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所有的心绞痛患者(年龄非常老而症状较轻的患者则有可能是例外)都应转诊至心脏专科医师那里进行评估。处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判断将来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以及采取措施改善预后。充分证实有效的试验、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科学资料均可帮助临床医师。不过,对每个患者的优化处理仍然有赖于临床判断。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治疗方法 非ST段抬高型 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绞痛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治疗组(n=66),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TC、TG、L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辛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由于不同人群在结核病控制活动中的需求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与结核病控制相关利益不同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为了提高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应当针对主要不同人群,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不同的健康促进活动。这些健康促进活动应当纳入整个健康促进计划之中。面向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首先要开展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

  • 标签: 健康促进活动 不同人群 结核病控制 健康促进计划 接受能力 社会动员
  • 简介:<正>伊犁地区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农牧民居住分散,尤其是哈萨克牧民居住点游移不定,开展结防工作难度甚大。但,伊犁地区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中,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民族语言、文字,图文声像并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

  • 标签: 伊犁地区 结核病防治 项目实施 多种形式 政府领导 病人发现
  • 简介:在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省、市级结防机构是制定本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并指导、组织下辖机构使规划付诸实施的专业单位。地(市)、县级结防机构是本地区结核病防治管理的实施单位。当前,大力推进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中,要求地(市)特别是县级结防机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应将本地区结核病病人发现、转诊、登记、治疗管理、健康教育等系

  • 标签: 结核病 控制 机构组建 发展
  • 简介:背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价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情况。我们研究NT-proBNP在血浆中的浓度是否可以作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放入支架治疗后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和结果:测定1059位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死亡事件。经过平均3.6年的随访(四分位数间隔范围为3.3~4.5年),106位患者死亡。Kaplan-Meier曲线估计五年死亡率在第一个四分位点为4.7%,第二个四分位点为7.8%,第三个为11.4%,第四个为32.7%(P〈0.001)。Cox氏比例危害模型显示NT-proBNP与死亡率强相关(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调整后危害比为5.83,95%可信限为2.08~16.44)。NT-proBNP对心血管病被证实有相同的预后价值(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5.98,95%可信限为1.55~23.13,对纽约分级为I或II级的病人第四个较第一个百分位点危害比位6.03,95%可信限为2.07~17.52)。结论:血液循环中NT-proBNP的水平是评价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的很强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NT-PROBNP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价值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生物标志物 心绞痛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贝尼地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应用一般治疗+盐酸贝尼地平(4mg2/d);对照组25例,应用一般治疗+硝苯地平(10mg2/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盐酸贝尼地平组总疗效率86.5%,对照组总有效率48.0%,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0.5%和50.2%,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均有显著减少(P〈0.05),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尼地平不仅是有效的降压药物,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

  • 标签: 盐酸贝尼地平 心绞痛 稳定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肝素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8例中31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症状缓解,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总有效率达86.9%。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可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症,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最大可能的保存心肌细胞,防止疾病恶化;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酶 低分子肝素钠 硝酸甘油 肝素
  • 简介:<正>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结核病的健康教育,不但是以控制结核病为目标的专业性宣传鼓动与教育工作,而且还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措施。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积极宣传、教育不同的人群,提高结核病控制知识水平;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通过提高有症状者的就诊率,以提高病人发现水平;提高病人接受督导化疗管理(DOTS)率,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和发病,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总目标。根据上述认识,天津近年来做了以下一些工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控制 结核病防治 天津市 病人发现
  • 简介:目的寻找调控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microRNA。方法微矩阵分析比较正常培养和经TGFβ诱导的人成年心脏成纤维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发现受TGFβ调控的microRNA。RealtimePCR验证microRNA的表达改变。通过转染模拟物或antagomir,高表达或敲低miR-143表达,MTT实验观察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TGFβ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多个microRNA表达失调。MiR-143表达被TGFβ特异性诱导上调,但不受AngII、CTGF和TNFα的影响。高表达miR-143能够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10%左右,而敲低miR-143则显著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MiR-143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受TGFβ信号通路调控,是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

  • 标签: MICRORNA MIR-143 心脏成纤维细胞 增殖
  • 简介:我院急诊科自1998年至今应用纳洛酮治疗多种原因导致昏迷伴或不伴呼吸抑制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纳洛酮 昏迷 苏醒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克林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林澳24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耗氧量改变。结果克林澳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肌耗氧量显著下降,心电图改善。结论与硝酸甘油相比,克林澳能更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

  • 标签: 克林澳 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心肌耗氧量 硝酸甘油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无显著差异(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UA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及ECG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BPC)及纤维蛋白原(FG)均无明显改变,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安全快速有效,并可明显降低近期心绞痛的再发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肝素治疗 老年人 腹部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近年来,日益增加的研究证据表明,内皮功能在包括UA在内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造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失衡、致血栓形成作用的增强等变化,通过促发冠状血管痉挛、冠脉内血栓形成,构成了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下面对近年来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综合征 ANGINA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健康促进是一个较精炼的方法,一个完善的健康促进项目包含一系列干预措施,去保证通过培训活动、倡导活动、提供有效资源和基于参与性研究的信息等多种手段使得

  • 标签: 中国 结核病 控制项目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常见的肺部慢性炎症疾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性表现,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进展。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随着气流受限的发展,COPD患者可出现气道阻塞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降低其生存质量并增加病死率。而COPD稳定期是肺疾病症状相对稳定或症状轻微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症状的相对稳定,患者往往放弃继续治疗而导致症状的反复发作和肺功能逐渐恶化。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剂 激素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利金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予利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I、FVC、FEV1□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金颗粒对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有较好疗效,且对肺功能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利金颗粒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气虚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促进肺结核病的防治及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13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按常规方法护理外,还辅以个体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护理。结果健康教育干预组康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结核 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