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接受稽留流产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探讨采用旋动人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稽留流产护理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的为常规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为旋动人工流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均相对更短,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际针对稽留流产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旋动人流,能在较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中子宫内膜的损伤。

  • 标签: 旋动式人流术 稽留流产术中 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骨科手术后病人出血较多,特别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需输入大量血液,术后采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2000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对8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2种输血方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输血方法 不良反应 临床资料 引流管
  • 简介:胸腔闭引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促进肺复胀,胸膜腔闭合,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患者呼吸,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3—10d。胸腔闭引流置管术后,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舒适的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护理活动和舒适护理的研究,使人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对镐例胸腔闭引流置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置管术 正常生理功能 胸腔内负压
  • 简介:对药物治疗不佳和手术切除治疗困难的重度痔疮(Ⅲ~Ⅳ度痔),目前仍缺乏满意的治疗手段。2001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肛门镜下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PPH)治疗重度痔25例,经临床护理观察与所行的传统外剥内扎(Mklligan-Morgan)相比,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术方式 治疗 痔疮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与常规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结果,为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 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穿刺成功后,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 17mm,对照组( n=100)采用医用透明敷料按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 n=100)采用先用无菌胶布固定针柄,再用医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两组患者留置针时间≥ 72小时 ,拔针时用无菌拭子采集留置针针眼周围皮肤标本及导管前段,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其皮肤采样与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滋生率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并经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细菌滋生。

  • 标签: 留置针 改良式 固定方法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颅骨钻孔引流和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NIHSS评分、住院时间、血肿清除量、ADL评分分别为(46.5±9.6)min、(10.2±3.9)分、(24.4±6.2)d、(77.2±9.1)%、(65.2±14.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颅骨钻孔引流术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20.1-2021.4期间接受治疗的6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参考目标,按照计算机单双色盲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利用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数据,并展开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各疼痛、康复等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积液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老年肠癌患者治疗中按照回肠袢造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患者58例,随机均分对照组(29例,常规手术)和观察组(29例,回肠袢造口),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回肠袢式造口术 老年肠癌
  • 简介:近年来,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已逐渐被各种类型的鼓室成形伴或不伴听骨链重建所代替。鼓室成形用于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术后干耳率高,复发率显著降低,可提高部分听力,尤其对另一侧也有耳疾、耳聋者更具有意义。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本院耳鼻咽喉科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施行鼓室成形听小骨植入56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效果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法进行对照组与研究组进行分类,对照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进行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所保障。

  • 标签: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实施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病例纳入时间是2019年3月-2020年8月。两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不同,即常规护理(参照组)、综合护理(研究组),各40例,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经阴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宫脱垂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群体为筛选范围,最终确定出72名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指导对上述样本进行分组,即单独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6例样本;组间对比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单独治疗组的患者而言,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经阴全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后,其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经阴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的方法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更加显著的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子宫脱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植入输液港和PICC的区别以及护理和发生感染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共计106例,选取时间跨度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将其平均划分为参照组(53例,PICC干预方式)与实验组(53例,植入输液港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概率1.88%(1/53),相较于参照组13.20%(7/5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结论:相比于PICC,植入输液港的优势更加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低,痛苦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PICC 护理干预 感染概率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子宫双切口新術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PPP病例的临床资料,抽选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其中54例只接受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手术的为A组,另外55例接受子宫双切口新的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B组患者住院时间、产褥感染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更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PPP患者而言,子宫双切口新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所需时间,并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 子宫双切口新术式 治疗效果
  • 简介: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痰效率、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密闭气管内吸痰(closedendotrachedsuctioning,CS),现将其在ICU中的应用及管理综述如下。

  • 标签: 吸痰术 ICU 气管内 密闭式 管理 救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疮患者采用开环痔分段切除吻合治疗的价值。方法:筛选7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治疗,观察组采用开环痔分段切除吻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术后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 痔疮 并发症率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采取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的94例骨科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各4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3.01±1.14)次vs(6.58±1.29)次],且其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10.26±2.77)d、(13.45±3.12)d vs (17.00±2.81)d、(23.73±3.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 综合护理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图文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在肝癌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于我院微创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的8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图文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及Herth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图文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图文式健康教育 放松训练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中可调节烟雾排出技术的运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使用可调节烟雾排出技术的100例机器人手术,其中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另5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操作视野的质量和手术进程的质量。结果:观察组中烟雾排出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中可调节烟雾排出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手术过程中患者体腔内因电外科设备和超声刀设备使用产生的大量废气和烟雾对操作视野、手术进程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同时针对烟雾排出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机器人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的精细化操作安全和手术室内空气的质量以及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可调节式排烟管 负压吸引系统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清单健康教育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骨科 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79例纳入快速康复路径清单健康教育组,另外78例纳入传统健康教育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正确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跟对照组比较,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的正确率和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清单模式,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正确率和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

  • 标签: [] 健康教育 清单 髋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