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行致痛性操作24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致痛性操作前喂糖水、操作中音乐疗法和操作后搂抱。比较两组新生不同时段疼痛评分、生理指标(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和哭声起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生理指标和哭声起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喂糖水、音乐疗法和搂抱可以减轻新生的疼痛程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新生儿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5月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25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体重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体重情况。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值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体重低于对照组,低体重、巨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新生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重管理护理能够良好的控制初产妇孕期体重,减少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并减少巨大和低体重的发生。

  • 标签: 体重管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新生儿体重
  • 简介: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分娩的112对母婴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观察2组产妇对新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喂养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护理知识掌握率、新生喂养优良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模式,可增强产妇对新生护理能力,改善新生喂养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同室 母乳喂养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光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54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9例。A组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交替。B组采用仰卧位。比较光疗对两组新生间接胆红素、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光疗过程中(12h、36h),两组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各指标的差异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换体位进行光疗不能缩短光疗时间,会增加护理负担,不推荐在光疗时变换新生体位。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体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父母学堂对出院新生父母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其社区医院辖区的新生父母3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妇孕产期采用新父母学堂对准父母进行家庭护理培训;对照组新生出院前采用传统的口头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家庭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出院后7d回访患儿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新生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8.67%和94.67%,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对新生家庭照护知识的掌握率分别是97.33%和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7d回访,观察组、对照组新生不良情况发生率22.67%和4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父母对新生体重增长的满意度分别为96.67%和7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父母学堂能够明显提高新生父母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强其对新生的家庭照护能力,预防各种新生疾病、促进新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父母学堂 新生儿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出生的足月新生4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27)和观察组(n=241)。对照组新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措施。记录2组新生经皮黄疸指数变化和生理性体质量变化,比较监护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新生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情况。结果2~6d时,观察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3~6d时,生理性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9.0%。观察组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住院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17.2%。结论早期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胆红素水平,促进生理性体质量恢复,减少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率,提高监护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有效缓解新生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足跟采血检验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口中滴注葡萄糖溶液,研究组新生给予葡萄糖溶液吸吮后进行非营养性吸吮。采用新生疼痛评分量表(NIPS)和新生面部编码系统评分简表(NFCS)评估两组新生疼痛情况。结果:采血中及采血后研究组新生NIPS评分以及NF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足跟采血新生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缓解其足跟采血所至的疼痛刺激,减轻新生痛苦。

  • 标签: 早产儿 足跟采血 非营养性吸吮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危重新生桡动脉采血后有效的止血按压方法。方法将216例住院新生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80)、观察1组(n=56)、观察2组(n=80)。在桡动脉采血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按压止血,对照组在采血拔针后直接用胶布固定棉球,8min后取下棉球;观察1组在棉球上加用弹力绷带固定,5min后先取下弹力绷带,8rain后再取下棉球;观察2组弹力绷带使用同观察1组,8min后同时取下弹力绷带和棉球。观察3种按压方法患儿手部皮肤温度、颜色以及按压止血效果。结果观察2组的按压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结论新生桡动脉采血后采用3M弹力绷带加压固定8rain,止血安全有效。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 采血 弹力绷带 止血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与护理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和成活率,同时提高其治疗期间舒适度。

  • 标签: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置管成功率 护理舒适度 存活率
  • 简介:静脉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设立静脉输液门诊,培养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使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走向专业化。为了促进静脉治疗学科发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学报》设立了"静疗护理"专栏,欢迎踊跃投稿。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 护理学报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护理质量 静脉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伦理小组对产科护理告知实施行为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8~12月(成立护理伦理小组前)产科住院患者220人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6月(成立护理伦理小组后)产科住院患者210人为实验组。比较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感知照护行为、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感知照护行为得分以及遵医行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伦理小组成立后,护理人员感知的照护行为高于成立前。结论护理伦理小组的成立,规范、强化、督促了护理告知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照护行为的感知,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护理伦理 护理告知 满意度 照护行为 遵医行为
  • 简介:投稿须知1.只接受网站(Http://www.zglchl.cn)投稿,不再接受纸制和邮箱投稿。2.投稿成功后,当网站状态显示“初审”或收到邮箱回复,请通过邮局电子汇款的方式支付稿件处理费20元,并在汇款单附言栏中注明“稿件处理费”及稿件编号,汇款人需写第一作者姓名。未寄稿件处理费者,稿件将不进入审稿流程。

  • 标签: 临床护理 稿约 中国 作者姓名 稿件 投稿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护理工作量,实现护理人力资源在神经内科合理配置。方法在6个神经内科专业组中,采用自我记录法测量122项护理项目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4年各护理项目频次;计算神经内科及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和理论床护比。结果神经内科各专业组患者人均日护理时数及床护比不同(P〈0.05),脑血管病患者人均日护理总时数(198.16±1.94)min和理论床护比(1:0.81)最高,癫痫专业组最低,神经内科平均床护比为1:0.66。结论神经内科各专业组需要配置护士数量不同,应根据收治疾病种类优化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人力配置 护理工时 床护比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体系在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1月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的患者80例,实施后的患者80例。比较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专业技能水平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中,技术满意度、态度满意度、巡视病房及陪护情况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基础护理、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疼痛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护理信息化体系能明显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专业技能评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信息化体系 满意度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在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将310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注册登录《现代临床护理》杂志的网站http://www.xdlchl.com→于首页在线办公区点击注册→注册用户名及密码(第二次投稿,如曾注册过,则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照系统提示填写注册信息(*项的信息必须填写,其他项目可在不影响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填写)。

  • 标签: 现代临床护理 注册用户名 注册登录 在线办公 注册信息 系统提示
  • 简介:注册登录《现代临床护理》杂志的网站http://www.xdlchl.com→于首页在线办公区点击注册→注册用户名及密码(第二次投稿,如曾注册过,则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照系统提示填写注册信息(*项的信息必须填写,其他项目可在不影响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填写)。投稿用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点击我要投稿→点击上传稿件→按照系统提示上传相关信息(即可按提示逐项填写稿件信息)→上传稿件全文→点击预览稿件信息,确定无误后即可确认投稿成功。

  • 标签: 现代临床护理 稿件信息 注册用户名 注册登录 在线办公 注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