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胃液中生长素(SS)变化,为病情观察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10只犬造成脑出血损伤模型。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脑损伤前后空腹及餐后SS变化。结果:脑出血犬空腹或餐后胃液中SS含量较伤前均升高,以伤后1、2d升高更明显(P<0.01),而餐后损伤犬胃液中SS含量较空腹损伤时更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损伤和进食能刺激SS的分泌,SS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但损伤时SS检测值明显高于进食刺激时SS检测值,故检测胃液中SS含量能显示脑出血损伤的病情变化。

  • 标签: 脑出血 胃液 生长抑素 研究 脑损伤 营养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内镜直视下进行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出现腹痛隐痛,12例患者一次移植治疗效果明显,12例患者进行2次移植,8例患者进行3次移植,余未见其他异常。随访3个月,未出现其他不适。结论:粪移植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以及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炎性肠病 粪菌移植 心理护理
  • 简介: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梭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评价其对降低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7月,对入住我院ICU治疗的70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前实施常规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者分入对照组,2022年4月起施行综合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分入观察组。调查两组多重耐药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两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防控措施的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后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综合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院内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探讨最佳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择42例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DR的分布及构成进行研究。结果 42 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29例好转或痊愈(69%)。11例死亡(26%),2例放弃治疗(4.7%)。住院过程中1例因医生换药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引起交叉感染,通过以上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感染传播,未再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加贝酯、生长素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入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所收治胰腺炎患者中的54例为对象,并随机划分为两组,均为27例,其中1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使用加贝酯、生长素共同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整体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加贝酯 生长抑素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讨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孕产妇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 120 例参与临床研究。根据产科护理的不同方式,将 120 例孕产妇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 n=60 例)和研究组( n=60 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全程接受学校健康教育,分别记录两组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比较其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 结果: 研究组围产期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 95.00%,自然分娩率为 91.67%,母乳喂养率为 80.0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鲜明, P < 0.05 。 结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使孕产妇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围产期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围产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于分析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方法,并探究其护理体会。方法:50例参与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2020年之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运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对病人的多重耐药感染情况进行探究,与此同时给予病人营养输送、对病人气道加强护理、降低病人脑卒中等。结果:50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经调查结果表明:革兰阴性、真菌、革兰阳性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菌且革兰阴性占比较高。结论:根据以上表述,革兰阴性为脑卒中合并肺部多重耐药的主要感染病菌,回归分析得出对于脑卒中病人进行肺部护理合理给予抗生素、补充营养、及时清理病人气道中的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顺畅。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肺炎发生率。

  • 标签: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 脑卒中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其防御方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8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6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ES总分及LES频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退避及自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幻想及合理化评分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间型及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他们面对压力情景时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和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生活事件 应付方式 防御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及观察粪移植在放射性肠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入的放射性肠炎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观察组为9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时采用粪移植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粪菌移植 放射性肠炎 疗效
  • 简介:昏迷病人出现尿潴留不能自行排尿而留置导尿管,然而留置导尿易致尿发生。为了降低尿发生率,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如何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尿培养结果,分析尿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昏迷病人 护理人员 菌尿症 原因分析 留置导尿管 自行排尿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消化系统疾病不在少数,而且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点。据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分析来看,多数患者存在肠道内动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肠道群紊乱便是最为直接的现象。人体肠道内群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出现消化疾病,便会导致肠道群紊乱。临床上对于存在肠道群紊乱的患者可以实施粪移植,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通过粪移植治疗,可以帮助重新建立肠道微生态,进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中便围绕粪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粪菌移植 消化疾病 实际应用 护理进展
  • 作者: 钱琴珠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 仪征 211900
  • 简介:广谱抗菌药的推广及应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条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多重耐药是院内感染的源头,感染问题影响患者预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若未加以及时控制,可能导致爆发性感染事件。根据世卫组织研究、国内专家共识,在医院工作中应当针对多重耐药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解决感染导致的不良事件,避免严重后果。对此,本文以多重耐药及其感染现状为切入点,阐述了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从多方面阐述了护理体会。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多重耐药分离率及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生比。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临床科室各项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较持续质量改进前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了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切断耐多药感染的传播模式,有效控制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 74例长期卧床的 MDR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多重耐药 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多重耐药 感染率为8.06%,对照组为 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的耐多药感染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和预防院内耐多药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重耐药 菌 交叉感染 预防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