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分类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即供应室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供应室工作中使用的分类清洗标识牌原为长方形[1]。由不锈钢材质做成,并用漆笔在标识牌上手工书写器械包名称,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受自动清洗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标识牌表面字迹容易模糊或掉色,且无固定结构,需经常在清洗篮内翻找,影响工作效率,标识牌未注明科室,发包前核对后常需更正所属科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医疗器械分类清洗标识牌,并获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20829773.1)。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分类清洗 标识牌 应用
  • 简介:总结了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点、护理要求,主要包括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管材料的选用、穿刺技术要求、穿刺部位观察、较传统引流方法的优点。认为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应用方便、安全,成功率高,感染率低,既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降低风险,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群体。

  • 标签: 老年患者 特殊需求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N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NICU新生儿198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1—3月的98例NICU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4—6月的100例NICU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即开放式探视和亲子陪护。观察比较2组NICU患儿平均每天探视人数、纯母乳喂养率、平均每人每天摄母乳量、院内感染发生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2组平均每例患儿每天探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P=0.003);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每人每天摄母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P=0.780),住院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对NICU患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可优化NICU探视管理,促进母婴接触,提高NICU母乳喂养率。

  • 标签: NICU 以家庭为中心 开放式探视 亲子陪护 母乳喂养
  • 作者: 杨增群冉均华胡海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从未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体检人员中抽取18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体检人员中抽取180名作为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总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8.3%和98.3%(P<0.05),护理质量评分为(78.2±10.7)分和(89.8±8.9)分(P<0.05)。观察组体检人员总满意率为95.6%,对照组体检人员总满意率为88.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能够增加我院的体检人数,缩短体检客户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我院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体检中心的12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体检流程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体检流程。观察组行健康体检路径流程。比较两组体检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59.41±30.42)min,短于对照组,体检效率(8.74±0.76)分、可信度(8.79±0.54)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礼仪(9.06±0.42)分、沟通能力(8.26±0.54)9、服务主动(9.36±0.41)9、健康教育(8.63±0.74)分及总分(35.23±0.62)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1.67%(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可提升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并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及可信度,促进体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体格检查路径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加强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儿家属的互动,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并在“以家庭为中心”儿外科病房中应用。执行单包括健康教育路径和护患沟通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的7个节点进行健康宣教,通过护患沟通卡与患者进行问答互动。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使用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结果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使用后,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互动执行单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率。进一步深化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核心概念。

  • 标签: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外科 医院 儿童 住院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14年10月—2015年1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对照组,2015年2—6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儿父母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评估2组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及患儿复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F=14.162,P〈0.001;F=8.015,P=0.017),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2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患儿父母的疾病管理能力,患儿复诊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儿 父母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 简介:目的:探索分析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SRBSL)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不同模式护理后的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正常接受治疗、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感染控制护士 ICU 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 重症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运用中心负压吸引+沙培林局部用药对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入选的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回病房立即将胸壁及腋下引流管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72h后,从引流管处注入沙培林5U,当引流液≤15mL时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当引流液≤15mL时拔管,比较2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及创面注入沙培林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促进患者切口愈合。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中心负压吸引 沙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