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3月24日是第九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控制结核病让每呼吸更健康”,旨在强调结核病控制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突出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和紧迫,动员全社会参与和关注结核病控制工作,确保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如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05年传染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健康 呼吸 病人发现 传染性肺结核 结核病防治
  • 简介: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卷土重来。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过去更为突出,迫切需要新的有效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分枝杆菌活性受到重视.但真正适合临床使用的品种还不多。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治疗安全,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且疗效较为理想的品种。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病时,同样需要考虑结核菌特殊的生长规律,掌握适用范围.注意防范细菌产生耐药性。尤其要注意吸收近年来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和临床合理使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左氧氟沙星 用药方案 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分枝杆菌活性 临床使用
  • 简介:<正>1978年5月25日至6月6日,第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在广西柳州召开.这是"文革"以后,由省(市)自治区卫生主管部门官员、各省结核病防治所和防痨界负责人士,共同参加的首次防痨盛会.这次会议的主管部门是卫生部医政局,局长林士孝(行政9级),会议经管人员慢病处处长王健(正)和邵毅(副).柳州会议召开之前,直到会议中途,卫生部医政局尚未将进行"全国结核病流调",作为项既定议题,列入这次大会的议程.全国流调的缘起会议起始,有少数几位代表

  • 标签: 流行病学调查 结核病防治 流调 卫生部 工作会议 自治区
  • 简介:乳腺癌作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而血行转移作为第二途径,多以骨、肺、肝转移常见,发生妇科器官转移者相对较少。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3月收治的例双侧乳腺小叶癌术后发生宫颈及腹膜转移的病例,从病理、诊治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小叶癌 宫颈转移 腹膜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CPET)与漂浮导管指标的相关。方法入选40例住我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心功能Ⅱ级者7例,Ⅲ级者33例,平均年龄43.51±11.35岁。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PET和漂浮导管检查,并收集CPET中峰值氧耗量(VO2max)、无氧阈(AT)结果及漂浮导管中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等资料,分析各指标的相关。结果CPET中VO2max与漂浮导管检查中mPAP(r=-0.463,P〈0.01)、PCWP(r=-0.519,P〈0.01)呈负相关,与CI(r=0.397,P〈0.05)呈正相关。结论CPET中VO2max是用来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肺运动试验 漂浮导管
  • 简介:背景心肌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A和ETB在心衰中表达增加。但ET-1及其信号通路在心肌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仍不明了。方法和结果将人的ET—1cDNA置于对强力霉素(DOX)调控的转录活化因子(tTA)应答的启动子下游。得到的转基因小鼠(ET^+)与心肌特异表达tTA(MHC-tTA)的转基因小鼠杂交。与非双转基因小鼠(NBT,ET^+/tTA^-;ET^-/tTA^+;ET^-/tTA^-)相比,或与DOX处理的BT同窝鼠相比,双转基因小鼠(BT,ET^+/tTA^+)心肌中ET-1多肽水平显著升高(40.1±4.7versus2.6±1.2fmol/mL。P〈0.003)。撤除DOX处理后,BT小鼠在第5周及第11周间死亡率逐渐上升。

  • 标签: 内皮素-1 双转基因小鼠 扩张型心肌病 炎症反应 过表达 条件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扩张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扩张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步数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步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治疗 磷酸肌酸钠 卡维地洛
  • 简介:目的冠状动脉扩张性病变(CAE,coronaryarteryectasia)是种冠状动脉扩张为主的血管病变,扩张的冠脉直径大于附近正常血管的1.5倍。文章概述CAE的发病机制、临床危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coronaryarterydisease)的区别、与全身其他血管扩张的关联、治疗的特殊之处。方法以近年来CAE相关临床、基础研究文献,概述CAE的研究进展。结果CAE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5%,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CAE可对冠脉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被认为是有害的冠脉病变;粥样硬化重、特定的ACE、MMP基因型、不合并糖尿病的CAD患者更容易出现CAE;治疗上CAE与CAD基本类似,但不适合用硝酸酯类等药物。结论CAE是种有临床危害的不同于CAD的冠脉病变,需要临床重视及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 标签: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粥样硬化 炎症
  • 简介: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为止病因仍不很清楚。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腔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扩心病患者逐渐增多。现将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0例扩心病做回顾,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 胸部X片检查 诊断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CM)伴随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649例D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D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结果DCM伴随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伴随度房室阻滞54例(8.3%),高度房室阻滞50例(7.7%),左束支阻滞124例(19.1%),右束支阻滞48例(7.4%),心房颤动160例(24.6%),不典型房扑28例(4.3%),房速与窦速36例(5.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1%),室早与室速419例(64.5%),预激综合征4例(0.6%)。房颤与不典型房扑组(共188例)左房左右横径(LA)为(41.1±10.6)nun,同无房颤、房扑组(36.5±11.8)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室早与室速组LVED(67.7±11.2)mm,同无室早和室速组相比(LVED65.9±13mm)无明显差异(P〉0.5)。高度房室阻滞、左束支与右束支组LVED为(70.3±14.3)mm,与无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组(LVED65.8±10.2mm)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数DCM患者同时伴随明显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早与室速最常见;房颤、房扑组与不伴房颤和房扑组心房左右径相比有显著差异,房室阻滞、束支阻滞组与无此种心律失常的DCM组LVED有明显差异。考虑房颤、不典型房扑及房室阻滞和束支阻滞与心脏结构明显改变有关。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
  • 简介: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水杨酸铋,每次0.3g,po,tid。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每次1.0g,qi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8.9%。治疗组腹泻、腹痛改善总有效率(84.2%,91.2%)与对照组(83.3%,87.50%)相以,但黏液血便改善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92.9%对66.7%,P〈0.05)。

  • 标签: 次水杨酸铋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组 柳氮磺胺吡啶 总有效率 对照组
  • 简介:<正>118例患者分注射(生理盐水5ml溶解肉毒素100IU,内镜下于齿状线附近下食管括约肌高压带环形注射肉毒素4~5点,每点1ml含20U肉毒素)组56例,扩张(气囊压力100~120kPa,持续2~3min,每例1~2)组62例。结果: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压(LESRP)均有明显降低(P<0.05),注射组无效9例(14.52%),改善

  • 标签: 肉毒素 气囊扩张 下食管括约肌 注射组 气囊压力 齿状线
  • 简介:目的评价贲门失弛缓症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行X线食道吞钡,常规胃镜检查,并都确诊为功能贲门失弛缓症。术前流质饮食1天,禁食12小时以上,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安定针)、咽部麻醉。由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将涂有甘油的球囊。(为低顺应聚乙烯囊),送入过贲门口处于气囊的中央部。由助手向囊内注气,使囊内压逐渐达到10—15psi,维持1—2分钟,间隔2—3分钟后再扩张,共2—3;退出胃镜和球囊,再插入胃镜观察扩张出血情况及有无穿孔。并与外科肌切开术作比较,从而得出何者更具优点。结果21例患者中,其中例因球囊直径选择过小(14mm)而疗效欠佳行第2扩张后临床症状消失外,其余5例既近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术中轻度恶心和胸痛,术后第1—2天轻度胸痛外,余无不适,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扩张治疗与外科肌切开术均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外科肌切开术组织创伤大,病人痛苦重,经费开支大,术后胃食管反流等不足之处。结论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气囊扩张术优于外科肌切开术。

  • 标签: 胃镜 贲门失弛缓症 气囊扩张术 并发症 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
  • 简介:患者男,因“皮肤巩膜黄染20余天”入院。无发热、腹痛,外院查血淀粉酶533U/L,TBil76.7umol/L,DBil57.9umol/L,经对症处理后血淀粉酶降至163U/L,但黄疸不退。CT示胰腺体积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发病以来体重下降6kg。有糖尿病史,无酗酒史。体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 巩膜黄染 血淀粉酶 浅表淋巴结 TBIL
  • 简介:1临床资料男,31岁,因“口腔黏膜糜烂半年,CT发现腹部占位3d”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黏膜糜烂,进食疼痛明显,下唇时有出血,能干燥结痴;无寒战、发热、头痛、头晕、

  • 标签: CASTLEMAN 副肿瘤 天疱疮
  • 简介:患者男,65岁。因“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半年”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5年。5年前出现两颌下腺无痛肿大,4年前发现胰头增大,均未行特殊治疗。体检: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侧颌下腺肿大,质韧,无压痛。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WBC5.21×10^9/L,RBC3.61×10^12/L,HGB112g/L.PLT142×10^9/L,嗜酸粒细胞0.11×10^9/L;尿胆红素(+),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颌下腺肿大 巩膜黄染 实验室检查 嗜酸粒细胞 糖尿病史
  • 简介:患者女,48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上腹部疼痛,伴腹胀,周左右症状自行缓解,但仍有反复,无恶心及呕吐。4日前疼痛再次加重,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于2009年9月8口人我院。体检:体温36.5℃,脉搏82/min,血压145/102mmHg(1mmHg=0.133kPa),呼吸18/min。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肿块,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 标签: 胰体尾部黏液性囊腺瘤 良性肿瘤 胰腺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患者:男,60岁,因“间断心悸、气短7年,加重伴腹胀、纳差1周”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伴乏力,无胸痛、胸闷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诊断为心肌病、室心动过速。住院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异常。此后患者未出现心悸,可步行l000m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