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体会到对护士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本文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静脉穿刺的技巧及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周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穿刺 原因 技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当患者出现烧伤的情况下,除了要及时采取相关药物治疗,针对一些烧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为了要尽快恢复身体各项功能,其烧伤后的恢复锻炼非常的重要。烧伤后的患者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呈现为身体外观的损坏和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烧伤患者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烧伤患者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功能锻炼,对于烧伤患者而言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缓解烧伤所带来的影响。在功能锻炼开展中,注重中医治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中医外治 烧伤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当患者出现烧伤的情况下,除了要及时采取相关药物治疗,针对一些烧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为了要尽快恢复身体各项功能,其烧伤后的恢复锻炼非常的重要。烧伤后的患者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呈现为身体外观的损坏和肢体功能出现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烧伤患者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烧伤患者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功能锻炼,对于烧伤患者而言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缓解烧伤所带来的影响。在功能锻炼开展中,注重中医治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中医外治 烧伤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对于手术患者来讲,首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恐慌与不安的情绪,这种现象在手术前后以及手术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因此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优化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应用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以及家属的不安情绪,对于开展手术治疗以及后期的护理工作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可以看出,实施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帮助很大。

  • 标签: 心理护理;普外;择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骨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80例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骨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两组骨固定支架拆除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44.38±3.64)d、(96.70±4.75)d、(10.37±3.95)d、(20.57±4.72)d、(80.59±5.34)d、(4.27±4.25)d,两两比较差异显著性突出,P<0.05;并发症发病率按照对照组-观察组的先后顺序为27.50%、5.0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临床上可给予接受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这一护理方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各项临床指标更优,加快胫腓骨骨折愈合,并发症很少,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以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于某院普外科中随机选取20例实习护士参与实验,将其作为观察组,护理教学时使用PBL教学法;与此同时,再次选取20例普外科实习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其使用常规教学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教学方法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统计比较了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其中观察组分别为(92.62±3.36)分、(94.12±1.26)分,对照组分别为(82.47±4.69)分、(83.22±3.47)分,相比之下观察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更优,(P<0.05);其次,统计了两组护士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其中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评价更高,(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教学 PBL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深静脉胃肠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普外科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供给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供应方法,针对观察组实施深静脉胃肠营养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普外科危重症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营养供给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实施深静脉胃肠营养供应方法,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这种营养供给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深静脉胃肠外营养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全胃肠静脉营养治疗,做好护理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试验组、常规组患者人数为30例。常规组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连用全胃肠静脉营养进行治疗,做好对应的效果比较。结果:试验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住院时间为15.38±0.35天,患者满意度为93.33%。试验组、常规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为20例、7例、3例/18例、6例、6例,总体有效率为90.00%、80.00%。经比较,试验组效果较优。结论:采用全胃肠静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 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将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整体护理;53例),随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分别为不同小组之中的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不同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四肢骨折而入院接受固定架治疗的过程中,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控制患者疼痛评分、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法在儿科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儿科腹泻患儿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口服思密达、双歧杆菌三联菌+常规西医诊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等情况。结果:探讨研究观察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手指点穴法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对于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变化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治疗法对于儿科腹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外治疗法 儿科腹泻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在腹疝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我医院接收的腹疝手术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有15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的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患者依从性也明显提升,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所用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腹外疝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全胃肠静脉营养治疗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近1年开展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研究,样本例数为100例,设立对照实验作对比分析。为保证实验的客观性,本次研究作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全胃肠静脉营养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结果 通过本次设立的研究开展,对各项研究所设立的指标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情况明显更优,各项指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更好。其中在统计的治疗有效率方面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治疗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需要进行采血的新生儿中抽选1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新生儿94例,采取周动脉采血,对照组新生儿94例,采取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所有新生儿均加强采血护理,对比两组采血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87%,呼吸暂停、标本凝血、血肿、标本溶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0.43%,呼吸暂停、标本凝血、血肿、标本溶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实验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标本凝血、血肿、标本溶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动脉采血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实验开始后,要率先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在筛选对象环节,需要将筛选范围聚焦于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普择期手术患者群体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选取,最终选出180例与筛选标准相匹配的研究对象,将之分为两个90人的小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此需要注意,由于本次活动期间重点讨论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作用效果,故而有一组必然要采取该模式,而另外一组则作为对照,实施常规模式,分别将两组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并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后,组间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在经过各不相同的护理模式的干预后,其在焦虑状况方面的表现情况,结合统计数据加以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该指标的对比中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比较效果,且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表现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普择期手术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服务,能够使得其焦虑情绪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恐惧感,能够从心理、生理等两个层面为患者带来积极的作用意义,可以促使患者更好地熟悉并适应手术环境,该干预模式的实效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 标签: 普外科 择期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胸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30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管道意外拔出率和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胸术后患者来说,进一步有效明确管道意外拔出原因,然后切实落实风险防范护理措施,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管道意外拔除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因此,这种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外术后患者 管道意外拔出 原因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小儿腹疝日间手术中干预的疗效。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均为小儿腹疝日间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30名患者接受疼痛护理(观察组),一组30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疼痛反馈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经护理干预,术后(3h、6h)时间段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认可总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在小儿腹疝日间手术中,应用疼痛综合护理,能够帮助减轻围术期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家属的医护满意度,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 小儿腹外疝 日间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胸术后插管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胸术后插管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胸术后插管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胸术后插管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管道意外拔发生率以及各项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占比情况。结果:观察组胸术后插管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胸术后插管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发生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胸术后插管患者医护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其他因素各项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占比低于对照组,两组胸术后插管患者各项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占比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胸术后患者管道意外拔出几率,而且可以降低医护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其他因素各项管道意外拔出原因占比,因此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在胸术后插管患者护理中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胸外术后患者 管道意外拔出 原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在小儿腹疝日间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小儿腹疝日间手术的患儿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疼痛护理,对照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h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3h、术后6h、术后12h实验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护理 小儿腹外疝 日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儿童周留置针留置时间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分析。 方法  我院2018年7 月~2021年7 月600例小 儿周留置针患儿采取计算机生成随机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按临床指征更换周静脉留置针, 对照组常规72-96h更换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儿对治疗满意度(96.33%)高于对照 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儿物价成本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6.30%)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儿童周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影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按临床指征更换周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 时间在5~6天,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的同时可降低物价成本,提高患儿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外周留置针 留置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施发展也呈现较高的水平,就目前来说,静脉输液成为一项较为专业的技术,且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医护人员只需要将无菌溶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输入到病人体内,可以起到抢救病人的作用。在小儿的治疗护理中,将药物通过注射到静脉实现给药,这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但是在临床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液体外渗这一现象频发,患者会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的现象,如果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局部坏死。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相关因素,分析了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手段,并且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护理工作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小儿 静脉留置针 液体外渗 预防 处理度