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数字化导板下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护理要点。方法:挑选本年度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种植修复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工作的研究主体,按照奇偶循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比参照组好,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患者的牙齿各个指标数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数字化导板下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配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修复后出血、松动等症状,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修复,且提高了修复成功率、患者佩戴舒适感,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导板前牙美区种植修复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纳的院内病案中,选取250例院内病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数字化管理。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2.40%,对照组总发生率19.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病历调用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在保存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实施数字化管理,效果显著,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病历调用的时间,提高病案保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数字化管理 医院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物品清点应用标识法结合数字清单的管理效果。方法:以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室手术物品清点实施常规管理方法建立对照组,以2021年1月至12月手术室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应用标识法结合数字清单建立研究组,分别抽调各500例次手术的500份数据作为对比样本,对比两个管理时期过期物品件数、物品检查耗时以及物品取用耗时情况。结果:研究组500份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物品清点应用标识法结合数字清单后对于物品取用的耗时、检查耗时相比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显著更短,且过期物品数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P

  • 标签: 手术物品清点 标识法 数字清单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疫情下综合医院人力和物资科学管理、调配及成效。方法:护理部联合感控、信息中心、后勤器械保障中心等部门共同组建人力和物资调配管理小组,制定突发事件护理指挥系统,建立护理人力应急调配管理流程,和“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体系,防护物资管理原则、流程等。统计12个月运行效果,结果防护物品使用得当,无院感发生;医院闭环管理人员、外援人员符合当前工作需求。结论:人力和物资的精准管理符合疫情期间防控需求,达到效益最大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数字化平台 精准管理 人力和物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术后疼痛感护理中数字疼痛分级法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134例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时间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7例,基于数字疼痛分级法指导的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基于数字疼痛分级法的疼痛护理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对患者心理状态也有较好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日间手术 疼痛护理 数字疼痛分级法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校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按照双色小球法对学生分组,其中51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其余50名为实验组应用基于数字人体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观察对两组的教学成果。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期末考试及格率以及期末平均考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有着更为确切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体解剖学 教学 数字人解剖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在慢病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19日~2021年6月19日本院接收的慢病患者102例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存在发生压力性损伤风险。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压力性创伤发生率为29.41%,实验组为5.88%。两组相比,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慢病患者,实施基于全程“风险管理”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干预能减少患者压力性创伤发生率,提升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可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风险管理 数字化防控体系 慢病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 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