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大承气汤治疗里实证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脑梗死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予血栓通、胞二磷胆碱及酌情给予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大承气汤,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2例、显效28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4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加味大承气汤结合西医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西医治疗.

  • 标签: 大承气汤 治疗 脑梗死 里热证 临床资料 医学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26岁,孕2产1,因停经40周,于4月16日在市保健院顺产一男婴,产后无不适,5月4日无任何诱因下觉下腹胀痛,5月7日出现畏寒发热(38~40℃),外院治疗后无效,遂急来我院门诊,拟“盆腔包块:卵巢囊肿?产褥?”收入院。查体:T39℃、P110次/分,BP14/8kPa,贫血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紧,压痛(+),反跳痛(-),腹部增大如孕4~+

  • 标签: 产褥热 卵巢囊肿扭转 心肺听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 腹胀痛 治疗后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器械设备的手术操作形式,与一般器械相比较,腹腔镜手术设备在使用保养和管理上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加强腹腔镜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腹腔镜设备 使用 保养 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的急诊科收治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及采取的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中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流程,使群体性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医院的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标签: 群体性伤害事件 原因 特点 应急预案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死亡原因及规律,为防治死亡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东院急诊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院前及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728例的资料。结果:总体死因顺位是猝死(22.3%)、损伤(13.2%)、心血管疾病(11-8%)和机动车意外伤(10.0%),男性72.3%(526/728),死亡时间以辰时(7-9时)、戌时(19~21时)、巳时(9-11时)和寅时(3~5时)较集中;院前死亡54.4%(396/728),前三位为猝死(31.3%)、损伤(13.8%)、心血管病(12.1%);儿童以心血管疾病、呼吸、恶性肿瘤为前三位死因,中青年以创伤(包括损伤和机动车意外伤)、猝死为主,老年人以猝死、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视猝死、创伤和心脑血管等常见急诊致死性疾病的生命支持,在死亡集中时间段提高警惕,熟练地开展心肺复苏;提高严重创伤的现场救治能力和急诊常见病多发病抢救水平;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急救电话120的知晓率,普及全民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安伞牛产的方针.可降低急诊死亡率.

  • 标签: 急诊 死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近年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留置导尿术本身、不当的操作、患者自身的因素、传统的尿管系统和膀胱冲洗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凶。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及选择性膀胱冲洗是预防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45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患者能改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护理手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并观察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针对其复发主要原因进行再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进行单纯的病灶清除手术,7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及窦道切除术,10例接受I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4例进行单纯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另有3例接受I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在手术术后对患者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血沉、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术前术后未进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发现、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等,再手术后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的情况,术后8~12月患者植骨融合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术后应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保证手术过程的准确无误,若术后复发,应根据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避免再复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再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痰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解痉、平喘、化痰、氧疗、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血气分析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痰清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疗效分析
  • 简介: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相对粗直,血管充盈,外径最大可达0.8~1cm,而且是近心静脉,抢救急危病人时,应用留置针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满足抢救的入液速度,是抢救急危病人的理想给药途径[1].我科自2000年7月2001年5月,对50例急危病人应用B-D公司第三代套管Y型皮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穿刺速度快,成功率达78%,入液顺畅,保证了抢救中输液、输血的速度,也避免了因病烦躁或转运造成输液外漏的弊端.但颈外静脉穿刺在具体作技术上需要特别注意,否则穿刺容易失败.在本组病例c就有11例失败,经过对穿刺失败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危病人 颈外静脉穿刺 留置针 原因 穿刺失败 血管选择
  • 简介:呼吸困难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临床上其常常发生于循环衰竭之前.早期发现和识别原因及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1995年2月~2001年5月我们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87例,其中6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占36%).现就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抢救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中毒呼吸困难 农药中毒 原因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RF)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AOPP并发RF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AOPP并发RF原因有多方面,除有机磷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有阿托品中毒、脑水肿、中间综合征及中毒反跳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合理使用阿托品及复能剂,早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避免阿托品的过量使用,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配合血液灌流,输新鲜血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结论:AOPP并发RF原因多方面,早期发现和识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颈测量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IGFBP-I)对预测足月妊娠分娩发动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测150例妊娠37—42周、未临产、胎膜完整的孕妇的宫颈长度,同时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EBP-I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的预测值无显著差异,联合预测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应用超声、IGEBP-I高。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分娩预测的准确率,且不依赖临床,对于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产科处理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 分娩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将其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实施后一年的护理数据作为实验组,实施前一年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共发生不良事件5起,实施前的不良事件共17起。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使评价标准与手术过程实现了有效结合,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实效性、优化性都大大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行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的进行急诊手术,控制患者的出血量与污染,并给予创伤患者液体复苏,纠正患者休克等情况,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后方可给予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总成功率为90.56%,有7例死亡,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总死亡率为9.44%。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索皮下注射治疗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非随机、观察性的方法.对我科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该方法的疗效、安全性、达标时间及所需胰岛素剂量.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全天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达满意的天数为6.12±3.08天.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时胰岛素的剂量为0.78U·kg-1·d-1.基础量与餐前量的比例为47%:53%.无严重低血糖发生,共发生低血糖39次,低血糖发生率0.52%.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频率均较低.

  • 标签: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低血糖发生率 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