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质量对提高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随机划分我院供应室20名护理人员为2组(对照组10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0名则着重加强质控管理工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更佳,呈P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控制 护理人员工作考核评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质量与效果监测。方法:本次研究中,我们以本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综合性质量为分界线,然后利用数字随机法,随机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综合性质量管理前一年和实施该管理措施后一年接收的器械中各选择2312件,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不同管理措施下器械的清洗合格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进行综合性质量管理的2312件器械中,经过检查,其中符合清洗标准的有2305件,不合格的有7件,总的合格率为99.6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5.03%。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进行综合性质量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合格率,对于确保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控制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中实施质量护理干预后,对持续质量改进造成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72例ICU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参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质量护理干预。计算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结果:相比于参照组数据,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均较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参照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中实施质量护理干预,使护理质量水平提升,十分满意服务态度、就医环境、专业技能、就诊流程等,临床上应用价值较优。

  • 标签: ICU 质量控制护理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与质量效果。方法 选急诊科收治患者86例(2020.01-2020.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43例。前者、后者分别行传统急诊分诊护理流程、急诊预检分诊护理流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分诊准确率、就诊成功率高于甲组,候诊用时,确诊用时短于甲组(P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护理流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共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720份灭菌包做为研究对象,分做观察组360份、对照组360份,对照组予按照消毒供应中心常规工作方法进行,观察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导致感染的因素与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于预防院内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等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院内感染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的实际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待的9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助产管理,实验组选择助产士分层管理。分析两组产妇的2h出血量,会阴侧切、宫颈破裂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产后出血和出现产伤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并且新生儿窒息的数量也较少,P<0.05统计数据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应用助产士分层管理方式能够减少产妇在分娩中的风险,预防产妇产后的各种并发症状。另一方面,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 标签: 助产士分层管理 产房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供应室护理实施健康管理联合护理质量干预后,护理人员对于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供应室实施常规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予以观察研究。方法:确定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任职的14位护理人员为研究目标行分组实验,以随机数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对预防院内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份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根据护理质量实施前后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管理制度,控制组实施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院内感染比例。结果:控制组消毒合格率高于常规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提高灭菌消毒效果,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 院内感染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19年8月内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任职人员100例,按照护理质量采用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不采用护理质量)和实验组(50例,采用护理质量),并对两组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知识考核分数进行统计。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之后,实验组院内器械消毒合格率与知识考核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消毒灭菌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病历书写质量的过程中运用三级质控法进行管理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管理的方式进行分析,共计选入患者为100例,为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3月所接诊患者,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50例患者,在进行病历书写时,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病历书写时则需要将三级质控法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质量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书写质量情况以及病历书写合格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级质控法 病历书写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质量的具体效果、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总计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加行质量,比较护理管理质量。结果:组间感染与热原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净化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情况
  • 简介:目的:研究在我院麻醉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组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麻醉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职麻醉护理护士共30例,对应护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15例、对应护理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护士仅进行既有的常规管理模式,由科室护士长按患者需求对护士进行工作安排;观察组护士通过系统的分层培训,并以小组形式进行管理和考核,实施分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护士经不同管理模式下理论、实践、临场反应和个人素质等综合技能的考核结果,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医生、患者对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麻醉出现差错的情况做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经过系统的分层培训和小组分组管理之后,其综合技能每一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护士经分组管理模式后,对于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均比对照组的准备短(P<0.05),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7例(87.5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3例(37.80%)(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76例(95.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2例(52.50%)(P<0.05),其麻醉工作中出错比例为4例(13.33%)低于对照组出错11例(36.67%)(P<0.05)。结论:在麻醉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工作中采用分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技能以及缩短对不同区域麻醉工作的准备时间,提高医生、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减少护士在麻醉工作出错的频率,充分体现麻醉护士的工作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组管理;麻醉科护士;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研究护理干预在胃镜清洗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至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抽查的胃镜清洗消毒样本中选出240个展开系统调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个,对照组胃镜采取常规清洗管理,观察组胃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胃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院内感染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胃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镜 清洗消毒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质量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则进行质量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下,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92.59%的患者对于护理表示满意,高于常规组的77.78%。结论:在医院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质量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科学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服务的质量,从而使得患者对于手术室的临床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因此质量小组管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管理更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从采血环节分析导致血液凝固造成血液制品报废的原因,从而对采血环节进行质量,减少凝块血报废。方法 回顾性资料分析2017年1月至 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报废的血液制品情况。结果 2017年1血至2019年12月,我站因凝块原因而报废的血制品比率逐年下降,特别是正阳桥采血点报废比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实际血液采集这一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质量,减少凝块血制品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血需求。

  • 标签: 血液采集 凝块 质量控制 报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质量小组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开始时间2020年1月,结束时间2020年12月。组别:①观察组: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了本文所研究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人数50例;②对照组:在手术护理管理中,没有使用本文所研究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人数50例。对两个小组护理人员所取得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对在此期间产生的不良事件逐一统计比较。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采用本文所研究的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情况好一些(p<0.05)。结论 质量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规避手术室护理中的若干问题,保障手术可以正常进行。因此,需要重视该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各科手术室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使用。

  • 标签: 质量控住小组 管理模式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500份消毒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质量基础上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样本实施不同质量措施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样本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方面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全面质量控制管理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80份消毒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份,对照组实施常规控制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实施不同管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的物品包装、消毒/灭菌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室采取护理质量管理措施能降低物品包装、消毒/灭菌不合格率,进而院内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预防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供应室护理质量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员工效能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未进行质量期间的住院患者50例,同步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期间的患者50例,在本次研究周期内护理人员保持一致。针对质控前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工作人员效能感与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在质控前院内患者感染率为12.00%,质控后感染率为2.00%,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 院内感染 发生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