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替代。研究发现在有抑郁症的人群中,心绞痛和心梗的危险性增加6倍,死忘率增加2倍以上;国内有报道冠心病伴抑郁症者高达78.6%。国外报道冠心病患者中,约有18%发生重度抑郁,而重度抑郁病人有16%~22%发生急性心梗。说明抑郁症对冠心痫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病情的转归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如下。1抑郁症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Ford等调查发现,抑郁症患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RR=2.12,95%可信区间(CI):1.24~3.63和

  • 标签: 冠心病影响 抑郁症冠心病
  • 简介: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并伴有焦虑、沮丧、自杀意念、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睡眠不良等心理和生理症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据此推算我国约有3600万抑郁患者。且女性患病率高,约为男性的二倍。抑郁患者的自杀率约为20%,该症还易复发,复发率在30%以上。抑郁症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或因为面子观念,又加之相关医疗人才与机构的缺乏,导致大多数患者都未能得到医治。

  • 标签: 非精神类药物 治疗 抑郁症 中药 舒血宁 维生素B
  • 简介:早在1924年,Bleuler就已经认识到卒中患者经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1951年他提出了卒中后抑郁(post-sttokedeprission,PSD)情绪可持续数月或更久,但一直末引起足够的重视。1977年Folstein等报道,抑郁是术中后后常见的伴随症状,其发生率为30%~44%。1986年Kimuro等首先报道脑卒中后抑郁后可出现假性痴呆。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症 心理障碍 卒中患者 伴随症状 假性痴呆 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治疗前后行HAMD,BI及SSS量表进行评定,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能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副作用小.

  • 标签: 氟西汀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治疗组 HAMD评分 疗效显著 对照组
  • 简介: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尽管目前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有多种,仍有部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当使用兰3种不同机制的足量降压药物,且其中至少有一种为利尿剂,血压控制仍不达标。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可能是此类患者血压难以控制的关键因素。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焦虑、抑郁与高血压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高血压可诱发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也会促发并加重高血压,使原有的降压药物疗效欠佳,形成难治性高血压。本文主要对高血压伴焦虑和抑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 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它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又是引起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其病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郁怒、忧愁悲哀或思虑太过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失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与肝心脾三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逍遥散治疗 情感性精神障碍 阴阳气血失调 肝失疏泄 行为改变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较无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的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老年抑郁量表
  • 简介: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临床上有显著症状的心境障碍患者中有25%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更可达50%。

  • 标签: 抑郁症 老年人 病因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抑郁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以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郁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自杀观念,自杀行为或木僵状态。它可损害人体的整体功能(称之为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明园等调查我国正常人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5.1%~22.5%,同时根椐流行病学统计,重度抑郁症是使人至死的重要原因。这证明了抑郁症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对人身安全方面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如何提高抑郁症病人的康复,是患者、家属、医护工作者所期待的问题,也是近几年来护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病房管理模式对抑郁症康复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病房管理模式 抑郁症 康复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患者生存质量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淄博市第一医院门诊接收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3例。采用健康问卷抑郁分表(PHQ-9)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及严重程度。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e)水平、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吸烟史等。wagner分级判断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根据PHQ评分,入组患者总抑郁症发病率49.3%,中重度抑郁发病率17.8%。HbAlc≥7.0%者抑郁发病率(66.7%)较HbA1c〈7.0%者(35%)明显升高(P〈0.01),中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HbAlc不达标比率更高(P〈0.01)。wagner分级1级者抑郁发病率39.1%,2~3级抑郁发病率48.6%,4~5级抑郁发病率69.2%,wagner分级与抑郁症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6个月时抑郁发病率(58.1%)明显升高(P〈0.05)。SF-36量表示抑郁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果未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发病率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并发症数量及吸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抑郁症发病率较高,且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溃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抑郁症严重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抑郁症 PHQ-9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索体育运动对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抑郁得分在轻度和中度水平的大学生共113名,分为集体运动组、单独运动组和无运动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每2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追踪被试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2个运动组的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运动显著改善了被试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2类症状(均P〈0.000);集体运动组的效应量和效应速度均优于单独运动组(P〈0.001)。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轻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改善躯体化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因子等症状。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状 运动干预
  • 简介:目的:评估间断θ短阵快速脉冲(iTBS)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常规组,共接受2周的rTMS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以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共36例患者完成2周的rTMS治疗,其中iTBS组脱落3例(脱落率14%),常规组脱落5例(脱落率22%)。rTMS治疗2周后,iTBS组和常规组HAMD减分率分别为35.13%(34.46%)、24.62%(29.05%),CGI有效率均为56%。2组间疗效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TBS与常规模式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 标签: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群慢性病伴发的抑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西安地区部分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病住院患者和病情稳定的社区老年人群,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已确诊的各种慢性病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75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为40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8%。女性、文盲、重体力劳动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脑力劳动者(P〈0.05),而不同年龄组之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与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慢性胃肠疾病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胃肠疾病者(P〈0.05),其余各类疾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胃肠疾病相关,提示应该加强该类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关怀,以预防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疾病 抑郁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河池市干部职工血脂情况,为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的1740份河池市人民医院干部职工体检资料,并对血脂项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740例中男1040例,血脂异常457例(43.94%),女700例,血脂异常200例(28.57%),男性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0~59岁组最高,达到了41.13%。结论河池市干部职工的血脂异常率较高,应加强健康宣教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身体素质。

  • 标签: 干部职工 体检 血脂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临床上对于AMI的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常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且很少予以心理干预。有大量证据表明,AMI是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患者发病不仅有劳累负荷诱因,

  • 标签: 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吸烟的控制情况,分析其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方法选择在北京华信医院急诊科接受介入治疗并且出院后随访时间在180d的所有冠心病患者,分析其入院时与随访期吸烟情况的变化。结果在总共337例患者中,299例接受了6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88.7%)。入院时与随访时的吸烟比率分别为47.5%(142/299)和23.1%(69/299,P=0.003);入院时吸烟的患者在随访时仍吸烟者为35.9%(51/142),入院时无吸烟的患者随访时吸烟率为11.5%(18/157);在随访期间将患者按年龄分组分析,结果显示:非老年组(≤65岁)患者的再吸烟率为52.8%(47/89),老年组(〉65岁)患者为41.5%(22/53),非老年组患者高于老年组(P=0.023);老年组在随访期内戒烟率为49.1%(26/53),高于非老年组患者32.6%(29/89,P=0.012);老年组随访期新发吸烟率为5.4%(5/93),低于非老年组20.3%(13/64,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吸烟控制情况不理想。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戒烟宣传教育,努力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的差距。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吸烟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方法评价介入术后即刻重叠药物洗脱支架(DES)贴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介入治疗中靶病变同时植入2枚或以上同种DES,存在重叠支架节段,且术后即刻行OCT检查的26例患者资料(DES共57枚,重叠支架节段31处),其中靶病变植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8例,植入紫杉醇洗脱支架(PES)6例,植入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12例。支架丝贴壁不良定义为支架丝与血管内壁分离,即OCT测量支架丝表面至内膜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支架丝及涂层厚度加OCT分辨率。比较重叠DES节段与相邻单层节段术后即刻贴壁情况,亚组分析比较三种不同DES间贴壁情况。结果术后即刻支架丝总贴壁不良率为(8.20±6.26)%,其中重叠DES节段贴壁不良率为(26.87±9.04)%,明显高于相邻单层节段(6.09±4.61)%(P〈0.05)。亚组分析显示,SES单层支架节段和总贴壁不良率均高于PES和ZES((11.37±3.11)%比(5.69±2.97)%和(4.99±3.03)%,(16.49±3.74)%比(9.57±4.07)%和(7.86±3.22)%,P均〈0.05)。结论DES重叠节段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率明显高于相邻单层节段,重叠支架中SES贴壁不良率高于PES和ZES。

  • 标签: 重叠药物洗脱支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支架贴壁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抑郁情绪的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与新生肿瘤和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在前期以老年抑郁量表和一般生活资料调查表对1020例老年男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随访,分析合并抑郁人群与非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OR=2.163(95%CI1.394~3.357),危险程度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人群风险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OR=5.207,95%CI2.487~1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抑郁抑郁的严重程度分别与新生肿瘤率和死亡率成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的患者易发新生肿瘤,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同组疾病人群未合并抑郁者。

  • 标签: 老年人 男性 抑郁 肿瘤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广州地区胰腺癌相关抑郁症的临床发病状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设计,纳入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广州地区4家医院收治的50例胰腺癌、60例肝癌、50例食管癌、50例胃癌及52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HAMD-24)评估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胰腺癌伴发抑郁症的发生率为78.0%(39/50),显著高于肝癌的60.0%(36/60)、胃癌的36.0%(18/50)、食管癌的24.0%(12/50)、结直肠癌的19.2%(10/52)(P值均〈0.05)。其中胰腺癌患者中有24.0%(12/50)为严重抑郁症,明显高于肝癌的10.0%(6/60)、胃癌的4.0%(2/50)、食管癌及结直肠癌患者的0(P值均〈0.05)。胰腺癌晚期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94.3%,明显高于早期患者的46.7%(P〈0.01);接受化疗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为92.3%,显著高于手术患者的62.5%(P〈0.05)。结论与消化系统其他癌症相比,胰腺癌相关抑郁症的临床发生率最高,且抑郁程度较重。

  • 标签: 胰腺肿瘤 抑郁症 发病率 汉密顿抑郁量表-24
  • 简介: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胃肠激素表达特征,探讨患者焦虑抑郁和激素分泌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焦虑抑郁分为焦虑抑郁组(59例)和非焦虑抑郁组(91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水平以及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结肠动力指数。结果焦虑抑郁组患者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组患者(P〈0.05);胃动素(MTL)和胆囊收缩素(CC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组患者空腹状态下乙状结肠动力指数高于非焦虑抑郁组(P〈0.01)、餐后0.5h和1h乙状结肠动力指数低于非焦虑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异常会影响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功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激素分泌水平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焦虑抑郁 胃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