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感染病科病房住院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105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治疗资料,对统计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5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 35例,发生率为 33.3%;单因素分析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影响有统计意义的因素有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否腹水、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计数、胆固醇计数、中性粒细胞、脾厚度、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P<0.05);多因素 logistic分析获得,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水、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是患者是否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是保护因素( P<0.05)。 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水、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是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是保护因素,临床上应采取合理护理措施,降低其危险因素,提高血小板数量,从而改善出血症状。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一科近 2年收治的 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舒适度,值得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 持续改进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应用效果,为更好的救治肝硬化患者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9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或病床旁医护口头讲解的方法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则采用移动设备(移动护理车上的电脑)播放科室内医护人员统一规范录制的关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健康教育视频进行观看学习。结果:采用视频教育方式应用的患者及家属较对照组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视频 教育 肝硬化 食管 静脉曲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扩张的护理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此 1 年时间段内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共计 20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10 例,采用综合护理)与对照组( 10 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对两组护理后效果情况。 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薄敷料在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把 82例经周围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1例,采用新鲜土豆片湿敷静脉炎处;观察组 41例,采用超薄敷料贴于静脉炎处。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效率 97.6%。 结论 超薄敷料治疗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静脉炎引起的疼痛,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更换次数,从而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关键词】超薄敷料;静脉营养液;静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106 例采用 静脉留置针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53 ,综合护理干预 )和对照组( n=53 ,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涂擦法对静脉炎的临床治疗,寻找对静脉炎的预防有比较安全可靠的途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 2019年 6月 1日至 12月 31日住院输注液体的患者共 60例,选择输注液体的性质相当,每日剂量在 500毫升以内的患者,其中使用中药涂擦的患者 30例,未使用中药涂擦的 30例,男性 26例,女性 34例,年龄 51-82岁,平均 65.2岁,无血液疾病,血管条件中等。 结论:中药涂擦治疗对预防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静脉炎,中药涂擦,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肿瘤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局部出血、血肿、导管堵塞、静脉炎)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保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官的患者资料中,选择72例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记录下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的有效留置时间在12天至120天内,平均为65天。当前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主要并发症为:脱管、管道堵塞、疼痛等情况,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症护理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全部消失,无任何重要器官损伤情况。结论:对患者采用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有效留置时间很长,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也很少,处理起来十分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静脉 中心静脉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1例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1例,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焦虑情绪 SAS评分和生活质量 QOL评分。结果: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1例患者经精心护理痊愈,无后遗症。护理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焦虑情绪 SAS评分和生活质量 QOL评分优于护理前, P< 0.05。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精心临床护理之后,其凝血功能情况改善,焦虑情绪减轻且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8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其余44例接受循证护理,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静脉炎发生率上看,实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 预防 静脉炎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预防及护理策略的综述,以提供现阶段该类患者PICC 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该类并发症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ICC 接触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何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以及护理方法。 方 法: 以我院在 2018 年 4 到 2019 年 5 月之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为选择范围,随机抽取 90 名患者,根据使用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5 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留置静脉输液港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1.11% ,而对照组仅为 75.56% ,且两组患者相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 P < 0.05 )。 结论: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以降低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 肿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病人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的护理方法,结合导管堵塞的预防情况,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恶性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导管堵塞发生率(2.23%<25.81%,χ2=4.679)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23%<25.81%,χ2=4.292)相对更低(P<0.05),而病人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3.55%>25.81%,χ2=4.292)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血液恶性肿瘤病人接受PICC置管期间,需要加强对导管堵塞的预防,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血液恶性肿瘤 PICC 堵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静脉治疗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按照出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68%。结论:细节护理是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之一,在提升静脉治疗效果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方法 作用
  • 简介:【摘要】介绍输液治疗规范质量的有效办法。培养静脉专科护士,成立静脉治疗专业小组,开展静脉治疗专科培训,编写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开展专科查房和会诊,静脉治疗操作考核及技能比赛等方法,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有利分发挥输液专科护士的作用,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保障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静疗联盟内静脉输液治疗现状,为联盟内培训计划制定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静静疗联盟内115所医院进行静脉输液现状调查。结果:调研当天115家医院共有住院患者75864名,其中输液患者39256名,占比51.75%;输液患者中,使用钢针、留置针、中线导管、PICC、CVC、输液港者占比分别为47.89%、47.33%、0.07%、2.18%、2.41%、0.12%;45.5%钢针为不正确使用,仅19.30%的留置针为安全型留置针,15.02%留置针和51.11%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无针输液接头连接;80.30%留置针导管固定合格;41.81%留置针和61.39%中心血管通路装置敷料维护合格。

  • 标签: 重庆市 静疗联盟 静脉输液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儿童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护理过程中使用静脉输液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参加此调查的静脉输液患儿就诊时间为 2017/4-2020/4,随机取 80例,分两组,各 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接受静脉输液护理 ,评估不同方式护理对预防输液外渗的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果:采用静脉输液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概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 标签: 儿童 静脉输液 外渗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