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护理培训内涵日渐丰富,原来的一次性培训、粗放式管理已无法适应新形势,迫切需要科学化、规范化改革。在此,我院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套分段施教、梯度培训、系统管理的护理教培方法,并构建了相关考核指标,促进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与实用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培训 护理知识 梯度 施教 分段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超声微探头辅助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胃息肉(息肉直径小于5mm)患者16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生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使用超声微探头辅助光学内窥镜对患者病灶区息肉进行钳除治疗,观察组在同样治疗方式上增加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症状(围术期出血、围术期腹痛)率、康复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良症状出现,观察组的不良症状率(2.46%)低于对照组(14.81%)(P<0.05);观察组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59%)高于对照组(76.54%)(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消化道息肉围术期有效降低了不良症状率,减少患者对息肉治疗的恐惧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超声 微探头 内镜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失眠患者行珠贴压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对科室收治的3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5例,接受珠贴压耳穴治疗)和对照组(1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行珠贴压耳穴治疗,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确保患者机体能得到充足修养,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一例多动症患儿经颅刺激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对策。多动症,或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过度活跃、冲动行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经颅刺激治疗(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在缓解多动症症状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选择的康复护理对策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症状观察与管理,此部分包括了定期的医学评估和症状记录,以监控病患的病程进展和治疗效果。二是提供医学教育和咨询,为家长提供有关多动症和TMS治疗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状况。三是心理支持和干预,包括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管理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四是生活习惯的改进,包括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实施上述的康复护理对策,该患儿在经颅刺激治疗后的整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包括降低症状的频率和强度,提高了注意力集中,减少了冲动行为,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这项研究表明,适当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策对于提高多动症患儿经颅刺激治疗的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动症 经颅磁治疗 护理方案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宣教在经颅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经颅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接受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健康宣教 颅磁治疗 抑郁症 生活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80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40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试验组。比较2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MMSE评分、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稳定期 双相情感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80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40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试验组。比较2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MMSE评分、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稳定期 双相情感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重复经颅刺激(rTMS)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在中老年患者失眠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共100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对比法将他们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rTMS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失眠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失眠程度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失眠指数得分显著下降。而对照组的患者失眠状况没有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rTMS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在中老年患者失眠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因此,该治疗方法有望成为中老年失眠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 失眠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婴儿发热时肛温与颈温的差异,为临床发热婴儿测温部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银柱式温度表对22~26℃温下的126例6个月以下体温升高婴儿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测量肛温与颈温,依据肛温高低将其分为高热组35例,中等热组47例,低热组44例,对3组患儿肛温与颈温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低热组患儿肛温与颈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等热和高热组肛温与颈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低热时应常规测量肛温,在中等热和高热时,颈温可作为测量体温的常规方法,体温越高颈温与肛温越接近。

  • 标签: 婴儿 发热 肛温 颈温
  • 简介:目的探讨耳穴珠贴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型失眠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珠贴压,对照组28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穴珠贴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穴位 耳针 肝炎 乙型 慢性 入睡和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泵在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45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梯度压力袜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梯度压力袜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妇科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热贴敷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19年1月-2021年1间共筛选出在我院就诊的1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针对研究组患儿(65例)给予其雾化治疗的同时接受中医热贴及相关的中医护理,针对参照组患儿(65例)给予其雾化治疗的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数据显示64(98.46%),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较低,数据显示50(76.92%);不良反应以研究组发生率最低,数据显示3(4.62%),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数据显示12(18.46%);患儿临床咳嗽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以研究组用时较短,参照组用时较长,;两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化,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热贴敷于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同时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其临床症状尽快消除,快速恢复健康,临床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中医磁热贴敷 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皮试结果可视窗判断圆尺,避免皮试判断差错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遮光布制作避光注射器套,在2022年1月-2022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选取做皮试过敏实验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肉眼观察皮试结果,观察组使用透明皮试测量尺观察,比较两组透明皮试测量,医护人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菌注射器及避光注射器套组值得在临床推荐。

  • 标签: 皮试 测量尺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多数医疗单位仍采用汞柱血压计听诊法测血压,并以肱动脉的血压值来代表周边血压值.此法不需高度熟练的操作技术,重复性好,使用工具简单.但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感到在冬春季节用此法测血压时,由于测量部位不易暴露,既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又可因暴露不充分,袖带缠缚部位偏移,影响了测得值的准确性.为了寻求更便于测量血压的部位,我们测量观察了前臂桡动脉血压,并与肱动脉血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测试对象抽测本院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23人,其中男10人,女13人,17~52岁.1.2方法(1)血压计选用上海医疗设备厂产的根据国家标准GB3053-82设计的台式血压计,经计量部门校正检测符合标准,袖带长宽为50cm×14cm.测量时选用同一听诊器;(2)肱动脉血压测量法按WHO的规定进行,胸件置于袖带外[1];桡动脉血压测量法基本同肱动脉血压测量法.不同点是:暴露右前臂,袖带驱尽空气后平整无折地缠缚于前臂下部,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度,袖带下缘距腕关节4~6cm,听诊部位为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测量时保持环境安静.每种方法测2次,每次间隔30s,最后取2次的平均值;每种方法间隔1min.每种方法测量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方法选定.计量单位为KPa.

  • 标签: 测量 血压 桡动脉
  • 简介:介绍了护理工作量的内涵、测量意义及国内外对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相关研究,提出应结合临床实际护理工作量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测量 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新护士在临床中测量血压的质量。方法25名新护士在l周内随机挑选5例新人院患者进行上臂血压测量,护士长从各自病区推荐2名工作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作为血压测量评估员,病区新护士在每次测量血压时,评估员以观察员身份记录新护士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做点评和反馈,新护士完成血压测量后,取下袖带,2min后,再由评估员用同一台血压计复测患者在相同体位同一部位血压。比较1周内新护士和评估员为125例新人院患者血压测量的结果。结果新护士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存在输气球冲气不够、放气太快、未嘱患者安静休息等不规范问题;25名新护士与评估员之间总体测量结果、中青年患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0例老年患者中高血压的检出率,新护士和评估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在临床中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对老年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应加强对新护士血压测量规范化的培训与考核。

  • 标签: 新护士 血压测量 质量评估 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