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护士职业紧张、工作投入及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使用工作投入量表、职业紧张量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及一般资料量表进行调查。对象:7所医院的122名妇产科护士。结果:职业任务得分:2.16±0.59,个人紧张反应得分:2.39±0.68,工作投入得分:3.71±0.56,个体应对资源得分:3.10±0.62,由此可以了解妇产科的职业紧张与工作投入对职业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妇产科护士职业紧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工作投入中等,职业生命质量中等偏上,降低妇产科护士职业紧张和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有助于提高其职业生命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职业紧张 工作投入 职业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笔者分析造成口腔专科护士职业风险的各类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强调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制定防范措施。方法 结合口腔护理工作特点,分析护士存在的职业风险,提高口腔护士对职业风险的认知,并制定防范措施。结论 针对口腔护士的职业风险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保障护士职业安全的关键。

  • 标签: [] 口腔护士 职业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诊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授权管理,并分析其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以及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8名。2019年8月前,仍实施常规急诊室护理管理,2019年8月后,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授权管理。将急诊人员进行分组、分层管理 。对比授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职业认同感以及综合能力。结果:实施授权管理后,急诊科护理人员MBI量表评分明显下降,职业认同感量表、综合能力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授权管理可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职业倦怠 职业认同感 授权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在口腔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从口腔门诊诊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沿用该科室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质量、诊疗管理、基础护理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00%、92.50%,均优于对照组的22.50%、75.00%(P<0.05)。结论职业安全及风险管理在口腔专科护士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 专科护士 职业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指从救治现场到医院之前进行的抢救、监护及送往医院的过程,同时也是急救医学中的重点内容。职业暴露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验等活动中被化学、物理及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院前护理工作属于一项特殊性的工作,导致医务人员容易暴露在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因此必须提高对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的重视,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健康。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索了医院助产工作中主要的职业暴露危害原因,同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本次实验则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选取了本院中96名妇产科的助产士,其中主管护师19人、护士33人、护师44人,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筹的分析,最后在探索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包含着诸多因素,在调查问卷中所示,护士中被锐器所伤的比例最大,有着78.79%,而主管护师和护师都是使用剪刀侧切产妇会阴时,被剪到划伤的比例最大,占比为31.57%、40.91%。结论:助产士在工作中所产生的职业暴露危害诸多,如果不重视很可能对助产士生命健康产生影响,本文则通过对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与防护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助产士健康做出积极影响。

  • 标签: 物理性因素 社会性因素 助产士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能力与防范意识。方法:分析护理职业暴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院感防控管理欠佳、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技能不规范等密切相关。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提高防范意识,主动采取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PIVAS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PIVAS护理人员6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全体人员的资料,掌握其工作的状态,对于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不同工龄、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尽相同的职业暴露发生率,p

  • 标签: PIVAS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神圣而美好、平凡而伟大的,她的职责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它的实质是知识、技术、爱心的结合。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工作量较大,且由于护理风险较高、患者病情极为复杂、病情变化快、抢救伤患多、患者病死率高等原因,造成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当前形势下,愈加严峻的医疗形式和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了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本文主要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ICU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并给予解决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工作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对于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自身的专业基础操作以及工作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于中职教育而言,要对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操作来说,基础护理操作是一个应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指标,这一能力关系到护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实际临床护理操作水平,中职教育者应该着重研究如何更还得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水平。

  • 标签: 中职学校 护理专业 专业养成教育
  • 简介: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传染物品的集中地,是医院无菌用品的供应站,也是接触高危器械的高危场所,有较高的职业侵害风险,护士作为高危人群,如何增强护士的防护效果,保证人员安全以及工作的稳步进行,对于护士职业危害以及防护进展予以探究。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 防护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消毒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辐射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几种,然后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旨在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工作安全性进行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工作笔记对职业素养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入职的新护士167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未行工作笔记培训,而观察组则接受工作笔记培训,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作风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职业素养 工作笔记 新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目的是为了解临床护士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以及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护士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护士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满意度 调查分析 实施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为探讨减少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方案和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举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选取重庆市所有的精神专科医院作为调查单位,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自我关怀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医院等级、受聘形式,和是否值夜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工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在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受到医院等级、受聘形式,和是否值夜班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对上述问题予以重视,加以改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中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具体应对策略。方法:对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护理工作病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探讨分析护理工作病历资料中暴露出的不安全风险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方案与预防策略的制定。结果:医院精神门诊科室护理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存在着各个类型的安全隐患风险,造成安全风险隐患的原因众多,包括护理人员自我保护与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措施不到位、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以及不具备充分的消毒灭菌观念等;且导致安全风险因素产生的不同原因之间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时常出现各方面的不安全事件,精神科门诊部门应当加强对暴露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 标签: 职业暴露因素 精神科门诊部门 护理人员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护士成为我国医疗护理的新鲜血液。在临床护理中,男护士因其性别特点,在岗位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因此,社会对于男护士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男护士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员紧缺、待遇水平低、离职率较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高度重视男护士的发展,提高对男护士职业的尊重和理解,保障护理事业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男护士的职业优势,分析目前我国男护士发展的问题和现状,探讨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对策。

  • 标签: 男护士 职业发展 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状况,寻求缓解或排除其压力的方法。方法 选取急诊科的护士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心理辅导、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适应能力的方法进行适当干预士的职业压力,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职业压力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感染科护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前提建立系统的职业暴露规范措施。方法:从2020年起对感染科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集中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以明确和整改,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加强职业暴露控制力度,观察2019年采取优化与整改的效果与2019年之前未实施整改的效果差距,从而明确护理职业暴露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前提针对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加以完善和改进。结果:2020年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理论知识、防护能力以及情绪调整能力明显优于2019年,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感染科护理职业暴露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感染科忽视对于职业暴露的认知,从而避免因为职业暴露知识匮乏导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护士工作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科 医院感染 护理职业 暴露 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