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7.05%,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交流电电激诱发心室颤动和机械性心肺复苏模型,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究的心跳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在8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的心肺复苏,包括200次/min的机械胸外按压和100次/min的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4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0%。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的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大部分大鼠在6min复苏后电击除颤有效恢复自主循环。实验结束后常规解剖未发现器官机械性创伤。结论:本大鼠交流电诱发心室颤动和心肺复苏模型,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减少实验的误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大鼠
  • 简介:目的:总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11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11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均合并严重感染,经治疗后均显效,有效率100%,感染治愈率90.9%,仅1例因故中途放弃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有效提高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病人的粒细胞水平,对及时控制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治疗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资料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