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共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差错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或评价,统计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发生护理差错的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与未发生护理差错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个人成就感、情感枯竭、去人格化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差错的发生与护士职业倦怠感、个人成就感、情感枯竭及去人格化密切相关。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差错 影响因素
  • 简介:我院是地区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年接收实习护生100余人,这就面临着一个带教管理问题。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范围广,量大而繁琐,既严密又细致,它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如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甚至铸成大错,造成终生遗憾。为此我们注重了带教管理,多年来未发生差错故。我们的体会如下。1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 标签: 带教管理 带教老师 差错事故 实习护生 护理部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差错故展开分析,找出主要引发因素,随后提出防范对策,以此来达到有效降低与规避的目的。方法:此次研究共在儿科选择152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因该实验需在对比下完成,为保证结果的价值性,还需要采取盲抽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患儿,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生护理差错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实施安全管理,对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差错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水平,还需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故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制定对策予以防范,通过实施安全管理的方式来起到有效规避作用,切实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差错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研究期间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纳入2021年7月开展的分析研究中,闭环时间为2022年7月,该过程中将所有的患儿资料采用计算机录入,并建立以不同方法为主的研究小组,分组方式依据计算机软件平均划分,其中40例患儿划入以差错故分析后开展相关预防措施为主的研究组,另外40例划入以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在此期间对不同护理方法所产生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患儿家属是否满意、护理后是否出现差错故等。结果:对差错故进行记录并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研究组分别为(0.0%)、(95.0%)与参照组(5.0%)、(77.5%)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对存在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积极落实,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差错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护理差错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对儿科护理差错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儿科护理差错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差错故发生率及患方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故发生率、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并提升护患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儿科护理领域中发生的差错故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在儿科护理中常见的差错类型以及造成这些差错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渐完善,为了预防差错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保证对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我科采取了在治疗卡及输液瓶签上签名的办法,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责任心,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差错事故 预防 签名 瓶签 输液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制定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近7年的护理差错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01,有显著差异。结果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护理质量平均达标率达99%。结论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才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工作 护理差错
  • 简介:护理差错是指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护理差错。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已成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即使是一般的护理差错,可能并未对病人及家属构成严重的伤害,但会使病人及家属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发生严重的护理事故则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 标签: 护理差错分析 护理工作质量 严重不良后果 责任心不强 规章制度 护理事故
  • 简介:【摘要】手术室,作为一个需要为病人进行治疗疾病的专科诊室,起着为病人告别疾病走向健康的作用,但手术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护理,以促进病人术后身体的恢复,使病人逐渐走向健康。加之现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于医疗的护理质量越来越高,所以有效的护理、减少护理中出现差错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确定管理对策,减少临床护理差错故的发生。方法:对发生的110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差错者75人,与医嘱处理、核对、执行有关的差错发生率最高;工作年限1~5年及16年以上的护士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上午、夜班时问差错率比中午和下午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改进,重视环节质量管理,重视新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关心、爱护、高年资护士,尤其是个人生活有波折者。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高危时段护士的人力管理。

  • 标签: 护理 差错 分析 管理
  • 简介:近年来,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人们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加之部分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对护理方面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护理人员,要强化护理制度的管理,特别是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的管理,把由护理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差错 查对制度 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预防 医患关系紧张
  • 简介:如何预防实习生在实习阶段护理工作中差错发生,是临床带教老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关系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积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地防止差错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习生 预防 临床带教老师 临床带教工作 护理工作 实习阶段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原因,探讨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方法本院2000年~2004年141例护理差错,按照护理差错定性标准评定护理差错性质.结果141例护理差错发生率:护士72.0%;护师43.6%;主管护师17.1%,存在显著性差异(x2,P=0.001).上午差错发生率55.3%;三查七对不严格引发差错率58.9%.结论护理差错发生与护士工作经验、专业水平、护理工作量大小及护理操作规程有关.

  • 标签: 护理差错 事故预防
  • 简介:安全的护理是患者对护理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我们对同济大学附属尔方医院和上海市宝山区宝山中心医院在2001年6月~2003年8月记载的每起护理差错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执行医嘱中,'相邻性'和'相似性'是2个常见的干扰因素.现将干扰因素的分析及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用药差错 干扰因素 干预措施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 降低PIVAS差错的发生率,减少药品浪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PIVAS自2010.01-2021.01发生的差错,对差错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分析其原因,从而探讨出预防差错发生的方法。结果 期间我院PIVAS发生差错138例,其中审方差错15例,占比10.87%、印签差错35例,占比25.36%、摆药差错20例,占比14.49%、配置差错56例,占比40.59%、核对打包差错12,占比8.69%。结论 我院PIVAS差错主要包括审方、印签、摆药、配置、核对打包环节,其中配置环节发生差错率最高,预防差错应该针对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措施,才能降低差错发生率。

  • 标签: []PIVAS 差错 预防
  • 简介: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医疗纠纷也日趋增多,护理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带教工作的重点.保证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是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把安全教育贯穿于临床带教始终,加强护生法律意识,才可以避免差错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生 法律意识杜绝 生法律意识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保障静脉用药质量安全。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发生的62例护理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护理差错主要表现在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薄弱,临床药学知识不牢固,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过于追求配置速度。结论措施的落实,PIVAS配置错误的发生率明显的下降,为临床静脉用药提供了质量安全保障。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