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本书由我国著名急诊医学专家、国际急诊医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王镗教授主持并邀请全国急诊医学界权威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内容系统而全面,科学性、指导性强。全书共计278万字,分为11篇120章,详尽阐述

  • 标签: 书简介 医学书 急诊医学
  • 简介:目的:比较氧化碳(CO)中毒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前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高流量供氧治疗疗效,以探讨氧化碳中毒时氧疗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在等待行高压氧前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氧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高流量供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中毒症状好转例数和血气分析中PaO2、PaC02变化。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中PaO2、PaCO2较治疗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等待行高压氧治疗30+3min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对氧化碳中毒早期氧疗有较好效果.并优于常规高流量供氧。另外,对于无高压氧舱治疗基层医院.尽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CO中毒是种有效氧疗方法。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氟乙酰胺中毒在农村和边远山区仍屡有发生.但通常为散发病例,集体中毒少见.本县2000年3月14日在边远小山村发生起进食死牛肉(后证实该牛为误服氟乙酰胺鼠药中毒而死)导致17人氟乙酰胺中毒事件.由于发现与抢救及时,全部病例抢救成功,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一起集体 中毒抢救 抢救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线孕期护士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线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氧化碳(CO)中毒病人院前急救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氧化碳中毒患者62例院前急救资料.结果:经院前急救处理,到达医院时,深昏迷转为浅昏迷28例,浅昏迷转为昏睡32例,现场死亡2例,病情好转占60/62(96.7%).结论:急性CO中毒病人行合理院前急救措施,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并提高好转率.

  • 标签: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中毒病人 浅昏迷 回顾性分析 中毒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12月妇产科门诊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36例应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尿HCG和清宫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6例宫内组织残留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最小残留组织大小为0.5×0.4cm。脉冲多普勒(PD)呈类滋养层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0.38-0.54。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药物流产后宫内组织残留诊断符合率高,并能根据内膜回声及血流信号进行定位,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药物流产 宫内组织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西地区妇女HPV亚型与宫颈病变关系。方法对川西地区2000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宫颈癌HPV筛查,将其中HPV阳性且宫颈外观不光滑或肥大、质硬以及年龄30岁以上宫颈外观光滑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将HPV亚型类型与其宫颈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结果宫颈CINII及以上病变组中,HPV-18型比例最高,占55%,HPV-16型和HPV-非16/18型分别占21.67%和23.33%;在宫颈CINI及炎性病变组中,HPV-非16/18型占83.33%,HPV-18型占16.67%。结论HPV-18型和HPV-16型是宫颈病变高危因素,且HPV-18是高级别宫颈病变中最常见HPV亚型,可作为重点监测。

  • 标签: 川西地区 HPV亚型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和核心,而教学准备则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基本保障。如何准备好堂课,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问题。本文以《组织学》中“女性生殖系统”这章为例,围绕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这“六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探讨下如何准备堂优质组织学课。

  • 标签: 课堂教学,教学准备
  • 简介: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多发伤病情和预后判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9年2月诊治68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严重创伤组(ISS≥16分)和对照组(ISS〈16分)间cK—MB、cTnI升高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严重创伤组cTnI阳性率30.6%、MODS发生率2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和3.1%,P〈0.01。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行cTnI检测有利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建议临床常规检测。

  • 标签: 多发伤 肌钙蛋白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中应用CT与MRI特点与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与MRI进行全面检查,分析CT与MRI影像学特性,对比CT和MRI应用于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中可行性。结果检查后,CT确诊出80例患者中重症胰腺炎76例,1例误诊,经病理诊断后符合75例,诊断准确性为93.7%,敏感度为98.6%;经MRI确诊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误诊3例,经病理诊断后符合69例,例诊断准确率为90.0%,敏感度为95.8%;采用MRI诊断重症胰腺炎准确性与敏感度相较于CT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在临床诊断准确性与敏感度方面CT与MRI无明显差,但是CT诊断可以明确显示出重症胰腺炎具体胰腺形态结构和病变大小、范围以及其和附近脏器官之间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胰腺坏死程度与渗液范围进行确定,而且重复性和经济性相对较好,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T MRI 重症胰腺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填充C3F8,观察此类疾病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方法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6%C3F8病理性高度近视眼MHRD患者,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情况。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地区级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存在护理问题及找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下半年院前接诊2050例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存在6个护理问题。结论:院前急救必须具有充足急救物资、医护人员敏感分诊识别能力和过硬急救技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救治急性氧化碳中毒(ACOP)疗效。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收治符合ACOP诊断标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n=48)仅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开始治疗至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自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1.8±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9±2.8)h,P<0.01;自治疗至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2.1±1.4)h明显短于对照组(7.8±3.8)h,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醒脑静 纳洛酮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颅脑外伤 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血浆脑钠肽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104例,按照患者并发症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窦律组(50例)与房颤组(54例),分析患者超声心动图、内皮素水平、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房颤组LVEDD、LVEF指标均高于窦律组,E/A低于窦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房颤组病患血浆脑钠肽水平高于窦律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房颤组内皮素水平高于窦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LVEF(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升高,通过对患者血浆脑钠肽进行检测,有利于进步明确其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房颤 慢性心衰 血浆脑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36例心脏术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临床意义。方法:36例病人分别于心脏术后半小时(Ⅰ组)及术后6~8h(Ⅱ组),分别测定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血pHv值、氧分压(PvO2)、氧饱和度(SvO2)及计算出氧利用率(O2ER)。并按SvO2均数分为≤65%(A组,n=11)、>65%(B组,n=25)两组。统计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数。结果:心脏术后病人氧耗明显增加,SvO2与O2ER呈明显负相关,A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和B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SvO2是衡量心脏术后病人组织氧供需平衡良好指标。心脏术后早期S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手术 氧耗 氧利用率
  • 简介:目的:评价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56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含量.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CYFRA21-1对肺癌敏感性分别为51.79%、44.64%、55.36%,特异性分别为92.96%、90.14%、88.73%;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4.37%.结论:CEA、NSE、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有助于肺癌预测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21-1 联合检测 肺癌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发病6小时内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患者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及1周血浆IL-8变化.结果:48例患者中36例再通,12例未通.两组溶栓后血浆IL-8水平在溶栓后0.5、1、2、4、12、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于48小时达峰值.结论:①IL-8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血浆IL-8浓度能反映心肌梗死区域炎症与损伤程度.②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后血浆IL-8浓度较未灌注者低,溶栓再灌注挽救心肌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足以抵消再灌注炎症损伤.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IL-8动态变化及峰值浓度不是判断溶栓再通情况较好指标.

  • 标签: 血浆 IL—8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白细胞介素-8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