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垂体腺瘤是颅内肿瘤中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目的是切除肿瘤,使视通路减压,恢复和保持垂体功能及其神经功能.[1]但无论是经颅、经蝶,还是目前最前沿的手术方式-经锁孔入路切除肿瘤,术后水、电解质失衡常常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合并症之一.

  • 标签: 垂体肿瘤 水电解质失调/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伴随着心脏手术的进行,让很多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获得了手术的机会,手术之后心功能获得了有效的提升改善,让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是因为心脏手术所具备的特殊性,手术之后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电解质紊乱是当前心脏术之后经常出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一项并发症,我院从2020年 1 月到2022年 12 月针对69 例心脏疾病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当前对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应该如何预防和需要采取何种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心脏 手术 电解质 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00例,以不同治疗及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观察并评价这两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联合电解质调整在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电解质调整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同服用方法的肠道清洁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置入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术前重点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病人准备,及介入室的准备,制定术中可能发生问题的防治措施;备齐抢救药物及特殊导管器械;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39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偏瘫等并发症,经治疗后于2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电解铂金微弹簧圈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术后抗感染的患者常需要使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与此同时患者通常也需要使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新海能,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来补充和维持水分及电解质,并补给能量。2010年3月,本科在用药过程中,发现二者配伍时出现乳白色混浊伴沉淀物形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夫西地酸钠 配伍禁忌 电解质 注射用 液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生产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择118名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59人。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理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皆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妇 生产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两种泻药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407例病人,将2015年1月—2015年3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9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4月—2015年6月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21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肠道准备采用硫酸镁口服,观察组肠道准备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比较两组病人的肠道准备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合格率、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病人行肠道准备,肠道清洁度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高,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硫酸镁。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硫酸镁 肠道准备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以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参与时间段为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60例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6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治疗的有效性、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解质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异常率明显下降,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性 肾功能 电解质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的不同模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以 1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对象,参与时间段为 2017年 6月到 2018年 10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 60例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6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治疗的有效性、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6.7%,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及尿素氮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电解质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得以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电解质异常率明显下降,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性 肾功能 电解质异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儿童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将低容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次服用时的分次时间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接受儿童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低容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上分次服用,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日19∶00和术前00∶00服药,研究组患者在术前一日19∶00和术日操作前4-6小时内完成服药(服药量>75%,可多次服药,每次服药时间<30分钟)。比较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分别为:93.13%(122/131)、35.88%(47/131),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以及耐受度分别为:52.67%(69/131)、16.03%(21/131),研究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儿童在肠道准备过程中,选择研究组的服药方式更加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低容量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儿童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恢复情况、肠道蠕动功能评分和预后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便秘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肠道蠕动功能评分更高,三个月后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治疗仪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能够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目的,对于改善患者的肠道环境,降低便秘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胃肠动力治疗仪 功能性便秘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将规范化护理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整理,并分析将其应用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甲组(参照组)和乙组(实验组),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对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的不良妊娠结局产妇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内妊娠结局良好的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并且观察相关性。结果:在两组不同结局产妇的观察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焦虑、抑郁的几率明显更高,产后抑郁与生活事件、胎儿早产、低体重出生等呈现正相关关系,导致妊娠结局不良从而引发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则常见为高孕龄、孕期内用药、孕期内感染等,相关因素与产后抑郁心理素质呈现正相关关系,两组之间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良妊娠结局 产后抑郁 正相关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健康宣教对初产妇产后是否能够成功实现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医院产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初产妇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及宣教,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突出母乳喂养的教育,对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对比其产后焦虑或抑郁情况。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明显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较轻,且产妇实现科学母乳喂养的比例较高,产妇对母乳哺乳知识掌握较多,且新生儿更加健康,两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健康宣教,有助于实现科学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进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值得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健康宣教 母乳喂养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使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后,其产程时间、产程疼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服务模式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妊娠不良结局风险。

  • 标签: 助产士 温柔生产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患者,均使用PICC导管,研究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护理干预 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幸孕圈”,以2015年1-3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产科病房的277例产妇为对照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围生产期产妇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拟定整改措施;以2015年6-8月收治的283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对围生产期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度、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均明显提高(P均〈0.01);早吸吮成功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改善了健康教育流程与模式,增加了产妇易于掌握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了护士专科护理能力,有效促进了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 标签: 围生产期产妇 健康教育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后产后尿潴留干预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无痛分娩的80例产妇为样本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与对比组相比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