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严寒野战条件血液储存有效方法。方法将标准运血箱作为储血设备,用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箱为热源控温,测量帐篷内温度和运血箱内温度1次/6h,定时注入热水进行温度调节。结果在低温(-30℃)高湿(60%)环境,运血箱内温度维持在(4±2)℃;箱内温度与箱体摆放位置无关,箱内红细胞容量与箱内温度有关;多功能血液加温装置可用热水注入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结论标准运血箱合并多功能血液加温器可作为严寒野战条件储血设备。

  • 标签: 严寒 野战条件 标准运血箱 多功能血液加温装置
  • 简介:探讨护理职业压力管理策略,分析了在改革护理职业压力来源,护理职业压力主要策略在于增强压力管理意识,创设人本化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和自身应对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压力管理
  • 简介:摘要:电子病案无纸化管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关键措施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纸质病案管理方式逐渐显得滞后和低效。电子病案管理无纸化条件,可以实现病案数据快速存储、检索和共享,减少了病案室工作繁琐和错误率,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本文将探讨电子病案无纸化条件病案室工作模式重要和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经验。

  • 标签: 电子病案 无纸化 工作模式
  • 简介: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提出“创建优质护理工程”,但县级医院医疗资源匮乏、基础实施落后,没有现成模式。我院在借鉴已开展医院经验基础上,于2010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病区创建工作,分别在神经内科、骨科和内分泌科启动了优质病区创建工作,

  • 标签: 县级医院 护理工作 护理病区 护理工程 医疗资源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指定位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有效。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需要进行桡动脉采血新生儿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新生儿例数为45例,接受指定位采血和护理,对照组新生儿例数为45例,接受触摸采血和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采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定位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采血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示指定位法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采血护理
  • 简介:结合野战条件地震伤救护特点,从筹备阶段、人员调配到现场救治等方面探讨地震伤救护工作组织与管理,为提高救治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提示加强救护工作组织管理与协调配合、强化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日常培训是提高团队综合救治能力重要保证。

  • 标签: 野战条件 地震伤 救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就野战条件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动态监护相关技术开展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至2020年收治200例颅内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在通过颅内压监护仪监测患者颅内压值同时,用眼球视触诊与颅内压值和眼压值进行分析,并研究眼球视触诊与眼压及颅内压之间相关。结果 采用眼球视触诊间接判断颅内压,操作简单快速,便于野外条件操作。使用眼压监测仪来间接判断颅内压,无创、便捷,准确,操作简单,费用低,并结合GCS评分、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观察,能及时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结论 用眼球视触法先判定眼压,再用眼压仪测眼压,此方法可显著提高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准确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动态监护 相关技术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其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中职教育开展期间,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重视程度,重点培养并使之不断提高。在上述背景,于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可行与必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于下文中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中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作用,同时提出了些应用措施,望有所帮助。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信息化条件 实践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用力肺功能检查中应用讲--做行为诱导对儿童完成率影响。方法:将我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进行肺功能检查儿童78例纳入研究,儿童家属自愿参与,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将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39例,采用常规操作;观察组儿童39例,采用--做行为诱导。分析两种方法对儿童肺功能检查完成率影响。结果:观察组儿童用力肺功能检查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力肺功能检查中应用讲--做行为诱导可有效提升儿童检查完成率。

  • 标签: 儿童 肺功能检查 讲-示-做行为诱导法 完成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门诊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效果。方法:对照组:采集本院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PICC导管门诊护理案例40例,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进行PICC导管维护中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多(如导管堵塞)、护理满意度不理想等现象。观察组:根据出现此问题,PICC导管门诊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接收了40例PICC导管患者运用PDCA循环进行导管维护,分析不同护理操作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5%,对照组2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导管 门诊护理 PDCA循环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痛条件进行尺桡骨双骨折手法复位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治尺桡骨双骨折患者90例,参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8.89%低于参照组44.44%(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3.33%高于参照组42.22%(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康复训练 尺桡骨双骨折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是我国今后很长段时间内主要工作。恶性肿瘤作为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需要得到持续医疗照顾。如何在现阶段安全、有序地开展好肿瘤医疗服务,以满足肿瘤患者就医需求仍需不断探索和研究。本研究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患者就诊行为、疾病知识等治疗信息获取及心理需求等方面共15个问题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获取疾病知识主要渠道是医院新媒体,疫情对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处理以及静脉通道维护需求分别依赖就近医院和上海大医院。78%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深化互联网+ 全程诊疗管理模式建设,加强对各地、级医院建设和投入,方便肿瘤患者就医十分重要。

  • 标签: 新型肺炎 肿瘤患者 问卷调查 医疗服务
  • 简介:目的在液体性质、液面高度、头皮针型号固定状态,观察可调节输液器输液速度与实际输入量差距及调整规律.方法取上述项因素为变量,固定其他因素,依次测试某输液速度实际输入量及调整速度量,以此速度量调整定范围内输液速度,测定调整速度后输入量与输液速度实际要求量差距,并观察对应莫菲滴管内滴.结果液体性质对滴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面高度对滴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液量对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型号对滴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刻度15~60ml范围内,各调整7ml后,其输出量与输液速度要求量相近.

  • 标签: 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 滴速 输入速度 测定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改善在提高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准确率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到2021年伤口联络员6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护理专案改善,分析实施前,实施后压力损伤分期问卷得分以及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具体情况。结果: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后压力损伤分期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损伤分期判断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

  • 标签: 护理专案改善法 伤口联络员 压力性损伤 判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室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予以干预效果,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治疗80例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40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不同组别生活质量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室患者实施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哮喘采用针对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9月,选取110例小儿哮喘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抽签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55例是对照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55例是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治疗期间行针对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哮喘 针对性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质量 家长满意度
  • 简介:鼻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项护理操作技术,它是为危重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生命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方法。2003年7月-2007年6月,我们对148例需要鼻饲患者进行观察,传统鼻饲由于灌注速度过快引起胃残留量过大,胃排空延迟,以致发生误吸。为减少误吸发生,我们将传统鼻饲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饲法 改良 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 胃排空延迟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显微外科例右手示指缺损取姆甲瓣与髂骨联合指再造,姆甲瓣供区旋髂浅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术病例,总结通过正确治疗和优质、规范个性化护理,严密病情观察,血管危象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针对护理,及系统功能康复锻炼指导,能有效提高再造指体成活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姆甲瓣移植 手指再造护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血管危象 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