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分析远程胎儿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130例以远程胎儿监护和胎动计数联合进行家庭自我监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140例单纯以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胎动监测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新生儿预后中,羊水粪染率分别为18.5%和21.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1.5%和23.6%,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7%,剖宫产率分别为18.5%和15.7%,阴道助娩率分别为30.8%和20.0%。提示:孕妇自己对胎儿监护是任何其他方式所难以代替的,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有效开展远程胎儿监护,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医院外的死胎率,改变以往的产前保健服务模式。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 简介:张子和王茜结婚3年了,如今买了房,工作也安顿下来了.小两口一商量.决定要个孩子。没多久,王茜就出现了哎吐、喜酸等症状,而月经也有40多天没有来了。于是悄悄买了一张早孕试纸,一试.真的是怀孕了!当王茜把这个喜讯告诉张子时.张子激动得抱起王茜转了一圈又一圈,

  • 标签: 胎儿 多囊卵巢 早孕 危害 盲目滋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临床药学监护的效果。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重症监护室患者112例,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为药学监护组,对照组代表无药学监护组,指标评估包括医院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 实验组病患的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比较,对照组的发生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增加临床药学监护管理,可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规范性用药,进而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应用积极意义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院内感染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ICU常见的不良心理包括:抑郁、焦虑、恐惧、孤独感、缺乏配合性等。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状态在一般ICU幸存者中十分常见,发生率高达60%,ICU住院患者孤独感则高达75%。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ICU患者四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即:赋能心理护理、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现代视频影音技术和非语言式心理护理,旨在帮助ICU患者更好的进行临床护理,促进ICU患者更好的进行身体恢复,实现ICU护理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ICU,重症监护,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关于危重患者的护理,分析护理技术加强安全管理的策略以及最终的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急诊重症室收治的8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治疗的方案。而实验组的患者,则是以此为基础,做好护理技术安全管理,对患者护理以及做好治疗过程的干预。在研究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以及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而保障护理的整体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较少,相对于对照组护理情况,家属不满意的情况也相对较少,最终的差异性结果,本身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之中,注重患者护理工作,并结合护理的实际情况以及配合医生在患者诊疗方面的要求,利用护理安全措施,最终的效果较为理想化,这一方案更适合在临床治疗阶段应用,能够配合医生工作,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对改善现代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尤为关键,对于临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临床应重视和提高护理管理上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对保证患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护理安全管理是临床医疗安全管理患儿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患儿耐受性差,需通过持续审查、更新护理安全技术,实现更有安全性、有效性的安全管理,进一步为患儿护理技术安全措施提供一定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实施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4例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重点人群,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87%VS82.9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危重患者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择取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08例严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实验组(n=54),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对应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炎性指标更低,提示患者的炎症状况恢复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患者治疗完成后的血压和血氧状况改善良好,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危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良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择取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08例严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实验组(n=54),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对应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连续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炎性指标更低,提示患者的炎症状况恢复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患者治疗完成后的血压和血氧状况改善良好,通过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危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良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对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取样法,选取了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入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护理模式。观察指标包括生理参数监测、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生理参数监测方面,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论:因此,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生理参数控制、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远程监测技术 护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春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01
  • 出处:《大健康》2023年第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人人文关怀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入住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重症监护室的50名骨科术后清醒、无沟通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人文关怀,观察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患者谵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干预后患者满意评分(97.87±2.04)分,高于干预前(90.12±2.15)分,差异存在用统计学意义(t=18.490,P<0.05);(2)干预后患者谵妄发生率4.00%低于干预前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人在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现谵妄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评价,对患者疾病预后有显著价值,值得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推广实践。

  • 标签: 重症监护;病人;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性质特殊的护理科室,随着医学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已成为患者密集,病情复杂,危险丛生的场所。ICU作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任务给ICU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室应当采取的护理技术安全措施以及相应的效果。方法:择取160例急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80例患者接受一般护理,为常规组;80例患者则实施护理技术安全措施;为安全组。治疗后比对指标有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认可度。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合计15例,占18.75%;安全组不良事件合计2例,占2.50%。统计学分析发现χ =11.12,P值为0.00。常规组总认可例数合计59例,占73.75%;安全组总认可例数合计78例,占97.50%。统计学分析发现χ =18.33,P值为0.00。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情况特殊,需要加强护理,实施护理技术安全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尽可能降低风险,将安全措施纳入到护理当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在2019年4月-2023年4月接收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以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中护理安全性明显较高,护理质量因此高效彰显,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对胎儿畸形引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68例因胎儿畸形需要引产的患者均是在我院妇产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34人),对A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对B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对护理情况是否满意和患者引产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所有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远程监测设备进行血糖自我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疗团队,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血糖监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标准糖尿病教育和护理。研究持续12个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医疗成本。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控制指标(HbA1c)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亦显著提高(P<0.05)。此外,远程监测组患者的医疗成本分析显示,长期看护成本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远程监测技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能降低长期医疗成本。推荐在糖尿病护理中广泛应用远程监测技术

  • 标签: 远程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生活质量 医疗成本
  • 作者: 熊小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11-29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28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儿童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连续性血液净化基础的不断发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儿童危重症的救治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儿童危重症领域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实践经验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儿童重症监护室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实践工作展开综述。

  • 标签: 连血性血液净化技术 儿童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