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用于ICU人工气道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ICU器械通气治疗患者48例入组,为患者实施抽签法分组,分别为考察组、基础组,考察组应用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人工气道监测护理,基础组实施人工气道监测护理,分析对比并发症(误吸、气囊破裂、肺部感染、黏膜受损)发生率、气囊压力及气囊容积水平。结果:考察组并发症(误吸、气囊破裂、肺部感染、黏膜受损)发生率低于基础组,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考察组气囊压力及气囊容积水平均低于基础组,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气囊压力表联合呼吸人工监测护理可减少ICU患者人工气道监测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气囊压力 人工气道 监测
  • 简介:摘  要:压力性损伤也就是指压疮,比较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当中,对于生命末期患者来说也较为常见。本文主要综述生命末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包括此类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以及相关管理内容,为临床提供必要的参考。

  • 标签: 生命末期 压力性损伤 管理措施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脑卒中一般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老年群体出现脑卒中的情况相对比较常见。如果老年人出现了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是由于其大脑的供血中断,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并进一步导致坏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还有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因为血压上升较高所致,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相应的降压药物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则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职业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护理教育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对各种情况的关键阶段。然而,实习期间,护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习任务的重压、临床环境的挑战、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交流等方面。本文描述了实习护生压力的来源及现状,论述了手术室实习护生压力要高于其他科室的事实,阐述了实习护生不同时期的压力的状况,提出了缓解压力的措施及对未来的展望。

  • 标签: 实习护生,压力,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重症护理病房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和疏导对策。方法:选择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在我院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焦虑,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调查可知,重症房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自的方面不同,结合其心理压力情况,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重症护理病房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大,有效的分析护理人员压力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重症护理病房 心理压力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科室,也是一个窗口科室,它直接面对患者的是病种复杂多变、病情变化快病情、家属情绪变化等方面,这就使得对在急诊上班的护士人员的要求相对比临床更高。她们需熟悉并掌握各类疾病的特点、预判患者病情变化方向、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以及学习和更新最新的医学知识,这些导致了急诊科的护士承受着比临床护士更多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对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除此之外,这些压力加重了急诊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甚至引起护士较高的离职意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的文献研究就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压力源进行分析,了解压力源给急诊护士带来的影响并归纳总结急诊护士面对压力源时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急诊护士 压力源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文借助问卷调查法对护士进行调查,随机选取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评分,并开展因素分析,确认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工作压力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关联。结果: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受工作压力与护理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护士工作过程中,工作内容相对繁杂,工作量相对庞大,承受的工作压力相对较高,易导致职业倦怠等现象。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Q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26名存在急性Q,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有急性Q热病人均进行对比检查数值,以便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治疗方案,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将综合护理工作融入其中,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病人员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P<0.05)。结论:治疗急性Q运用综合护理,该方法安全有效,能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实践应用。

  • 标签: 急性Q热 护理策略 大理地区 护理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性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湿性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性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防护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集束化护理,对比组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认知、预防等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升长期卧床患者对于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能够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究护理本科实习生压力相关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借助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实习的8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样本,对他们的压力感知水平进行了系统评估,并深入剖析了这些压力与成长现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本研究旨在为降低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压力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优化护理教育环境,促进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 标签: 护理本科 实习生 压力 成长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有创压力监测是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手段,现医院内各监护室 手术室 介入导管室以CVP和ABP监测较为常用,监测CVP、ABP可了解、评估患者机体内血容量的动态变化,为危重症患者的补液速度及补液量提供参考。压力换能器的零点位置对准确测量相关压力数值具有重要意义,零点必须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即第四肋间与腋中线水平,而准确的CVP及ABP数值测量能为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压力换能器零点位置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一种压力换能器用固定装置。

  • 标签: 压力换能器 固定装置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护理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新策略探讨。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60例院内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而研究组实施新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皮肤完整性评分(Bradenn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0.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4.1)。此外,研究组的平均皮肤完整性评分为18.7分(±2.1),高于对照组的16.5分(±2.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新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并改善其皮肤完整性。因此,推广这些先进的预防策略,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压力性损伤预防 手术室护理 新策略 对照组 研究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压力换能器的基本原理,固定装置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一种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通过详细的设计要求、结构形式、材料选择以及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讨论,旨在为医学领域的压力换能器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压力换能器 固定装置 设计要求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增加,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其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面临的主要职业压力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现场调查,我们识别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三大压力源: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患者护理的复杂性以及职业发展的限制。针对这些压力源,本研究提出了包括时间管理、情绪调节和职业规划在内的一系列应对策略。研究还强调了医院管理层在减轻护士压力中的作用,建议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职业发展机会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本研究的发现对于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策略 工作环境 职业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奄包治疗骨折后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3.1-2023.12我院接收40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奄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折患者治疗期间使用中药奄包进行治疗,能最大程度上减缓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骨折 骨科
  • 简介:【摘要】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点在于评估量表的合理应用,文章将以重症病患为研究主体,综述分析常用的几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本院8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PI预防操作评分、PI风险评分、PIⅠ期、皮肤发红和皮肤正常占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预防PI,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 髋部骨折 压力性损伤 集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