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分析中医肾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评述和归纳,总结了中医对肾病的认识、特征表现及治疗方法。研究发现,中医对于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脉象、舌诊等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最后,对中医肾病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医 肾病 特征 治疗方法 综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冠心病病人通常表现出典型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且易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特征使得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和管理更具挑战性。近年来,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家庭护理等多种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未来,应继续深入探索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征,优化护理干预策略,为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支持。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临床特征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肝胆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患者的家庭管理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22.3至2023.3收治的48例进行综合治疗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患者家庭管理特征进行LPA分析后为患者制定护理对策,对比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患者的癌症疲乏程度(癌因性疲乏量表/CFS,中文版)和生活质量(QOL量表)。结果:与护理对策实施前相比,患者护理对策实施后的CFS评分更低,且QOL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家庭管理特征进行LPA分析并实施护理对策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肝胆恶性肿瘤 家庭管理特征 潜在剖面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作为常见的临床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重要影响。这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效的指导。通过系统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为预防和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以及性行为特征现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无锡市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婚恋观与性行为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共计613份,采用SPSS 25.0对不同年级、性别、户籍大学生的婚恋观与性行为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 标签: 大学生 婚恋观 性行为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院感相关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疫情数据,我们发现:新生儿院感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感染呈季节性和地域性分布,冬春季节和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感染率较高;感染人群主要包括早产儿、长期住院患儿及医护人员等;近年来,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面临医院环境复杂、医护人员防控意识不足、耐药菌株等挑战。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医护人员培训和感染监测等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院感感染的关键策略。

  • 标签: 新生儿院感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体 趋势分析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动静脉内瘘患者对其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在降低透析后穿刺渗血率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动静脉内瘘患者,共计有72例,分组方式为抽签法,各36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透析后穿刺渗血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干预组动静脉内瘘基础护理、消毒隔离、阶梯穿刺、心理护理、专科巡护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有差异。(2)干预组(2.78%)的动静脉内瘘患者透析后穿刺渗血率低于对比组(16.67%)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动静脉内瘘患者对其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品管圈活动 穿刺点渗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术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8月共分离肺泡灌洗液病原菌340株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在获得样本后,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按照CLSI 2017标准判定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占比48.264%,革兰阴性菌占比50.29%,真菌占比1.47%,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30%),大肠埃希菌(22.35%),肺炎克雷伯菌(10.29%)比例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78株MRCNS(90.7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4株MRSA(56.00%),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以及利奈唑胺敏感,敏感度为10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碳青霉稀类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