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检测58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5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后行皮肤(德国DELTA20)检查,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CAN-0NEOS600D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面部银屑病呈红色背景带状分布,病区与皮肤纹路一致,带状区域有少量的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在消退期表现为不均匀的色素沉着,同样有少量的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四肢的银屑病呈红色背景,有较多的片状白色银屑和密集的点状血管,静止期则呈粉红色背景,有少量的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消退期出现色素减退或沉着,有少量的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头皮银屑病呈白色背景,覆膜层有少量的白色银屑,血管呈散状点式分布;手掌银屑病呈粉红色背景,病区平行分布有少量的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足底银屑病呈粉白色背景,病区线状平行分布片状白色银屑和散状点式分布血管。结论利用皮肤检测寻常型银屑病表皮损伤情况,构建新的皮肤检测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模式,了解皮肤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和图像表现有助于帮助临床准确诊断寻常型银屑病。

  • 标签: 皮肤镜 检测 寻常型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32例皮肤扁平苔藓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2例皮肤扁平苔藓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9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7%,复发6例。结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主张综合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加物理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扁平苔藓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患者88例,年龄19~52岁,男26例,女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护理组按照综合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较护理前均有改善(P<0.05),与观察组比较,护理组的改善程度明显更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8.64%,护理组的满意率为97.73%,后者显著优于前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皮肤激光美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感,还有助于治疗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激光美容 护理干预 美容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导老年患者转移性皮肤骨肉瘤案例,患者为59岁中年女性,自行发现头皮隆起性结节1月余就诊,入院后发现肺及小肠病灶,三处均考虑恶性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提示高级别骨肉瘤、皮损组织病理示结节大部份由较一致、成片中度多形性的梭形肿瘤细胞及少量巨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异形性,局部可见肿瘤性的骨样组织,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TTF-1、EMA、Actin、S-100、MelanA、HMB-45及CD31均阴性,部分梭形细胞及巨细胞CD68阳性。患者现正于院外接受化疗,目前仍有随访中。骨外骨肉瘤发病率低,常转移至肺部,头皮转移非常少见,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活检。

  • 标签: 骨外骨肉瘤 皮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相应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间我科室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皮肤瘙痒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皮肤瘙痒的变化程度。结果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瘙痒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减轻瘙痒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针对性护理 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炭疽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乡牧区确诊为皮肤炭疽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病人经碌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感染。结论快速明确诊断,科学处理局部伤口,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预防指导等综合措施,对皮肤炭疽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皮肤 炭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在对胆结石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腹腔联合胆道治疗对临床治疗有什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胆结石并选择在本院接受长期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20名,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0名患者。在试验期间,对两组胆结石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在实验进行期间,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胆结石患者出院后,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进行期间,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住院时间,在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时发现,P-value等于0.0265,小于0.05,说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统计有意义。同时,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83.33%,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有效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42,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另外,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出院后进行复诊时,发现实验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5%,对照组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2%,在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分析时,分析结果显示显示,P-value值为0.00986,小于0.01,因此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经过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的治疗方案的实验组住院时间要短于使用传统的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而且,在手术完成后中,实验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对于胆结石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取出胆结石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 标签: 胆结石患者 开腹切开胆囊取出胆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实施腹腔联合胆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使用腹腔联合胆道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创伤小,易于被患者接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术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胆道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胆管结石诊断标准,按随机法分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治疗。两组患者术毕均放置T型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胆漏、结石残留、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108.48±23.10)minvs(87.37±20.03)min(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41.26±10.02)mlvs(208.34±23.16)ml,(6.97±1.03)dvs(14.52±2.38)d(P<0.05);并发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45)vs33.33%(15/45)(P<0.05)。结论腹腔、胆道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彻底清除结石,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黑素再生液联合皮肤针叩刺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观察组85例用黑素再生液联合皮肤针叩刺治疗,对照组77例皮肤针叩刺。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黑素再生液联合皮肤针叩刺治疗白癜风效果明显,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黑素再生液 皮肤针 白癜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探讨引发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电解质代谢异常、氮质代谢产物刺激、过敏反应;经护理和治疗后,所有患者中皮肤瘙痒完全缓解7例,24例好转,无效4例,有效率为88.6%。结论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D+HP)和对照组(HD),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和磷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清除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物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尿毒症 皮肤瘙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甲状腺结节开放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却手术时间外,出血量、创面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较小,P<0.05。对照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者,使用腔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出血量少,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腔镜 开放手术 良性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6年的160例维持性血透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80例,对照组采取低通量血液透析,试验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2个月的观察,对照组治疗前后瘙痒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治疗前相比,中到重度瘙痒患者占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对于维持性血透合并皮肤瘙痒患者可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皮肤瘙痒 高通量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尿酸植入性面膜在治疗干燥性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40例干燥性皮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玻尿酸通过韩国Derma-Queen仪器植入,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植入。观察患者皮肤的水润度,干纹改善,弹性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初出现明显光泽,水润,干纹明显减少和弹性增加,较对照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疼痛度和微创恢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玻尿酸植入性面膜在治疗干燥性皮肤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玻尿酸植入性面膜 干燥性皮肤 Derma&ndash Que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病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皮肤病15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78例)和观察组(72例)。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生活习惯、饮食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且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提升就诊患者满意度。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皮肤病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病 门诊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联合组,192例)与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190例)的术后指征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3.6±3.5)h,对照组为(25.5±3.9)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胆管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总管结石、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联合组为5.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胆囊结石时,可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实现微创治疗的同时还可最大程度保持患者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

  • 标签: 胆囊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经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2%。结论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胃肠道肿瘤能够提升疗效,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6例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其中重度皮肤瘙痒11例,中度皮肤瘙痒者5例。结果16例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其中11例重度皮肤瘙痒者,经治疗后,有10例皮肤瘙痒程度均得到缓解,1例效果不佳;5例为中度皮肤瘙痒者,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基本消失。结论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并对于进行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与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7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输尿管软治疗42例,经皮肾碎石术治疗45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不良反应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2cm肾结石时,两种方法的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cm肾结石时,经皮肾组清除率显著高于输尿管软组(P<0.05);输尿管软碎石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经皮肾组,而经皮肾碎石的手术用时更少(均P<0.01);输尿管软组不良反应低于经皮肾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积较小的肾结石采用输尿管软治疗,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更加微创、安全;体积较大的肾结石采用经皮肾碎石术治疗,结石清除率更高、且手术时间较短。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碎石术 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