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医疗纠纷个案见报率近年来有所增加.急诊医学因具有病种多而复杂,患者病情危重、病程变化发展快、抢救时间紧等特点,其医疗质量,特别是护理质量的欠缺,将延误患者的治疗或抢救,甚至导致患者不治,从而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据此笔者就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盲区及其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 标签: 分析防范措施 工作常见 常见盲区
  • 简介: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之南,担负着七万人口的社区医疗服务的任务,近10年来,尽管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仍未改善,导致此类疾病新生儿转运至有条件大医院后,仍可能失去最适治疗时机,针对本地区在救治重症新生儿时存在的问题,我院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群策群力,从"软""硬"件等方面入手,设立新生儿专科,使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既改善了人口素质,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基层医院开展 工作体会 开展重症
  • 作者: 杨桂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急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9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 简介:医院急诊急救专业的工作方式不同于其他专科,主要承担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时期的抢救工作。急诊患者大都有起病急,具有病情变化较快、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较强、病情较为复杂等特征,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科学思维,短时间快速分析病情后得出最佳综合判断,给予针对性强的救治。降阶梯思维模式是一种系统科学高效的急诊临床思维模式,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疾病误诊和漏诊机率的重要基础,它要求做急诊症状鉴别诊断时通常从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到无生命危险的一般疾病和慢性病,在急诊急救临床工作及临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 标签: 急诊;急救;降阶梯思维
  • 简介:摘要医院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支撑,信息统计工作是保障医院管理决策科学化的基本条件,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数字化医院的管理水平。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在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数据质量、信息标准化、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规范统计工作,优化管理效率,重视统计人才培养,保证数据质量的角度提出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 标签: 数字化医院 信息统计 数据标准
  • 简介:摘要助产士是孕产妇的守护神和心灵陪护人员,被世人称之为誉为“迎接生命的天使”。在国际助产联盟当中都倡导“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理念,倡导富有人文精神的助产人员为孕产妇在情感方面提供极大的支持来促进自然分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兴起的家庭式分娩、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及导乐一对一陪伴分娩等方法均使分娩回归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被认为是现代助产学的发展方向1。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现阶段我国的高职助产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了解分析,同时,根据了所调查到的结果对助产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工作过程和高职助产课程的基础上提成了人文素质养成的策略探究。

  • 标签: 高职助产课程 人文素质 养成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创伤死亡的1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刀刺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以头部为主要受伤部位的创伤大多数为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及休克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创伤事故的关键;加强院内及院外急救,提高抢救技术水平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创伤 死亡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的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列前三位的是中毒、创伤、脑血管意外;昏迷病人男女之比为1.24:1,平均年龄(32.3±18.2)岁;昏迷病例职业分布列前三位的是工人、无业及待业者、商业人员;脑CT、MRI、脑脊液、血清生化检查对昏迷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昏迷病人的关键。

  • 标签: 昏迷 中毒 创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中暑病人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6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各项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中暑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暑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杳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能及时反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评价,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T作质量.结论:应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有利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体系及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工作 满意度 问卷调查 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急救过程中的快捷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疔。结论:做好护理急救配合.缩短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两年来急诊初级心肺复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44例心肺复苏病例。观察其心跳骤停发生地点、骤停时间、病因、肾上腺素用量、有无电除颤及机械通气等指标。结果:成功组复苏前骤停时间比失败组短(P<0.05);在院内发生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比院外要高(P<0.01);成功组需要的胸外按压时间和肾上腺素总量均低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因素包括心肺复苏前骤停的时间、地点、基础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是否及时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肾上腺素的用量等可预测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初级心肺复苏 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病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本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和降低死亡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2005年42例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死因中产科出血28例,妊高征、羊水栓塞各4例,合并重症心脏病、肝炎各3例。结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防治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率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而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发生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是十分有益的.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对急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原因作一分析,希望对同行起到警示作用,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分析对策 急诊护理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本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院前急救次数以及空车率、呼救原因、现场施救措施以及复苏成功率、备车时间、路程耗时、呼叫-施救间期、院前急救收入和欠费情况。结果:院前急救出诊任务1241次,实际急救1023人,空车返回125次,空车率为10.07%;呼救原因前三位是创伤、心脑血管急症、急性中毒,占实际的71.85%;其中仅需转运服务占22.09%(226例);现场心肺复苏61例,成功5例,成功率仅为8.20%;平均呼叫-施救间期11.2±4.3min;有12.65%的院前急救任务无法收到应得费用约占应得收入的5%。结论:区分一般帮助和紧急医疗救护有利于合理使用现有急诊医疗资源。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急诊医疗补偿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促进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综合性医院 急救知识 急诊医疗补偿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急诊昏迷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昏迷患者中,脑卒中54例(29.5%),急性中毒42例(23.0%),严重创伤39例(21.3%),低血糖昏迷15例(8.2%);死亡43例(23.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可首先考虑脑卒中、急性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缩短病因诊断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昏迷 病因 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占63例(70%),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41例(46%)。结论:老年眩晕最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标签: 眩晕 临床特征 老年人
  • 简介:本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3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中毒时间多发生于夏秋季。中毒后就诊时间:半小时内10例,1~3小时18例,4~6小时6例,7~9小时4例。1.2中毒分类以食物中毒为首因占31.57%(包括植物果仁、毒蕈等),其次安眠镇静类药占18.42%,有机磷农药占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就诊时间 中毒抢救 有机磷农药 食物中毒 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