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综合护理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水肿患者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集了50例神经外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我们将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利用综合护理方法,以评估FMA与BI评价、CQOLI-47评价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在术后运动功能评测表上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提升幅度较大;在各种情况下,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数量显然少于常规护理组,并且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此外,有效的沟通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当今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推动护患关系的构建,护理效果显著,因而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水肿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年龄在 13-50 岁(排除乳牙滞留情况)的前牙牙脱位病例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 A 组(实验组)采用超强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固定脱位牙, B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两组患者固定 1 周、 4 周(拆纤维带时)和拆后 3 个月复查,评估两种固定术的疗效,及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 舒适性、美观性、疼痛 等的出现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A 组治疗成功率 97.1% , B 组治疗成功率 88.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A 组的牙周情况、患者的舒适性、美观性均较 B 组的好。 结论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的固定中疗效佳,对外伤牙影响小,对牙周组织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前牙外伤,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4例外伤脱位牙的病人,对其采取光固化树脂夹板固位再植。[结果]24例病人术后23例再植牙成活,1例再植牙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后保留患牙。定期复诊3个月~12个月,无一例患牙松动脱落。[结论]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满意。

  • 标签: 外伤脱位牙再植 光固化树脂夹板 护理配合
  • 简介:临床上修复残根、残冠常需要用桩核材料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早期使用的桩核材料主要为金属桩核系统,它既易导致根折发生,又易在口腔内腐蚀释放金属离子,使部分病人发生金属过敏和修复体颈缘着色现象,且美学性能差.随着陶瓷材料强度的提高,全瓷美学修复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具有美观、不易发生根折的优点[1],但发生金属桩核修复体颈缘着色现象的病人不能使用全瓷修复,而高强度石英纤维桩树脂核克服了金属桩核的缺点且具有良好的美学和机械性能,一次完成桩核的制作,既节省了病人往返复诊的时间,又简化了医疗护理操作流程,深受临床修复科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 标签: 纤维桩树脂核 医疗护理操作 临床应用 石英纤维桩 材料强度 核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前牙牙体缺损病人应用美学树脂修复治疗失败原因,护理人员运用四手操作技术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美容齿科因前牙牙体缺损的病人100例(122颗牙),半年后进行复诊,对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半年后来院复诊,树脂修复体折裂或脱落9颗,发生率39.13%,治疗成功率92.63%;边缘着色发生3颗,发生率13%,治疗成功率97.54%;继发龋的发生2颗,发生率8.69%,治疗成功率98.36%;边缘密合度能探及边缘缝隙3颗,明显的边缘缝隙2颗,发生率21.73%,治疗成功率95.90%;表面光滑度较正常釉质粗糙,但可接受2颗,表面粗糙2颗,发生率17.39%,治疗成功率96.72%。[结论]护理人员在前牙美学树脂修复过程中运用四手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对容易发生失败的环节有前瞻性分析预防,加强对关键的步骤护理,可以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四手操作 前牙美学树脂修复 失败原因 成功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沟封闭与预防性树脂充填对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口腔科就诊儿童 200例,其中 100例为未患龋, 100例为可疑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100例)和观察组( 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树脂填充术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窝沟封闭和预防性树脂充填联合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窝沟封闭剂保存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龋齿发生率,并以成本 -效果来评价其经济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龋齿发生率为 2.0%,对照组为 21.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龋齿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成本明显升高( P< 0.05),而两组成本 -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窝沟封闭联合预防性树脂充填对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作用最佳,可大大降低龋齿发生率,不过价格较高,而预防性树脂填充术也有确切预防效果,且价格低,两种治疗方案经济学价值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选择。

  • 标签: 儿童 乳牙龋病 窝沟封闭 预防性树脂充填 预防作用
  • 简介:本文报道采用放射疗法结合激素、利尿剂等药物综合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呼吸道、上腔静脉压迫、放化疗护理等。24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较好,按WHO实体瘤治疗效果评定标准,15例肺癌中,CR2例,PR8例;9例恶性淋巴瘤中,CR5例,PR2例,且全部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上腔静脉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50例母婴分离产妇纳入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母婴分离产妇群体中,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并提高母乳喂养率,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母婴分离 负面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对病案信息管理的研究,讨论病案信息管理对病案信息利用的作用。方法 进一步研究病案信息的管理与病案信息利 用,通过对病案信息的合理 管理 ,来保证病案信息可以在 医院以及社会 当中得 以更好地应 用。结 果 作为卫生 医疗资料 ,病案信 息的管理尤为重要 ,建立 完善的管理体制 ,加 强病案信息的质量 与内容 。从 而更好地利 用病案信息。

  • 标签: 病案信息管理 病案信息利用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实施鼻综合整形术期间,予以综合护理进行围手术期干预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临床接诊患者128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起,收集临床所需相关数据,并拟定研究计划,直至2022年10月截止,将选取患者依照护理服务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每组患者64例,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技术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94%)相比较,对照组满意度较低。研究组护理技术比较对照组护理技术,研究组护理技术较为优异,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鼻综合整形术 综合护理 围手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由于工作的特点,护士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在休班时间内除必须参加院内的继续教育外,科内每月有一次全体人员参加的护理质量讨论会。其他时间尽量不占用护士的业余休息时间。那么护理人员相对集中的时间就是晨交班的时间。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晨交班时间,让护士长、护士、病人、家属产生互动,对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护士长 晨交班 业务 继续教育 护理质量 休息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的 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 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 44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 4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综合护理 ),收集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情况 。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 PSQI 评分 无 明显 差异 ( P > 0.05 )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 、 PSQI 评分 均明显 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综合征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ICU 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每个组3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各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P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高血压 综合症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某医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和疗效。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指标数据,发现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呼吸状况、氧合水平、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和康复率。因此,在临床中应加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30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15例,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以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患为主,在对其展开医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价值。方法:实验进展中抽选50位相关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配合实验调查。要求所选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接收的相关病人群体当中。然后就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分组探究对比。结果:调查病患的IPSS-R积分系统评分、QOL-RT量表评分,结果均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患有相关疾患的病人展开救治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举措,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医治成效,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质,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护理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ICU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与ICU观察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与ICU观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生预防ICU综合征,能够有效缩短ICU观察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 预防ICU综合征 ICU观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40例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3月,为了更好的开展对照实验,需要将所选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为20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在综合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儿血气值结果,与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护理期间,通过对室内温度湿度、患儿呼吸、营养供给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改善血气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彰显出更多的价值。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预防 ICU 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ICU 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 n=50 例)与观察组( n=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 ICU 综合征发生情况与 ICU 观察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与 ICU 观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 ICU 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生预防 ICU 综合征,能够有效缩短 ICU 观察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 预防 ICU 综合征 ICU 观察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腕管封闭治疗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轻中度腕管综合症患者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