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实行积分制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积分制实施方案,包括积分方法、加分标准、扣分标准、考核办法等。结果护士和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质量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减少(P〈0.01)。结论积分制管理可以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积分制 护理管理 护士
  • 简介:摘要 探讨护理绩效二次分配考核实施方案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护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护理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科室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再次分配。结果 通过绩效二次分配考核方案实施,绩效分配公开透明,向临床一线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结论 绩效二次分配考核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绩效二次分配考核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接受社区护理方案。观察指标包括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估、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p < 0.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观察组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平均就诊次数更少,住院率更低,药物副作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社区护理方案对高血压患者管理具有积极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资源利用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医疗资源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影响因素,制定优化对策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分不同阶段完成研究,第一阶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50名中医护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在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护理对策,第二阶段(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中医护理中实施该护理对策,纳入50名中医护理患者,以中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作为比较标准,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护理患者应用优化对策干预后,医疗事故发生率、投诉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优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中医护理不良事件风险,提高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临床实施影响因素 优化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析重症医学科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效果。方法:挑选在2021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工作的研究主体。并将2021年1月—6月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前实验对象,将6月—12月的40例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干预后),对比本次实验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其临床镇静镇痛的护理方案进行合理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指数相对干预前均有所降低,且干预后患者镇静达标率高于干预前。结论:给予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临床机械通气效率,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及并发症,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 镇静镇痛 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中抽取68例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术后恢复效率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机体指标恢复,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肝癌 围手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应急培训方案实施来提高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能力与应急能力。方法 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应急指挥小组,建立护理应急体系,制订相应的护理应急培训方案,于 2020年 1月份至 2月份采用线上教学 +线下分散实操模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就培训方案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应急保障能力,以及医生、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护士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力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培训后,全院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医生对护士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应急培训方案,可有效提高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疫情防治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培训,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高原某驻地隔离区终末消毒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效果。方法: 通过组织领导、消杀准备、组织实施、注意事项的制定方法,对高原某驻地隔离区制定的终末消毒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此次终末消毒方案的制定实施,规范了该驻地隔离区终末消毒流程,保证了消毒效果,确保了隔离区安全。结论: 高原某驻地隔离区按照此终末消毒方案实施后,各项指标符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终末消毒评价要求。

  • 标签: 高原 隔离区 终末消毒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心衰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类患者不仅面临心脏功能衰退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对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心脏康复方案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方法:1.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计划,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开始时,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轻松的运动方式,随后逐渐过渡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2.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代谢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3. 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就医。4. 心理疏导:心衰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也是康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衰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通过合理的运动和药物治疗,患者的冠状动脉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结果表明,针对心衰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是切实有效且可行的。该方案强调了全面评估、个性化目标、合理运动、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支持。然而,仍需注意,每个患者的康复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结论:针对心衰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评估、个性化目标、合理运动、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帮助这类患者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心脏康复方案,为更多的心衰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冠心病 心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监护期间实施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1月~2019.11月,在该时间段中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患总例数为190例,从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在完成移植术后的监护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完成移植术后的监护期间采用谵妄护理的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方案下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相对较好;在谵妄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在对护理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病患术后监护期间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谵妄护理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谵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监护期间实施谵妄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1月~2019.11月,在该时间段中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患总例数为190例,从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在完成移植术后的监护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完成移植术后的监护期间采用谵妄护理的干预方案,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方案下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对比上,观察组的效果相对较好;在谵妄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较低;在对护理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病患术后监护期间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谵妄护理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谵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A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结果:有15例(35.71%)出现静脉导管感染,有27例(64.29%)未出现静脉导管感染;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拔管及留置操作护理、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出血或红肿等。结论:影响静脉导管感染的风险因素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做好有效的护理,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 静脉导管感染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施的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6月计划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先行对其中医护理方案执行的难点进行分析,后针对难点给予解决对策。分析解决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模式总满意率与中医护理技能评分指标。结果:中医护理方案执行的难点主要集中于:不规范性的中医护理实施流程、护理人员缺乏中医护理技能、缺乏客观的中医护理效果评定指标、患者对中医认可程度不高。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用药护理、专科护理、急救护理以及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实施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人才水平整体素质的素质高低始终是综合评价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管理人员能力强弱的两个重要参考指标内容之一。如何能够在目前护理专业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一半的短缺情况前提下迅速提高各项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的组织效率,保证了护理服务项目的开展质量,已日渐成为长期困扰着护理岗位管理者多年的临床工作重大难点问题。护理专业管理同样是综合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又一部分,是长期影响综合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最为重要管理因素之一。长期造成的门诊护理执业人员极度短缺严重的临床现实情况,一方面既影响到了护理医疗工作活动的安全正常高效开展,另一方面既加重到了全体在职门诊护士队伍的医疗工作负担,而且进一步降低到了医院护理业务工作运行的综合质量。为此,我们课题组于在2014年9月全面调查摸底了近期我护理院各种护理技术管理保障措施工作的进展实施执行状况,目的也在于深入了解各种措施工作的有效实施推进情况真实性及制度有效性,从而可为医院提高注册护士管理工作执行效率、完善相关护理服务管理技术措施保障提供科学可靠决策依据。

  • 标签: 医院的护理健康管理 护士有效性培训 护理人力资源培训 服务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诊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PRO评分。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PRO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RO评分(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虚寒型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对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观察效果。材料:筛选于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毒蛇咬伤病人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选取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院急救时间、吸氧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 简介: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开始一场凹凸有致的革命吧!

  • 标签: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痉挛(spasticity)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以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一定的肌张力是维持体位和肢体运动必须的,但过高的肌张力则影响肢体的运动。同时由于痉挛常使患者感觉疼痛、关节活动减少、影响行走和保持姿势的能力、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干扰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康复效果,因此,寻求改善痉挛的有效措施极为重要。我科从2019年6月-2021年8月期间针对有中风病引起的痉挛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辩证施护,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其他脏器伤,病情复杂多变,伤后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造成脑耗氧量增加、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后果。因此,合理科学的镇痛、镇静治疗尤为重要,可缓解疼痛、焦虑和躁动,降低应激反应及其对机体的损害,利于诊断、护理和治疗性操作,减少并发症,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更加有益。本为围绕颅脑创伤镇痛镇静方案展开研究。

  • 标签: 颅脑创伤 镇痛镇静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