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胃肠联合检查中的效果观察将60例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联合检查。结果6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在无痛胃肠检查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宫颈疾病进行阴道的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来探究阴道检查对于宫颈疾病的诊断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针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90例病人进行阴道检与阴道下活检。结果在通过阴道得出的宫颈疾病拟诊结果,经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其中阴道对于宫颈疾病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宫颈息肉、宫颈炎、尖锐湿疣等良性疾病96.4%(137/142);CINⅠ93.0%(53/57);CINⅡ及CINⅢ诊断率83.3%(30/36)和70.2%(33/47),高度病变(CINⅡ~Ⅲ)为75.9%(63/83);SCC诊断率87.5%(7/8)。结论利用阴道对于宫颈疾病进行拟诊及病理诊断,在诊断结果方面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并且对于CIN的诊断价值也较高,是适用于进行CIN筛查的有效方法。因此,宫颈疾病的阴道检查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宫颈疾病诊断的科学准确性。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的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术,根据扩大胃造瘘口的术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术,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壁固定术 内镜 胃造瘘术 胃造瘘管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42例上颌窦牙源性囊肿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取经鼻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术的手术前后护理经验。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行为指导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重视出血、溢泪与生命体征的观察,避免术后频繁打喷嚏,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重视鼻腔换药与冲洗以促进鼻粘膜生长恢复,术后重视病牙的治疗,对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有所帮助。本组所有术后患者无1例出现上颌窦囊肿复发,也未发生严重出血及鼻泪管损伤的情况。

  • 标签: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鼻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检查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中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的科学依据。但是在现代医院中,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常感受到等待时间过长。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在现代医疗机构市场化背景下需要有效解决排队时间久的问题,只有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才能提升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文章主要针对基于排队论的医院检查流程优化展开研究。

  • 标签: 排队论 医院检查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80。实验组采取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反应情况、检查后的主观感受、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胃镜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检查后无不适和愿意再检查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中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中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为4~8min,平均时间为(5.77±1.32)min;对照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为5~12min,平均时间为(6.57±1.44)min;两组比较,实验组胃镜操作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胃镜检查比较,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检查后无不适和愿意再检查的发生率,对患者舒张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影响较小,胃镜操作时间可显著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腹腔手术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器械设备的手术操作形式,与一般器械相比较,腹腔手术设备在使用保养和管理上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加强腹腔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腹腔镜设备 使用 保养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前路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的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大肠息肉肠下治疗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1例小儿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息肉分布、大小、切除方式、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等特点。结论大肠息肉为小儿便血的主要病因,行肠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并且可以及时安全的行息肉切除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电视胸腔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92例肺癌患者作为手术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胸外科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n=46)与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观察组,n=46)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接纳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后,从淋巴结计数和阳性淋巴结方面分析,观察组的占有率较对照组低,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分析,观察组为6.5%,对照组为28.0%,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X2检验后,证明(P<0.05).结论针对肺癌病例,实施电视胸腔手术治疗,相比其他手术方案来说,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对患者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妇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患者共221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过程以及预后、治疗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术期,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术后镇痛程度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发热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两组患者术后肌层完全愈合率及术后首次妊娠距肌瘤剔除术的时间(妊娠距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且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疼痛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腹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进行心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保肛率100%。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极为重要,高质量的护理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预后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8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患者接受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以及传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总术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率相较于传统栓塞疗法显著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Solitaire AB支架 弹簧圈 颅内宽颈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实施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术)、试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26例,观察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手术疗效优良23例(88.5%),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7.7%);对照组手术疗效优良16例(61.5%),并发症发生8例(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固定术,体现在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推荐选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28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联合关节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73±4.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5.7%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4.3%)(P<0.05);实验组85.7%对我院治疗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58.1%)(P<0.05)。结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机制复杂,采用关节辅助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辅助手术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双孔胸腔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出血10-60ml,平均23.4ml,胸腔引流管放置3-5d,平均3.5d;术后住院5-7d,平均5.5d。并且胸腔患者其手术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双孔胸腔手术相对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创伤较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腹腔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均为24例。A组患者应用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B组患者应用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C组患者应用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手术,D组患者应用双侧卵巢内囊肿剔除手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C、D四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4个月FSH(血清促卵泡素)水平、E2(雌二醇)水平以及LH(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术后4个月随访之后A、B、C、D四组患者的月经与潮热情况。结果A、B、C、D四组患者术前、术后4个月FSH、E2以及L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LH水平显著低于B组、C组(P<0.05),术后D组LH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A、B、C、D四组患者在FSH、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随访中96例研究对象有6例月经异常,4例出现潮热盗汗。结论腹腔下不同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有限。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良性肿瘤患者 卵巢功能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肝硬化肝结节诊断及癌变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肝硬化肝结节诊断及癌变早期的价值。100例病例采用GESigna1.5T核磁共振仪进行诊断,均以脂肪抑制T2WI和横轴位T1WI平扫,后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做动态图像处理。另选取5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DC值等。结果10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肝硬化肝再生结节,具体分为两种其一大结节,其二小结节;同时100例患者中50例经诊断确诊为肝癌患者。且ADC值等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RI对诊断肝硬化肝结节及早期癌变准确性高,有利于区分疾病类型,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中。

  • 标签: NMRI 肝硬化 肝内结节 癌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过程中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将453例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7例(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法)和对照组216例(其中采用Veress针闭合充气法建立气腹118例,采用Hasson法建立气腹法98例),将两组患者建立气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两组病例从切口大小、并发症(出血、内脏损伤、漏气、皮下气肿、穿刺套管滑脱)、失败中转率及用时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在以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既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也解决了漏气、套管滑脱等弊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 标签: 腹膜外 气腹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干预组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2次/日+肠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及腹胀、腹泻等胃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为22.81%,对照组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TP、PA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10.52%,对照组发生率为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腹泻发生率为7.02%,对照组为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营养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 标签: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脑卒中 获得性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