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生活方式调整及综合护理干预对65岁及以上慢性肾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20名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干预组接受个性化的饮食调整、定制的体力活动计划、优化药物方案及心理支持,而对照组接受常规肾病管理。结果:干预组在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蛋白)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及综合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他们的肾功能和生活质量,表明个性化综合护理策略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优化老年肾病患者的治疗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肾病患者 生活方式调整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拉开分配档次的原则,将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科室护理管理中,建立以护理人员的奖金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职称系数、团结协作等指标综合考核相挂钩的奖金分配制度,从而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护士 奖金分配 改革
  • 简介:随着医院改革,实行人性化服务的推进,住院患者床上用品已落后于时代。为了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建设,笔者根据临床使用全白色患者床上用品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进行了大胆改革,设计出了一种“彩馨多能患者床上用品”,投入临床使用,得到了社会好评,希望在各地医院得到大力推广,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床上用品 医院改革 住院患者 设计 临床使用 人性化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模式改革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改革护理部传统办公模式、实行临床护理岗位机动设置调配、优化护士绩效考核、制定护士职业发展规划,比较措施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工作满意率及患者满意率变化。结果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由2015年的(70.17±18.32)分升至2016年的(73.57±20.11)分,护士工作满意率由96.69%升至97.81%,患者满意率由95.93%升至9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模式的改革,提升了护士职业环境认同感,提高了护患双方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改革
  • 简介:摘要:高等护理教育是对临床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疗服务理念的改革、转变,对临床护理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为了帮助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适应变动的医疗环境,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等护理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01级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实践课教学中,采取建立完善实验室设施与管理、改革实践课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等措施.结果89.7%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可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72.4%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练习不增加学习负担.操作技能考核90分以上的11人,占37.9%;80~90分的18人,占62.1%.结论实践课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提高奉科护生科研意识和能力。方法2000级39名护生为对照组,2001级41名护生为宜验组,对照组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集中科研讲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立导师科研管理小组方法,指导护生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师生双向互动,加强护理科研教育。结果实验组科研意识和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改革护理科研教育方法能有效地促进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护理 科研 教育改革 管理
  • 简介:目的围绕使患者受益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探索医护一体的多学科合作优质服务工作模式,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方法以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专科护理建设要求为指导,结合医院服务特点及定位,立足多学科合作资源整合,围绕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实践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临床服务模式。结果模式改革效果明显,在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成效显著。医院在手术台次增加22.27%的情况下,红细胞悬液、血浆使用量分别下降了20.32%和26.17%;合理使用抗生素由90%上升到96%,抗生素使用率下降23%;患者平均住院日及费用不同程度降低。模式改革先后获得2011年度亚洲医院管理金奖(临床服务改善类)和中国医院协会管理创新奖。结论医护一体多学科合作服务模式改革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及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 服务模式 优质服务 多学科合作
  • 简介:摘要:DRG作为以病人诊断为基础,将费用治疗进行联系的医疗管理模式。当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因此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当加快医院付费方式的改革,最终平衡医疗运营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 标签: DRG 付费方式 改革 医院 机遇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进展.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护理改革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

  • 标签: 中国 护理改革 卫生改革 护理质量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为提高《外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外科护理》课程开展课堂革命。围绕教师、教材、教法进行改革,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 标签: 课堂革命 外科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社会在进步,急诊科的护理组织质量管理也在飞快地发展,现在的医疗事业越来越追求高品质、高质量、高标准的护理管理水平。急诊科为人们的疾病治疗提供非常重要的前提基础,而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给自身的健康状况提供最标准、最有安全、最具医学专业的高质量治疗环境,毕竟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也就是说,急诊科要求护理质量能够保证,管理能够合理。因此,我们需要做几个方面的努力,来促进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符合国家医学标准,以期构建一个安全的、适合人们就医心理需求的、为人民服务的临床医学急诊科优质环境。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组织管理模式 调整措施 作用 探索
  • 简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近20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大专院校护理系和独立的护理学院数目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各护理院校教学改革朝气蓬勃,各校都根据社会需求、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计划.目前护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根本,遵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专业课程设置及护理专业主要课程的教材都已经摆脱了80年代初期的"三段式""医疗加护理"的模式.

  • 标签: 护理教育改革 临床 高职 高等护理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 护理学院
  • 简介:对21所医院的护理改革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平均展开床护比为1:0.34;护理设备总值达到687.11万元:各医院收容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护士人数总体流动入大于出.分析:护理改革适应医院发展,护理管理适应医院大局,护理质量适应医疗负荷.存在问题有:对护理服务定位的认识;护理价值医院经济效益的比值;基础护理设施与医院的计划投入等.

  • 标签: 医院经济效益 护理改革 适应 护理设备 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
  • 简介:护理伦理学是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目前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低,学时安排少;教材选用受限,教学内容混乱;教学模式单一,课程评价方式老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了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实施"理论导入、岗位主体、案例贯串、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转变了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的学习态度,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提高了护理伦理学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

  • 标签: 院校 卫生职业 学生 护理 教学模式 护理伦理学
  • 简介: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在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该课程在护理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笔者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沟通”为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全部论文,文献复习发现。目前许多高等护理院校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改革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实施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改革临床护理带教前、带教中、带教后3个阶段的方法。带教前,考试、选拔、培训带教教师,带教教师试讲,科室护士观摩,同事间点评完善不足之处,护士长对实习生明确提出实习要求;带教中,改变以往"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改为周三集中教学讲课,日常操作"一对一"指导;带教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阶段性评价,出科时师生互评。结果带教教师充分备课,开发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理论、操作、沟通等综合素质。结论输液室临床护理带教改革,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共创双赢的平台,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术前准备是确保胃肠外科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这一阶段,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细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准备是胃肠外科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之一,护理工作在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提升护理学生在胃肠外科术前准备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探讨并实施了一种新的教学改革策略,该策略集中于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基于病例的讨论,以及模拟实验和实地实习训练。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胃肠外科术前准备的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操作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改革策略对于提升护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改进胃肠外科术前准备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术前准备护理 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