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亚低温治疗患者骶尾部皮肤受损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行亚低温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对43例患者进行了骶尾部皮肤的护理干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情况,统计皮肤受损的发生率。结果43例实验组患者无骶尾部皮肤受损发生,而43例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骶尾部皮肤损伤。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患者的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骶尾部皮肤受损的发生,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骶尾部 皮肤受损 3M聚酯泡沫敷料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皮肤类型、气候及温度、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及精神状况患者瘙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温、合并肝和肾或代谢功能疾病及过敏、洗澡温度过高、使用碱性洗涤剂、食用海鲜及辛辣饮食、精神压抑或紧张均是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与低温、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患者精神因素均存在一定关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寻常型鱼鳞病 皮肤 瘙痒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皮肤瘙痒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TH、β2-MG、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Ca、P、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清除炎症因子以及中大分子毒素,从而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消化内诊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385,P=0.017)。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降低了诊疗护理的风险,而且提高了急诊消化内诊疗的质量,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能力。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近年来女性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症状的较多,包括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以及血性溢液,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头溢血症状,大约50%是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查对乳管内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纤维乳管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微创、能直接观察乳管内微小病变部位,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护理 维护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腹腔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妇科腹腔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情况、情绪变化情况、恢复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研究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手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术后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优质护理服务 焦虑抑郁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呼吸内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8例呼吸内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评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对呼吸内治疗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心理护理 呼吸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疾病专科护理对经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患者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ERCP及EST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疾病专科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SDS)评分和焦虑(S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专科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专科护理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并发症
  • 简介:综述了关节下肩袖修补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进展,主要从肩袖损伤的概述、病因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概述,认为通过关节下肩袖修补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检查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可调控式吸引方法在胆道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64例使用OLYMPUS胆道进行胆道结石取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吸引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的可调控式吸引方法,记录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手术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及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的可调控式吸引方法在胆道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操作方便,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胆道镜结石手术 吸引方法 低体温 手术时间
  • 简介:胸腔手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手术风险小、创伤少、患者恢复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已成为绝大部分早期肺癌及部分中期肺癌患者根治术的首选治疗方式[1]。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已明显缩短,经常安排数台手术连续施行,导致腔镜头连续反复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镜头 专人负责制
  • 简介:目的探讨3D胸腔全肺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3例行3D胸腔全肺切除手术患者的资料和护理经验。结果33例行全肺切除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包含快速冰冻)90~580min;出血量50~1200mL。术后住院时间4.0~5.5d。术后发生肺炎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均治愈。结论做好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控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肺康复运动训练操的指导;术后加强氧疗、液体、体位、胸腔引流管、疼痛等管理,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全肺切除 3D电视胸腔镜 护理
  • 作者: 张敏金佳姜习凤张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对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73.2%vs.42.8%)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相仿,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在治疗各阶段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相近,其SAS评分和N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膝关节疼痛程度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NR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围术期护理当中,加强心理干预,强化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对解除腹腔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行腹腔手术后未留置尿管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诱导排尿法,观察组采用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方法。比较2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缓解情况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困难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354,P〈0.001),排尿成功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χ2=13.053,P〈0.001)。结论生葱热敷膀胱区联合穴位按摩法用于腹腔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患者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留置尿管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腹腔镜 尿潴留 生葱热敷 穴位按摩
  • 简介:目的探讨分娩监视配合垂直分娩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我科采取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传统的仰卧截石位。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垂直分娩体位,并配合分娩监视的应用。分娩后采用VRS5级评分法、视觉焦虑量表分别测量产痛、焦虑程度。同时观察第二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痛程度、焦虑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监视配合垂直分娩体位助产可以降低初产妇产痛及焦虑水平,提高分娩质量。

  • 标签: 垂直分娩 体位助产 第二产程
  • 作者: 高艳红张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例两组患者术后对慢性鼻窦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术后疼痛、术后焦虑抑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四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诉疼痛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和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作者: 信静冯建侠柏亚玲董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系统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行鼻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62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利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满意率、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23%(1/81)低于对照组14.81%(12/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6.30%(78/81)高于对照组83.95%(68/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系统护理干预方式的引入,对患者负性心理问题控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患者满意率提高等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震动按压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盐城某三甲医院拟行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排痰,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低频率背部叩击排痰法,术后通过排痰后检验指标、排痰效果评价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排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4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法改善肺癌术后通气与换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高频率叩背 手法按压 排痰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模式与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模式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后,研究组JOA评分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预后日常生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加用康复护理模式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镜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运动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在胆囊结石腹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1~6月)收治于我院接受腹腔干预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护理模式实施后(2016年7~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试验组接受针对术后疼痛控制的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试验组胆囊结石腹腔手术病例干预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后护患双方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对胆囊结石腹腔患者实施术后疼痛控制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受,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积极护理成果 科学转化模式 胆囊结石 腹腔镜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