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阿莫兰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在输液、脱水、利尿、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础上,随机分为Ⅰ组(n=34)、Ⅱ组(n=36)和Ⅲ组(n=36)分别给予纳洛酮、纳洛酮+醒脑静和纳洛酮+醒脑静+阿莫兰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Ⅱ组、Ⅲ组清醒时问均明显短于Ⅰ组;Ⅲ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和阿莫兰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快,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有效方法。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阿拓莫兰 急性 重度 酒精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川乌药酒中毒冠心病大鼠模型方法.方法:将40只6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经胸骨正中线入路建立缺血模型;B组经肋间入路建立缺血模型.2周后将成功建立模型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三组,分别以不同剂量自制川乌药酒灌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中毒大鼠血液中乌头碱含量.结果:B组2周成活率明显高于A组(P〈0.05).药酒中乌头碱成分吸收迅速,在灌胃后血液即可检测到乌头碱成分,低、中、高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且随着时间推移,毒性成分吸收增加.结论:B组手术入路建立冠心病大鼠模型成功率高.以低剂量自制药酒灌胃是建它川乌药酒中毒冠心病大鼠模型理想剂量.

  • 标签: 药酒中毒 冠心病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中间型综合征logistic回归模型,以便较为客观地预测中间型综合征(IMS)早期发生.方法:连续观察2000年4月~2009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6例,按成组设计分为IMS组27例与非IMS组109例.观察指标为入院24h内农药种类,服用剂量,复能剂量,洗胃次数,血糖,血钾,胆碱脂酶(AchE),红细胞,肝功白蛋白,年龄,是否出现烟碱样症状,呼吸骤停,阿托品化及导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nR/(1-R)]=-1.844+2.196烟碱样症状-0.053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46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烟碱样症状和AchE作为IMS两个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后可应用于IMS早期预测.

  • 标签: 中间期肌无力 型综合 logistic回归模型 PESTICIDE POISONING Logistic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操作性强家兔心脏骤停模型,以满足研究药物对心肺复苏评价需求.方法:取健康成年家兔28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kg;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2ml/kg)麻醉;行气管切开、颈外动脉插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以气管夹闭窒息法致心脏停搏,观察窒息至心脏停搏时间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行心肺复苏,研究各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结果:气管夹闭前MAP为102.000±7.091mmHg;夹闭后平均动脉压升高峰值128.750±6.453mmHg,高峰出现时间1分47.500秒±10.351秒,MAP明显下降时间2分51.875秒±20.343秒,降至50mmHg时间3分48.125±33.374秒,5分钟时MAP27.125±12.495mmHg,7分钟时8.000±3.817mmHg,自主循环恢复25例,失败3例,成功率89%.结论:该模型具有满意可操作性及重复性,能够满足心肺复苏实验研究.

  • 标签: 气管夹闭窒息法 家兔 心脏骤停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交流电电激诱发心室颤动和机械性心肺复苏模型,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究心跳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在8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心肺复苏,包括200次/min机械胸外按压和100次/min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4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0%。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大部分大鼠在6min复苏后电击除颤有效恢复自主循环。实验结束后常规解剖未发现器官机械性创伤。结论:本大鼠交流电诱发心室颤动和心肺复苏模型,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最大限度减少实验误差,具有一定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室颤动 大鼠
  • 作者: 杨桂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急诊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1-19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 简介:医院急诊急救专业工作方式不同于其他专科,主要承担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时期抢救工作。急诊患者大都有起病急,具有病情变化较快、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较强、病情较为复杂等特征,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科学思维,短时间快速分析病情后得出最佳综合判断,给予针对性强救治。降阶梯思维模式是一种系统科学高效急诊临床思维模式,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疾病误诊和漏诊机率重要基础,它要求做急诊症状鉴别诊断时通常从危及生命严重疾病到无生命危险一般疾病和慢性病,在急诊急救临床工作及临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重要价值。

  • 标签: 急诊;急救;降阶梯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斛合剂对高糖高脂+STZ造模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P53mRNA表达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养1月后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经石斛合剂治疗2周后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及P53mRNA表达。结果石斛合剂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P<0.05或P<0.01);显著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凋亡(P<0.05),减少P53mRNA表达(P<0.05)。结论石斛合剂降低血糖,减少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其可能与其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P53表达有关。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80例儿童交通伤害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交通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HIV不确定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可能存在问题,并预测HIV可能性。方法选取我院24例HIV不确定样品进行分析,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常规HIV抗体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结果24例不确定样品中占比例较高带型为p24,p24、gp160,p17、p24、p31、p66、gp160三种,比例分别为25%(6/24),20.5%(5/24),12.5%(3/24);env类、gag类和pol类带型构成比分别为54.2%(13/24)、33.3%(8/24)、12.5%(3/24);其中16例成功随访,随访比例为66.7%,其中env类条带10例占62.5%;有9例样本由HIV抗体不确定发展为HIV抗体阳性,占56.3%;转阳者条带均为env类条带,3例gag类条带和1例pol条带不确定者经随访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结论HIV检测结果不确定性因素诸多,对实验各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对不确定结果受检者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 简介:急诊是医院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场所.急诊科能否高效率、高质量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一个重要标志.急诊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只有十余年历史,在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地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使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重要力量,加速这一重要学科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对急诊医学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面临任务和展望进行探讨,以期对急诊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急诊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肠肛舒口服液,并考察其在临床上治疗痔疮效果。方法采用渗漉法和煎煮法制备。肠肛舒口服液与临床对照(对照组药物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相比较,观察其治疗痔疮疗效。结果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渗漉法和煎煮法制备肠肛舒口服液工艺合理,成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器官.中毒后皮肤表现可以给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了解病情提供宝贵线索.

  • 标签: 中毒皮肤 皮肤表现 表现处理
  • 简介:急性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病种之一,每年收治大量急性中毒病例中,总有少数以不明原因昏迷急诊.由于这类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史不详,造成诊断抢救一定困难.根据多年收治此类病人临床实践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识别 急性中毒昏迷 昏迷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同步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9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各个时段血压与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有杓型改变52例(53.1%),无杓型改变(即昼夜节律消失)46例(46.9%);无杓型组中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29例(29.6%)和心律失常40例(40.8%)发生率均较有杓型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和心律失常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同时监测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对老年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肾上腺素能作用对兔心律失常影响.方法: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去甲肾上腺素(NE)0.5mg/kg和NE1.0mg/kg,一日两次,连续15天.在体同步记录各组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复极90%时限(MAPD90)、跨比复极离散度(TDR)及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6μg/(kg·min),观察急慢性肾上腺素能重叠效应对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影响.结果:(1)三组之间MAPD90及TD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中层心肌MAP2期拱顶消失.(3)程序刺激下,早期后除极(EAD)或/和延迟后除极(DAD)及室性早搏在实验组均有增加.静脉给予Iso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有增加,但仅高剂量组P<0.05.结论:增强肾上腺素能作用引起兔心室肌复极电活动改变,并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加,但对三层心肌MAPD90和TDR影响不明显,其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EAD/DAD增加有关.

  • 标签: 增强 肾上腺素能 室性心律失常 程序刺激 心肌单相动作电位 注射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全程冷链中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关键因素权重。方法通过专家调研和层次分析法,对涉及装车风险、运输风险、储存风险和接收接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明确各风险因素重要性。结论运输环节是造成疫苗安全风险关键环节,运输途中温度监控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全程冷链中关键作业点。

  • 标签: 疫苗 全程冷链 层次分析法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急性胰腺炎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给药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A组皮下注射,B组静脉滴注,C组微量泵泵入,观察三组治疗转归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4h匀速静脉滴注给药方法更加有效,但微量泵泵入方法更加经济。

  • 标签: 奥曲肽 给药方法 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86例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情况,分析食管癌病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得分平均38.06分,其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偏低,比正常人能获得较高社会支持,但支持利用度较低。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病人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较吗啡和脑啡肽为强,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对阿片受体三种亚型均有拮抗作用,小剂量主要作用于与呼吸有关μ受体,大剂量作用于与神志、体温有关κ、δ受体[1].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与呼吸运动等,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节作用.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用药迅速起效,作用持续45~90分钟,适当剂量可达1~4小时.随着近几年深入研究,急诊抢救中应用越来越广.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 抢救中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抑制老年人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50)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I-II,按照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组I组舒芬太尼0.3ug/kg,II组舒芬太尼0.4ug/kg,III组舒芬太尼0.5ug/kg,各组设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初始浓度0.3μg/ml,按照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变化调节依托咪酯靶控浓度,若气管插管时患者HR、MAP升高≥25%基础值定义为阳性反应,按照1.2倍比例上调依托咪酯靶控浓度,反之为阴性反应,同比下调靶控浓度,直到出现六个阴阳交叉点结束实验。根据序贯法半数有效量公式计算每组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静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后,依托咪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EC50分别为Ⅰ组0.58(95%CI0.43~0.74)μg/ml,Ⅱ组0.50(95%CI0.38~0.67)μg/ml,,Ⅲ组0.43(95%CI0.36~0.56)μg/ml。结论该研究老年人采用0.4μg/kg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依托咪酯0.5μg/ml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气管插管反应 靶控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