌草30g,煎取100mL,保留灌肠,1次/d。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8.19%,总有效率为89.09%,无效率为10.90%;对照组显效率为29.09%,总有效率为56.36%,无效率为43.6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黄疸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保守治疗策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1例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的临床资料,对先心病并发上气道狭窄患儿术后采用早拔管策略;中下气道狭窄治疗上兼顾心肺功能调整及气道的管理。结果患儿年龄1~53月;体重4~14kg。术中插管困难发现18例,术后反复脱机困难发现3例。3例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明确狭窄部位。除4例放弃心脏手术治疗外,合并上气道狭窄14例均治愈出院1中、下段狭窄3例中2例治愈出院,1例转外院置气管内支架。结论绝大多数先心病合并的节段性气道狭窄,实施早拔管的保守治疗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对合并长段狭窄的患儿在心、肺调整稳定后,仍反复脱机困难者应尽早考虑支架或外科治疗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狭窄 保守治疗 小儿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已由“帝王病”(king’Sdisease)转变为“病中之王”(kingofthediseases)。之前.包括欧洲、日本、中国等都先后发布了痛风治疗指南.2012年10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正式发布了2012年ACR痛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 标签: 风湿病 痛风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经皮介入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肺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例大动脉炎患者,年龄17~48(36.2±9.1)岁,均有肺动脉显著狭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其中5例伴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受累,5例系单纯性肺动脉受累。评估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共13处病变成功行介入治疗,其中9处行单纯球囊扩张术,4处行支架置入术。术后肺动脉狭窄程度变轻、病变处血管直径变宽、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降低,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例患者术中出现咯血,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随访5~34(20.4±10.)个月,肺动脉收缩压从(92.4±17.2)mmHg降至(62.7±14.5)mmHg,肺动脉平均压从(45.4±9.2)mmHg降至(27.1±8.3)mmHg,均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随访动脉血氧饱和度从(92.3±3.)%升至(96.8±1.7,亦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经皮介入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肺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和再狭窄需进一步调查。

  • 标签: 经皮介入治疗 肺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球每年新诊断的乳腺癌病例≥120万,死亡约50万。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抗tier-2靶向治疗(Herceptin)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丫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惊恐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AIS≥3)随机分为IIT组(n=21,血糖控制于4.4~6.1mmol/L)和常规治疗(CIT)组(n=21,血糖控制于10.0~11.1mmol/L)。观察2组治疗后住院期间的病死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胸腔引流管拔管和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2组无住院死亡,无低血糖反应。与CIT组相比,IIT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时间、低血糖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IIT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严重胸部创伤 强化胰岛素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时进行临时起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0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临时起搏治疗组和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临时起搏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临时起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时起搏
  • 简介: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平均67.6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60例,平均66.4岁),给予钙尔奇+阿法D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以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判;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排除治疗中3例脱落患者后,治疗组(57例)骨痛缓解快,骨密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P〈0.05)。治疗组AK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5.2±11.2)VS(147.3±16.1)IU/L;P〈0.05]。两组血钙、血磷及对照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显著缓解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提高骨密度。

  • 标签: 唑来膦酸钠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老年人
  • 简介: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患者穿刺肢可自由活动、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的应用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但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由于药物刺激等因素极易发生静脉炎,特别是神经内科常用一些脱水利尿剂,且患者常有躁动、不合作现象,

  • 标签: 护理干预 枸杞叶 湿敷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急性左心衰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双鼻导管吸氧;无创通气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两组患者如上述治疗无效则采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aO,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对改善心功能和纠正低氧血症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治疗疗程。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淤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扩张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静滴黄芪注射液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多项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调脂方面,有满意疗效。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 血淤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