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镉作业人员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对尿镉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探讨准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同一组镉作业人员分别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法采集尿液标本,并进行检测。(1)常规法:采集尿液时被检测人员要脱离工作场所,换下工作服,洗净手等部位后,进行采集。(2)改良法:与常规法不同的是被检测人员要彻底更换服装,全身沐浴后,进行采集。结果常规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36.9%,改良法采集尿液标本超标率为15.1%,两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职业性镉从业人员尿镉水平检测,收集尿液标本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选择采集方法,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镉检测 尿液标本 采集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尿液分析在泌尿外科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后的价值,疾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尿液成分、尿液沉渣、尿液微生物等指标的分析,可以为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后,尿液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感染情况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后监测提供支持。同时,尿液分析还可以指导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如尿路感染、结石病等。另外,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也能够帮助预防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尿液分析在泌尿外科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尿液分析 泌尿外科 诊断 价值 应用
  • 简介:摘要:泌尿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干预,尿液引流在术后阶段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液引流管理的护理指导,提高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液引流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护理人员提供清晰的实践方向。加强对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液引流管理的理解和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结果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液引流 护理指导
  • 简介:由于排泄物渗漏造成的皮肤损害仍然是回肠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回肠造口尿液的收集直接影响到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造口产品使用不当使尿液收集效果差,造成尿液外溢,可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红斑、糜烂、溃疡,继而产生色素沉着、质地硬、不平整和瘢痕形成。2008年6月我们成功护理了1例因造口产品使用不当导致硬皮症的患者,使患者避免了造口重建手术,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尿液收集 皮肤护理 回肠造口 生活质量 使用不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样本采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COVID-19康观人员的满意度,减少防护用品的消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我院组建样本采集队承担隔离区全部样本的采集任务。方法:组建由 13名护士、 2名指导专家组成的样本采集队,全员经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 COVID-19诊疗指南,咽拭子,肛拭子采集操作规范等培训合格,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后于 3月 2日开展临床工作。 结果: 2020 年 02 月 26 日至 3 月 31 日,共采集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液样本 1369份(其中鼻咽拭子 609份、肛拭子 599份、血液标本 161份),对比组建采样队前后两组( 3月 1日前、 3月 2日后)采样样本阳性率分别为咽拭子 2.44%、 7.39%,肛拭子 0、 2.3%,总样本阳性率 1.3%、 4.86%,提示采样队采样阳性率远远高于病区护士组;两组采样发生缺陷、错误比较分别为 2.60%、 0.7%,提示病区护士组远远高于采样组, 2组均未发生采样遗漏、样本泄漏、样本质量不合格及样本丢失等不良事件;我们也对两组防护用品的消耗量进行了对比, P 0.0005,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采样队成员零感染;观察人员入住期间整体满意度 97%。结论:组建采样队的工作模式在 COVID-19出院后集中隔离观察区的运用卓有成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OVID-19 康复隔离医学观察 样本采集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护理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样本异常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6月以及2021年7-12月两个时间段采集的血液样本各100份纳入研究,前一时间段我院以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检验科工作,后一时间段我院检验科开展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并对比两个时间段血液样本异常发生率。结果 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血液样本异常率叫活动开展前显著降低,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规范检验科血液检验流程,并减少血液样本异常率的发生,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准确数据参考,有利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

  • 标签: 检验护理品管圈 血液样本 异常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中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7个月(2022年1月-2022年7月)诊治的90例留置泌尿系管路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定期循证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尿液标本正确留取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正确留取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液标本 留取率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1041份)和对照组(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培养样本(X2=4.388,P=0.036)、粪便样本(X2=4.471,P=0.034)、呼吸道样本(X2=5.420,P=0.020)对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X2=18.536,P=0.001)。结论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