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全程冷链中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关键因素的权重。方法通过专家调研和层次分析,对涉及的装车风险、运输风险、储存风险和接收接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明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结论运输环节是造成疫苗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运输途中温度监控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全程冷链中关键作业点。

  • 标签: 疫苗 全程冷链 层次分析法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其中有52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有74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全部患者均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治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年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清PCT、血浆白蛋白、血乳酸、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血浆白蛋白、合并呼吸衰竭均为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存活组治疗后血清PCT及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HR、合并急性肾损伤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感染性休克、年龄、血乳酸、血清PCT、合并呼吸衰竭与血浆白蛋白等。临床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因素与早孕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192例健康早期妊娠妇女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按照孕妇早孕反应的严重程度将192例早孕妇分为A组(轻度反应)、B组(中重度反应),比较两组早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健康状态,分析早孕反应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TT3及FT3水平高于A组,但两组血清TT3及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TT4及FT4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境焦虑综合征问卷(MASQ)各维度评分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甲状腺功能、HCG水平及心理状态与早孕反应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此结果为临床制定综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反应 甲状腺功能 心理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心肺脑复苏中若干因素.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发生的原因、地点、年龄、性别及治疗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探讨.方法:90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心肺脑复苏成功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0.3a±12.5a);B组为心肺复苏最终不能成功者70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68.4a±8.8a).结果: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4±1.6分钟和6.4±3.2分钟;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4.0±1.2分钟和7.5±3.0分钟;2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场进行快速及有效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成功关键.同时重点处理脑复苏,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 肾上腺素 电除颤 高压氧疗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可操作性强的家兔心脏骤停模型,以满足研究药物对心肺复苏评价的需求.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kg;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2ml/kg)麻醉;行气管切开、颈外动脉插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以气管夹闭窒息致心脏停搏,观察窒息至心脏停搏的时间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行心肺复苏,研究各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气管夹闭前MAP为102.000±7.091mmHg;夹闭后平均动脉压升高峰值128.750±6.453mmHg,高峰出现时间1分47.500秒±10.351秒,MAP明显下降时间2分51.875秒±20.343秒,降至50mmHg时间3分48.125±33.374秒,5分钟时MAP27.125±12.495mmHg,7分钟时8.000±3.817mmHg,自主循环恢复25例,失败3例,成功率89%.结论:该模型具有满意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能够满足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

  • 标签: 气管夹闭窒息法 家兔 心脏骤停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肺复苏(CPR)成功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56例接受CP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急诊ICU心肺复苏成功率46%。年龄、性别及复苏前心脏电生理状况对CPR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合并有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疝的CPR成功率下降。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在急诊ICU内CPR的成功与患者原发病及合并症有关;与气管插管时间呈负相关。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骤停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SIL患者激光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宫颈病门诊激光治疗的LSIL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2.42±10.963)岁,感染高危HPV者176人(占73.9%);临床治愈212人,治愈率89.1%;病毒清除130人,清除率为74.7%,年龄越大,术后高危HPV清除率越低。治愈率与年龄、术后高危HPV感染,以及HPV分型相关,年龄越大,高危HPV持续感染,HPV病毒分型越高危,则治愈率低。结论LSIL患者可以选择激光治疗;年龄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仍是治愈的危险因子。

  • 标签: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 激光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的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的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花黄精多糖的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性。方法以多花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通过检测多花黄精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离子液体-超声协同提取多花黄精多糖最佳工艺为粗制备的黄精粉末加入0.6mol/L的离子液体、提取温度47℃、超声功率220W、提取20min,提取率为12.31%(n=5)。结论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提取多花黄精多糖稳定可行。

  • 标签: 黄精多糖 离子液体-超声辅助提取技术 抗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清感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以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393~0.98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0.4%(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普法 绿原酸 清感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将4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7例(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和对照组216例(其中采用Veress针闭合充气建立气腹118例,采用Hasson建立气腹98例),将两组患者建立气腹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两组病例从切口大小、并发症(出血、内脏损伤、漏气、皮下气肿、穿刺套管滑脱)、失败中转率及用时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在以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采用Veress针腹膜外穿刺建立气腹既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也解决了漏气、套管滑脱等弊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 标签: 腹膜外 气腹 腹腔镜术
  • 简介: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病急症,深入分析其致病因素对防治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40例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与以性别、年龄基本相同的46例无脑血管病者作对照,以探讨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住院初发病人且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男25例,女15例;年龄

  • 标签: 多发性脑梗塞 老年人 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 因素分析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MP感染的2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喘息发作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年龄(P=002)和哮喘病史(P=007),年龄的0R值0.91<1,认为年龄因素可能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既往无哮喘病史的OR值0.0005<1,可认为既往无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既往有哮喘病史是喘息发作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年龄因素是喘息发作的保护性因素,即年龄越大喘息发作的机会越小。既往有哮喘病史的患儿在MP感染后更容易有喘息发作。

  • 标签: 儿童 肺炎支原体 喘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及照顾者信息背景问卷调查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综合心脏内科101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占46.4%。结论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出生低体重儿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出生的545例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发生和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体重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如流感、中重度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明显增高;低体重儿死亡率为15.72%,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P〈0.01);其主要死因是新生儿肺炎、致死性畸形、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等。结论:母亲孕期并发症是低体重儿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和护理孕期母亲疾患和低体重儿是减少低体重儿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低体重儿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血管性痴呆和200例无痴呆表现的单纯脑梗塞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性痴呆与性别以及年龄无明显关系,与脑梗塞的病灶数目有显著关系,与梗塞灶的大小无明显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嗜烟酒在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而冠心病以及肥胖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脑梗塞
  • 简介: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概况20世纪80年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掀开了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治疗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由于泌尿系结石在很多地区占泌尿外科疾病发病率的首位,且结石病因复杂,治疗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预防有一定困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ESWL机的不断改进及治疗经验的积累。95%以上的泌尿系结石可通过采用ESWL及辅助内腔镜技术治疗.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手术的危险。但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未对影响ESWL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导致ESWL治疗后有较高的残石率及复发率,应摒弃在泌尿系结石ESWL治疗时只管结石,不管病因;只管碎石,不管随访;只管治疗,不管预防的错误治疗思想.力使ESWL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预防 复发因素 ESWL治疗 结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