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相对粗直,血管充盈,外径最大可达0.8~1cm,而且是近心静脉,抢救急危病人时,应用留置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满足抢救的入液速度,是抢救急危病人的理想给药途径[1].我科自2000年7月2001年5月,对50例急危病人应用B-D公司第三代套管Y型皮留置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穿刺速度快,成功率达78%,入液顺畅,保证了抢救中输液、输血的速度,也避免了因病烦躁或转运造成输液外漏的弊端.但颈外静脉穿刺在具体作技术上需要特别注意,否则穿刺容易失败.在本组病例c就有11例失败,经过对穿刺失败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危病人 颈外静脉穿刺 留置针 原因 穿刺失败 血管选择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虽有解磷啶、阿托品等特效治疗,但若中毒严重,用药时间晚,胆碱酯酶难以恢复活性。而且有机磷为高脂性环状结构,进入人体内立即与胆碱脂酶结合,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排出体外。在此情况下,利用活性碳吸附有机磷毒物,从而迅速减少体内毒物含量,减轻中毒症状,促进昏迷患者意识转清及呼吸麻痹患者呼吸的改善,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院应用大口径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26例重度有机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中毒 中心静脉导管 阿托品化 大口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目的:总结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近年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留置导尿术本身、不当的操作、患者自身的因素、传统的尿管系统和膀胱冲洗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凶。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及选择性膀胱冲洗是预防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留置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在我院留置时间超过3个月的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9.79%,并发症发生率为96.97%;试验组满意度为12.7%,并发症发生率为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奥尔芬-75(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4~10月接诊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单用奥尔芬-75治疗;B组采用奥尔芬-75和654-2联用治疗;C组采用盐酸曲马多和654-2联用治疗;用药后30min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肾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A组为96%,B组为100%,C组为50%。结论:奥尔芬-75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有较高疗效,和654-2联用能显著加快缓解疼痛的起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绞痛 奥尔芬-75 654-2 盐酸曲马多
  • 简介:锁骨下静脉置管是急诊常见操作,如何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我们通过对212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情况分析,认为置管前应对患者情况及护士技术进行评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操作,才能提高成功率.

  • 标签: 急诊锁骨 置选择 锁骨静脉
  • 简介: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晚期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大量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减少症等。除此以外,相当的一部分病人存在周围血管扩张的征象,如肝掌、蜘蛛痣以及低血压等。肝硬化的病

  • 标签: 相关性肺 肺疾病 门静脉高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Veress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将4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7例(采用Veress腹膜外穿刺法)和对照组216例(其中采用Veress闭合充气法建立气腹118例,采用Hasson法建立气腹法98例),将两组患者建立气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两组病例从切口大小、并发症(出血、内脏损伤、漏气、皮下气肿、穿刺套管滑脱)、失败中转率及用时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在以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采用Veress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法既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也解决了漏气、套管滑脱等弊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 标签: 腹膜外 气腹 腹腔镜术
  • 简介:葡萄糖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医学治疗,但其造成电解质变化(尤其血磷)较少引起人们注意。本文对40名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葡萄糖,观察注射葡萄糖前后血磷变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非糖尿病清醒的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7岁,平均64.2±16.9岁。

  • 标签: 葡萄糖 静脉注射 低血磷 不同剂量 电解质变化 非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5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一穿刺成功512例(89.5%),所需时间平均8.9min;二穿刺成功35例,平均时间12.3min;21例三或以上穿刺成功,平均时间14.6min.总平均时间为9.3min.4例穿刺失败.总穿刺成功率99.3%.结论:只有正确的体位、准确的定位与可靠的进针方向,是提高穿刺成功的关键.推荐使用"肋锁角法"快速建立锁骨下静脉通道.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穿刺 肋锁角法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12例妊娠期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血栓发生在妊娠期,8例发生在产褥期;3例合并肺栓塞,1例死亡;经过溶栓等治疗,11例预后良好.结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妊娠期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高危因素是剖宫产、产时使用止血药、有妊娠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以超声为首选,早期抗凝治疗是主要及有效方法,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症高危因素的围妊娠期患者,应加强预防措施.

  • 标签: 妊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停搏患者的作用,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跳停搏患者46例,分为高氧液组和常规组,每组其他抢救措施相同,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脑复苏率、血气分析和SpO2恢复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高氧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脑复苏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及SpO2恢复平均时间高氧液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高氧液组治疗后高、低切粘度与复苏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洼高氧渡对心跳停搏患者的复苏有一定作用.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氧气 高氧液
  • 简介:目的:总结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12例阿-斯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在急诊床边经锁骨下静脉插入带指引钢丝临时起搏导管,应用AXQ-3体外起搏器,边起搏边推送电极导管,紧急心脏起搏.结果:12例均起搏成功,达到有效起搏时间为3~9分钟,效果恒定、可靠.结论:该法起效快,疗效肯定,急诊应用,可缩短有效起搏时间,使更多危重者获救.

  • 标签: 心脏起搏 锁骨下静脉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我院2015年元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共2091份,占总医嘱的1.54%,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无冲管液、重复用药、临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目的:分析静脉注射氨茶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2例静脉注射氨茶碱致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注射氨茶碱诱发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8例,心房扑动和纤颤各2例.结论:氨茶碱的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常规剂量甚至小剂量注射氨茶碱也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应提高警惕.

  • 标签: 氨茶碱 静脉注射 严重心律失常 常规剂量 有效治疗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贴降低脑动脉瘤患者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泵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选取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泵的脑动脉瘤患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予以康乐保公司提供的康惠尔水胶体敷贴预防静脉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Ⅰ级静脉炎9例、Ⅱ级静脉炎3例,Ⅲ级静脉炎1例,静脉炎发生率32.5%;研究组患者Ⅰ级静脉炎2例,静脉炎发生率为5.0%,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胶体敷贴预防尼莫地平注射泵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动脉瘤 尼莫地平 静脉炎 水胶体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末梢血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49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抽取静脉血方式进行检验,探究检验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经过血常规检验后的相关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指标结果,从而促进治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URP病人围术期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72例TURP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78例TURP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重点放在深静脉血栓预防上,观察组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8),病人动作执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00),两组病人出血停止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宣教路径表的使用能够改善护士及病人行为随意性的现状,不会引起前列腺窝手术创面的活动性出血,但科有效预防TURP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健康宣教路径表 TURP 深静脉血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