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内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实施内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的结肠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结肠癌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肠道金属支架植入术 结肠癌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三种治疗及护理方法在食管切除患者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食管切除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常规治疗组、胸腹腔A组和胸腹腔B组,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开胸肿瘤切除和常规护理配合进行治疗,其他两组患者均在胸腹腔下进行食管癌肿瘤切除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同时联合常规护理配合进行手术,B组患者同时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胸腹腔A组和B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中出血量明显下降、术后疼痛缓解时间缩短,住院周期更短、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下降,各方面数据对比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腹腔A组和B组相比,B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腹腔联合肿瘤切除手术在食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同时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腹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护理效果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内下全层切除(endoscopicfull-thicknessresection,EFR)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内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胃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科接受乳腺癌根治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SAS评分、应对方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QO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提高乳腺癌根治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改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 简介:妊娠合并宫颈是指孕期、产时和产后6个月内发现的宫颈,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宫颈发病的年轻化、女性婚育的大龄化,妊娠合并宫颈的患者也相对增多。妊娠期合并宫颈患者分娩时机的选择均相当棘手,尤其是孕中晚期,在治疗母体肿瘤的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胎儿的成活率,满足患者的生育渴望。

  • 标签: 宫颈癌 妊娠 新辅助化疗 护理 分娩
  • 简介:目的观察中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在肺癌胸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实施前(2016年3-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10月)我院接受胸腔治疗的肺癌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肺癌患者分别设为对照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肺癌胸腔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模式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医护患护理模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危机事件促发点前瞻控制护理对肺癌胸腔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患者中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总结77例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再生育女性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接受辅助生殖再生育治疗女性的焦虑情绪受生育目的、胎儿性别期望、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需加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相关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 标签: 体外受精 女性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中医科、疼痛科、肿瘤内科的第一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性疼痛的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性疼痛的程度。结果中医组患者性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改善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癌性疼痛 中医特色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腹腔下胆囊切除患者中体温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腔下胆囊切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0岁组72例和〈50岁组48例.比较两组入室时、入室30mm后、60mm后、90mm后、120mm后、150mm后和术后2h的体温.结果〈50岁组入室后各时段体温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入室后90mm、120mm和150mm体温低于入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室时、入室后30mm、60mm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入室后90mm、120mm、150mm和术后2h体温均高于≥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50岁组,≥50岁组在中发生体温过低的风险更高.在常规保温处理的基础上,宜针对年龄稍大患者,强化体温监测和护理.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术中体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结合微信随访在院外性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性疼痛病人随机分为电话微信随访组(观察组)60例和电话随访组(对照组)2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每周定期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循环发送信息,朋友圈、微信群互动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病人的疼痛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结合微信随访的方式能够提高性疼痛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程度,效果优于电话随访。

  • 标签: 癌性疼痛 随访 电话 微信 自我管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对采用骨搬运治疗骨缺损或慢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骨搬运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如术前予以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控制骨搬运速度和指导督促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等。[结果]31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接受骨搬运的病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手术、积极康复锻炼,达到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均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骨缺损 慢性骨髓炎 骨搬运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宫颈放疗后皮肤溃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宫颈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集数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宫颈放疗后皮肤溃烂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宫颈癌 放疗 皮肤溃烂
  • 简介:目的探讨肩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指爬墙法锻炼上臂功能,观察组采用肩梯训练法锻炼上臂功能,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的水肿程度、外展角度和抬高差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水肿减轻效果、外展角度以及抬高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且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较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肩梯训练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的水肿程度,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肩梯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水肿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备皮最佳方法及运用效果。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及虚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形成了区域备皮图谱,并在临床应用。共纳入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人24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基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实施编发及备皮,对照组采用全颅备皮。分别比较2组患者皮肤破损率、医生及患者对备皮的满意度及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结局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皮肤破损率为0,较对照组皮肤破损率2.5%下降,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得分(98.53±5.72)分及患者满意度得分(99.87±3.56)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发生率(19.8%)及抑郁情绪发生率(16.7%)较对照明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基于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备皮图谱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皮肤破损,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区域备皮 三维可视化技术 神经外科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腹腔胆囊切除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行腹腔胆囊切除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为疼痛评估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疼痛评估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静息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估组功能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疼痛评估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疼痛评估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能有效缓解腹腔胆囊切除患者疼痛,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后疼痛/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CDSMP)在鼻咽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鼻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实施CDSMP,对照组由护士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自我效能中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护理能力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张口困难、口腔黏膜反应、颈部活动受限、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DSMP在鼻咽放疗患者护理中作为一种较新的自我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建立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和维护健康的行为,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在鼻咽放疗患者护理实践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慢性病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对行环状电切活动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围期品管圈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围期品管圈活动,对比行环状切除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行环状电切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经品管圈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患者术后无疾病复发。结论:对行环状电切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品管圈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环状电切术 术后复发率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肺叶切除患者围应用的更为安全高效的排痰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下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背心进行排痰,观察组患者应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器进行排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口痰咳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疼痛评分、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肺癌行肺叶切除患者,围期采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器进行排痰,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术后排痰排出,且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振动排痰 肺叶切除术 呼吸训练器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1周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及再次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不仅能促进PCI手术患者伤口恢复,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入院率,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个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