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左西孟旦是种钙离子增敏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左西孟旦起效迅速且作用持久,与其活性代谢产物OR-1896有关。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保护心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术后心脏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提高术后脱离体外循环率。现有研究表明对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左西孟旦能减少心脏术后死亡率,但仍需要个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 标签: 左西孟旦 钙离子增敏剂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妊娠血脂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syn-drome,PI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3例PIHS产妇,纳入PIHS组,并选取同期妊娠非高血压产妇及未妊娠妇女各100例,并纳入对照组及正常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脂检测指标。结果轻度PIH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显著低于重度PIHS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I)显著高于后者(P<0.05);PIHS组TC、TG、LDL-C、ApoB、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PIHS组HDL-C、ApoAI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各项血脂检测指标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今后的检查中,应重点关注HDL-C、ApoAI2项血脂指标,做到PIHS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 血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在有些高龄患者中,会出现舒张压(DBP)<60mmHg高血压患者,即低DBP的单纯收缩高血压(ISH)。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BP<70mmHg对机体是不利的,而低DBP的ISH患者常具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更多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成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难点,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可能是个有益的选择。

  • 标签: 低舒张压 高血压 老年人 J形曲线
  • 简介:目的:分析调查高龄老年患者单纯收缩高血压(ISH)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ISH老年患者(≥80岁)403例,随访5年,分析其基线情况、用药前后血压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统计各类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403例患者中Ⅰ级高血压83例(20.6%),Ⅱ级高血压216例(53.6%),Ⅲ级高血压104例(25.8%);治疗前有合并症者375例(93.1%),随访5年后有合并症者397例(98.5%);收缩压>150mmHg者及舒张压<60mmHg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从年龄分组及血压分组来看各组血压均控制较好,治疗12周338例患者血压达标(83.9%),随访至5年时共有340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84.4%),从年龄分组及按血压分组来看,用药12周后及随访5年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5);随访5年后收缩压<140mmHg者135例,舒张压<60mmHg者55例;从降压药物的应用来看,CCB应用者最多182例,其余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179例,利尿剂167例,硝酸酯类132例,ACEI及ARB各112例,α?受体阻滞剂应用最少为5例。单独应用1种降压药物者74例(18.4%)较少,多为联合用药(329例,81.6%),应用4种降压药物者53例(13.2%)最少,应用2种降压药物者180例(44.7%)最多。结论高龄老年ISH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患病率较高,降压治疗上选择药物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血压及有无并发症进行个体化治疗,多需要联合用药。在治疗老年人ISH时不仅要收缩压达标,还要注意舒张压情况,舒张压<60mmHg时可能增加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80以上 收缩期高血压 钙通道阻滞药 降压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体内乳酸(LAC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的住院产妇8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妊高征组和重度妊高征组,选取同期住院年龄和孕周有可比性的正常待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早晨空腹采血测定LACT、LDH及ALT、AST、CRE、UA含量。结果研究组LACT、LDH、ALT、AST、CRE和U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重度妊高征组上上述指标与轻度妊高征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T、LDH水平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乳酸水平可作为妊高征生化监测指标,尤其是与乳酸脱氢酶的联合检测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妊高征 乳酸 乳酸脱氢酶 转氨酶 肌酐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非哺乳乳腺炎临床特点及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22例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周围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30(24~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块18例(81.8%)、脓肿20例(90.9%)、窦道15例(68.2%)、3者均有者9例(40.9%)。曾行脓肿切开引流6例,行肿物切除2例,8例术后均复发。所有患者均抗分枝杆菌治疗,疗程3~16个月,11例(50.0%)患者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7例(31.8%)病情明显好转,继续药物治疗,随访中;2例(9.0%)肿块缩小至2cm,准备手术切除;2例(9.0%)失访。结论抗分枝杆菌治疗难治性非哺乳乳腺炎效果好,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可避免行乳房全切除术。

  • 标签: 乳腺炎 抗分枝杆菌 药物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止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72h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h、72h后的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都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呼吸情况、提升呼吸的舒适度,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 治疗
  • 简介:目的目前的硫化氢(H2S)研究仍缺乏理想的供体。本研究旨在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合成种新型的控释H2S供体,并评价其在体外实验中释放H2s的特点。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均大小的MSN。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负载至MSN孔道中,合成控释H2S系统(DATS-MSN)。分析其表征、释放H2S的特点、细胞毒性聃细胞摄取能力。结果DATS-MSN可在体外缓慢、持续、可调节的释放H2s。其可被心肌细胞成功摄取,在常规应用的浓度范围内未见明显细胞毒性。结论DATS-MSN可在体外环境中缓慢而可控的释放H2S,并具备良好的体外安全性,是H2S体外研究的良好工具。

  • 标签: 硫化氢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 控释
  • 简介:目的探讨半量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过渡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菏泽市立医院并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严重的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并需外科CABG的患者117例。患者年龄60~75(67.76±3.07)岁。停止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半量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LMWH)组(A组,60例)和单纯LMWH组(B组,57例)。其中,A组造影后持续应用半量替罗非班至术前12h停用;B组仅单纯使用LMWH;所有患者造影后给予LMWH皮下注射至术前24h,并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过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等)和出血情况。结果加用替罗非班组和单纯LMWH组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20/60)vs57.9%(33/57),P=0.01],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LMWH组减少;加用替罗非班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事件的发病人数较单纯LMWH组减少。术前加用替罗非班组发生轻微出血2例(鼻出血1例、痔疮出血1例),单纯LMWH组发生轻微出血1例(为牙龈出血),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564.17±125.58)vs(542.46±94.46)ml,P=0.30;术后:(4.63±1.40)vs(4.39±1.28)u,P=0.32]。结论对于拟行CABG的NSTE-ACS老年患者术前持续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使用LMWH作为过渡,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围手术的出血风险。

  • 标签: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54岁,因“体检发现右乳成簇细小钙化4d”入院。体检:双乳、双腋窝、甲状腺及双颈侧区未见明显异常。乳腺钼靶示:右乳外上见较多成簇细小钙化。乳腺彩超:双乳腺增生。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右叶可见异常回声,大小约11mm×6mm,边界可见,形态较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内回声不均质,其内见较多团状及粗大强回声伴声影,加彩后其内见条状血流信号;进步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提示甲状腺癌不能除外。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右乳钼靶导丝定位下钙化灶切除活检+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右乳腺组织增生活跃,原位癌不能除外,需待术后石蜡病检确诊;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遂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诊断: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右乳原位癌(导管内癌)。补行右乳单纯乳房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可,顺利出院,长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150μg,qd),门诊定期随访。

  • 标签: 乳腺原位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多发生于真皮。Darier和Ferrand于1924年首次报道DFSP[1],其可发生于身体上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最为常见,而发生于乳腺皮肤者实属罕见。对于DFSP的治疗,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是必要的,但在切除的具体范围上还没有达成共识[1]。NCCN指南推荐应用扩大切除或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物进行完全的切除,达到阴性切缘为2~4cm,是治疗的最佳选择[2]。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4年4月收治的1例乳腺DFSP患者,并分别检索国内文献报道的较完整的临床资料12例,对DFSP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乳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3%[1]。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双侧乳糜瘘胸更为罕见[2],个案报道也很少,国外1907年由Stuart首次报道,共报道30余例;国内1992年王利利首次报道1例因舌癌行颈清扫后双侧乳糜胸,至今报道约20余例。本文报道吉林大学第医院甲状腺外科颈廓清术后双侧乳糜胸1例,进步探讨该罕见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 乳糜胸
  • 简介:1病史介绍患者,女,57岁,因发现左乳肿物4+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9月20日),行左乳肿物穿刺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II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2,HER2)(+++),原位免疫荧光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查示扩增,Ki6740%。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转移灶 激素受体 HER2受体
  • 简介:Riedel甲状腺炎(Riedelthyroiditis,RT)是种罕见的炎性纤维组织增殖病变,病变组织替代了正常甲状腺组织,且常穿透甲状腺包膜向周围组织侵犯。时常误诊为甲状腺癌,吉林大学第医院于2011年9月诊治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RIEDEL甲状腺炎 结节性甲状腺肿
  • 简介: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但有极少部分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后可出现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的表现。Caravati首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后立即出现的痛性神经病变进行描述,并称之为“胰岛素相关性神经炎(insu-linneuritis)”[1]。

  • 标签: 胰岛素相关性神经炎 胰岛素 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