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模式,以便更好地挽救病人生命。方法:对我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的16批外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按病情将病员进行分类,将护理人员分组,各司其职,伤员在入院后均能在短期内得到诊治。结论:开设绿色通道,优化急救流程,强调院前急救院内救护的无缝衔接是成批伤员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成批伤员 救护模式 探讨
  • 简介:总结了23例群体性误食曼陀罗叶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包括毒物清除,根据中毒表现的不同,采用口服催吐洗胃法和胃管插管洗胃法对患者进行彻底洗胃;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尿量、心率及心律等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对症处理,给氧、镇静、抗惊、解毒、利尿等,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出院宣教。认为进行彻底有效洗胃,减少毒物吸收和综合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曼陀罗 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管道护理小组的建立对管道护理的作用。方法:比较管道护理小组建立前后医院管道滑脱事件的次数。结果:2009年全院发生管道滑脱事件12例,自2010年管道护理小组建立后,全院发生管道滑脱事件3例。结论:管道护理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管道安全管理意识,规范了院内管道护理,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管道 培训 管理
  • 简介: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病人安全问题成为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了给病人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维护医疗秩序,保障护理安全,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护理隐患,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安全,使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1护理不安全因素

  • 标签: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风险管理 医院经营管理 不安全因素 医疗体制改革 卫生保健体系
  • 简介:护理工作肩负着人们健康维持和生命质量提高的重任,为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必须遵守业内公认的伦理守则,合乎伦理地开展护理服务。伦理守则是任何一个专业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观的标志,护士伦理守则是护士队伍患者及公众间的一种社会契约;是护士根据社会的价值观和需要,提供护理服务的行动指南,它包含了护理专业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

  • 标签: 伦理守则 国际护士伦理守则 临床应用
  • 简介: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低下可直接增加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 简介:颅眶穿通伤是一种复杂性损伤,常有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并同时伴有视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此类患者治疗较为复杂,常需要眼科和神经外科联合在全麻下行开颅开眶手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颅眶穿通伤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内外这方面的报道非常有限,国外文献也多限于病例报道。我院2008年1月_2012年4月共收治颅眶穿通伤患者11例,经积极早期抢救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穿通伤 手术 观察与护理
  • 简介: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患者CT检查的需求,保证检查安全、有序和顺利进行,医院对CT等候区加强安全管理。在CT等候区划分功能区,配置急救设备,建立应急快速增援团队,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和排班,定期组织学习、考核和急救演练,保障了CT等候区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2年内,及时发现并成功救治心搏呼吸骤停2例、晕针及晕血26例、低血糖反应62例、低氧血症70例、对比剂不良反应261例,确保了患者行CT检查的安全性。

  • 标签: CT 等候区 安全管理
  • 简介:总结了在本院设立物价督查员进行医院物价管理的过程,包括在院内成立物价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各临床科室选拔护理物价督查员1名,对每日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进行审核,层层把关等。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增强,护理工作范围拓宽,密切了医患关系。认为科室设置物价督查员在保证医疗收费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保证医疗收费的准确性,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物价督查员 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护士快速增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性地制定了系统化岗前培训、专科培训"导师制"低年资护士培训、分层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相结合排班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护理人员迅速增加护理安全之间的矛盾,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护士增长 患者安全 优质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护士操作,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的40例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并与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管理有利于PICC置管维护,减少置管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 标签: 综合管理 PICC 导管维护 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新护士在临床中测量血压的质量。方法25名新护士在l周内随机挑选5例新人院患者进行上臂血压测量,护士长从各自病区推荐2名工作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作为血压测量评估员,病区新护士在每次测量血压时,评估员以观察员身份记录新护士测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但不做点评和反馈,新护士完成血压测量后,取下袖带,2min后,再由评估员用同一台血压计复测患者在相同体位同一部位血压。比较1周内新护士和评估员为125例新人院患者血压测量的结果。结果新护士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存在输气球冲气不够、放气太快、未嘱患者安静休息等不规范问题;25名新护士评估员之间总体测量结果、中青年患者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0例老年患者中高血压的检出率,新护士和评估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在临床中血压测量的方法和对老年患者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存在问题,应加强对新护士血压测量规范化的培训考核。

  • 标签: 新护士 血压测量 质量评估 基础护理
  • 简介:气管插管脱出的情况在临床屡见不鲜,如果情况未被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并由此引发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气管插管移位比较容易被工作人员所忽视,移位不仅是脱出前的先兆,并且气管导管过深容易造成单肺通气,过浅易导致漏气^[1-2]因此,规范化的气管插管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院ICU的实际情况,对气管插管移位和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护理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及人们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60%~70%的癌症病人需要接受放疗,早期鼻咽癌、皮肤癌、宫颈癌等单纯放疗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部分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直肠癌、

  • 标签: 单纯放疗 癌症 需求现状 病人信息 调查 放射治疗
  • 简介:介绍了多功能护理流动车的研制应用。认为其制作简单,可集护理治疗、病情评估、记录、废物收集于一体,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临床使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功能护理流动工作车 床边护理
  • 简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其操作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治疗中。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推荐:PICC导管头端理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1],又以上腔静脉的下1/3处,临近上腔静脉右心房的连接处为最佳[2-4]。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导管正位 测量法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武汉市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试用期护生压力源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李小妹等修订编制的中国护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及部分自制调查表,于2011年2月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4所二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外科、急诊科及相关专科的试用期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试用期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护生压力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居住地之间压力源比较,居住在郊区和农村的试用期护生在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比居住在城市的压力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用期护生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大压力,护理管理者要审时度势,经常护生沟通交流,采取相应的积极应对措施,减缓试用期护生的工作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试用期 护生 压力源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效果,全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将2009级138名护生设为观察组,2008级113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1名带教老师1名护生构成全程导师教学模式,由导师负责其实习期间的督导及检查工作。护理部使用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表及带教老师对护生评价表,每月实施双向评价,并将两组护生全年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统计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将2008级2009级护生发生一般差错、安全隐患及护理投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后,护理实习生各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开展前(P〈0.01或P〈O.05);护理差错及投诉的发生显著低于开展前(P〈0.01或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及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全程导师制 临床教学 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