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高相液相色谱紫外法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等领域。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与β-细辛醚概述及检测意义,重点探讨测定中药中β-细辛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以供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中药 β-细辛醚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市售亚麻籽油中亚麻氰苷、亚麻苦苷和新亚麻氰苷三种氰苷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市售亚麻籽油的质量安全评价提供检测手段。 方法 亚麻籽油样品经提取后,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进行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 色谱柱 (100 mm×4.6 mm, 2.6μm) 进行分离,0.1% 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3种化合物在电喷雾负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 (MRM) 下同时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3种氰苷类物质能够得到较好分离,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大于0.999。三种氰苷类物质的检出限为 100μg/kg,定量限为200μg/kg。通过加标验证,阴性亚麻籽油在100.0~1000.0 μg/kg添加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78.6%~118.4%,相对标准偏差 (RSD) 小于8.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市售亚麻籽油的质量安全评价。

  • 标签: 亚麻籽油 亚麻氰苷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药品安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对药品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初,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问世出现,由于其色谱峰容量和灵敏度的明显优势,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对药品的检验检测效果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检测中。为此,本文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关综述进行概括,并对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检验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离子色谱法理念,检测不同药品,总结检测状况。结果:检测药品时,离子色谱法应用较少,发展空间较大,是药品检测的主要方式。结论:离子色谱法的分离分析功能显著,能够迅速、准确取得检测对象的分析数据,在药品检测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药品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气相色谱法的基础知识与其在药品检测中的优势,重点探讨了药品检测中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包括:药品样品前处理方法、药品成分分析以及药品残留物检测等。

  • 标签: 药品检测 气相色谱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能力验证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参照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及相关能力验证技术,对验证结果进行判断,用合成法测定并计算菌落总数。结果:实验测定了菌落总数不确定度和扩增不确定度。结论:本实验的价值具有科学性。可用于评价验证样品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符合实验条件的菌落总数。

  • 标签: 能力验证 菌落总数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2.04-2023.04的间2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2组同时实施 CT 动态灌注成像检验,对比组间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血流量(tHBF)、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分布容积(Vd)的差异。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的肝硬化患者的HAP、PVP和THBF都降低,MTT存在延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HPI和D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 CT 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值得运用。                                                                                           

  • 标签: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态灌注成像技术 肝脏 血流量
  • 简介:摘要:建立了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同时处理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依利特 Hypersil ODS2色谱柱(4.6×150mm,5μm),以乙腈:2%冰乙酸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出限分别为0.024和0.063μ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40.0和1.00~100.0ng/mL,大米样品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5.%~88.0%,方法精密度为2.5%~5.3%。

  • 标签: 黄曲霉毒素B1 赭曲霉毒素A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56 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28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组患者则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车结果及两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球蛋白水平。 结果 :就本次实验来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观察组,准确检查数 27 例,符合率( 96.42% ),灵敏度 26 ,占比( 92.85% ),特异性 26 ,占比( 92.87%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 714.63±92.16 ) ng/ml ;而使用放射免疫检测的对照组,准确检查数 23 例,符合率( 82.14% ),灵敏度 22 例,占比( 78.57% ),具有特异性的患者 24 例,占比( 85.71% ),甲状腺蛋白水平( 652.98±53.06 ) ng/ml 。两组数据的差异较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来对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可以有效提升检验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生物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检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